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5章 素描带来的震撼

第5章 素描带来的震撼

    皇后拿着宣纸,眼睛虽然是在欣赏素描,但是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现在的她,已经开始动摇,开始相信刘温珏是真的去了一趟赤霄宫,跟神仙学习了仙人技艺。

    她说道:“除了这个,你还学了什么?”

    “额……没了。”

    皇后脸拉了下来,斥责道:“皇儿,你好不容易被高祖老人家接见,你就学了这个?你怎么不学治国之道?”

    “啊……这……”

    刘温珏一时语塞,皇后又说道:“而且绘画不过是百工之一,工匠而已,安有工匠皇帝?”

    刘温珏只能乖乖受训,他肯定没办法说大宋和大明就有这样的奇葩皇帝吧?

    刘温珏解释道:“因为时间太短了,像治国什么的,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不过没有关系,我有这本无字天书,我还能发明很多东西,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这有什么用!你是国家未来的天子,这些都是臣子该做的。你的心思怎么能放在这上面!以后不许看了!”

    皇后将无字天书抢过去,又带上了素描画像,怒气冲冲地离去。

    刘温珏心疼自己的无字天书,喊了几声也没见皇后停下脚步。

    刘温珏站在门口,像是木雕一样。

    小環小声地说道:“殿下,外面风大,还是进屋吧?”

    “这大晚上的睡不着啊!去把工匠叫来。”

    “殿下,这都酉时过半了,还是明天让工匠过来吧。”

    “行行行!”

    刘温珏往床上一趴,生无可恋。

    戌时,皇帝微醺,在王德的服侍下,来到了丽政殿,这是皇后的寝宫。

    进门后,皇帝就看到皇后一个人坐在床边,拿着一张宣纸呆呆地看着。

    皇帝好奇心大起,上前问道:“静姝,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皇后放下宣纸道:“大哥来了?你先看看这个。”

    皇帝拿起宣纸,一眼就被上面的画像所吸引。他问道:“这画作很是新奇,这用的什么笔?还有这种技艺,朕也不曾见过。不知道静姝你叫了哪位丹青高手来给你绘制的画像?”

    皇后叹了一口气:“大哥,这是那猴头画的,我看着他画的。”

    “什么!那个逆子?”

    皇帝挥手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后就把刘温珏魂游天外,到赤霄宫见汉朝历代先帝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听后直嘬牙花子:“静姝,你觉得这是真的?”

    “这素描就摆在这呢。温珏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何时学过这个啊,而且这天下还有人会这个吗?就是绘制这画像的墨笔,也是他今天中午刚让工匠制作的。”

    皇帝有些慌张地来回踱步:“不应该啊,怎么可能呢?这世上难道真有神仙?”

    皇帝又看了一眼素描,又把那无字天书拿了起来,在手里翻看。但是很遗憾,他怎么看都是空白的。

    皇后说道:“大哥,这无字天书不论是我,还是其他宫女太监,没有一个人能看到上面的内容。但是看皇儿那表情,又不像是假的。

    这以后,我们该怎么对这孩子?”

    皇帝叹了一口气,坐在床上说道:“诶,如果他真有如此机缘,那我早些退位又能如何?可是,他那性子,真的能当好皇帝吗?”

    刘温珏的性子不算好,这十几年来,就没有做什么事是很上心的。而且做事也不够认真,也不够热情,经常性地半途而废。

    皇后说道:“希望三位大儒能够将皇儿的性子教好吧。”

    皇帝说道:“难啊,这七年来,三位大儒该教的都教了。你说,温瑜如何?”

    皇后义正言辞地说道:“大哥,想都不能想。这嫡子好端端的,你可不能直接就废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二天一大早,无字天书又被皇后派了个宫女还回来了,反正她和皇帝都看不懂,干脆就先观察着。

    刘温珏将无字天书塞进小環缝制的挎包里,以后到哪都亲自背着。

    吃完不咋的的早餐,工匠们唯唯诺诺地在院子里等待刘温珏的召见。

    很快,刘温珏来了,当先一句话:“墨笔做的不错,看赏。”

    小環亲自发的钱,三位工匠,一人一贯。

    “多谢秦王殿下!”

    三位工匠立马就跪了,刘温珏说道:“我还有东西需要你们制作,小環,给他们图纸。”

    小環也有一个挎包,里面塞了一些东西。她从里面取出一张图纸递了过去。

    领头的工匠恭恭敬敬地接过图纸,三个人凑在一起看得起劲。

    刘温珏问道:“老张头,如何?”

    老张头是工匠头子,他笑道:“秦王殿下,不难,只不过是将胡凳的腿加长,将案几抬高而已。”

    刘温珏说道:“嗯,看得懂就可以。对了,尺寸这方面一定要注意,你们先记一下正常坐的时候,腿放在什么位置最舒服,凳子的腿就做多高。记住,这些东西做出来是让人舒服的。

    反正我画了人和桌子的交互图,你们看着做。做好之后有赏。”

    “喏!我等必不负秦王殿下所托。”

    刘温珏挥手道:“下去做事吧。”

    工匠们离开了,三位大儒联袂而至。

    李纲是个七十多的老头,须发皆白。他本是前朝德汉的皇师,学问自然不必多说。

    孔颖达是孔子的三十二代孙,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是精神奕奕,双目炯炯有神。

    颜师古出身儒学世家,博览群书,学通古今。

    李纲年纪最大,他躬身道:“秦王殿下,我等受陛下所托,在殿下禁足期间,教导殿下德行学问。还请殿下移步偏殿。”

    “不学不学,谁爱学谁学。”

    孔颖达立马拿出了严师的做派:“秦王殿下,陛下已经吩咐过了,若殿下抗拒的话,那我等可就要使出非常手段了。”

    “hoho,谁怕谁啊,不就是打手心嘛。我太子都不想当,还怕这个?”

    刘温珏吩咐道:“小環,我们去后花园钓鱼去。”

    颜师古拿出了戒尺,朗声道:“就算殿下不想当太子,可书还是要读的。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

    刘温珏扭头就走,已经走出院子了,后面还跟着两个太监,一个拿鱼竿等渔具,另外一个拿着木头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