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9章 父子谈心

第9章 父子谈心

    刘温珏说的很美好,但是皇帝马上反应了过来,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不对,不对,就算是开了科举,那些世家大族的人,肯定还是名列前茅。皇儿,这可如何是好?”

    刘温珏摇头道:“爹,这没办法的,世家大族上千年的积累,怎么可能我们两三代人就给他们干稀碎?慢慢来,不着急。”

    “难道上边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士农工商,能对付士的,只有工和商,而且还得大力发展才行。”

    皇帝皱起了眉头:“农怎么不行?这农地位还在工商之上啊。”

    刘温珏回答道:“爹啊,这农想要对付士,那就得是大地主。而大地主在地方势力强大,同时也是那些士的附庸,明白吗?”

    自古皇权不下乡,皇帝的权利最多到达郡县,再往下那就得靠乡绅和村里边的三老。而五姓七望或者其他的士族,那都是深耕自己的基本盘,这农也就是士的附庸。

    农想要有自己的力量,那就得是往农场主那方面发展,但是农场主其实和小士族没啥差别了。

    而工商就容易理解,可以看成是资本家。

    太平洋的对岸,那个国家工商横行,然后利用自己的资金去扶持议员,当自己的打手。所以,那里对有钱人来说,就是天堂。

    “而且,天底下最大的士族,在齐鲁,姓孔。”

    皇帝幽幽地问道:“前三朝都是200年就亡了,你说我们季汉能坚持多少年?”

    “想那么多干嘛,200年后还关我们啥事儿啊?”

    “我就不能想想吗?你在上面有没有学到让王朝永续的方法?”

    “有啊,但不合适。”

    皇帝立马来了兴趣,催促道:“快快说来!”

    “君主立宪制!”

    “细说。”

    刘温珏搜肠刮肚,然后说道:“简单来说,皇帝将成为一国象征,统而不治。皇帝所能行使的权利,由国家制定一则宪法来限制。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个时期,就和这个很像。比如汉宣帝,他在当皇帝期间不都是霍光把控朝堂吗?你可以这么理解,皇帝只要在皇宫里享福就可以了。全国大小事务全部交给霍光处理。”

    “那不是傀儡吗?这怎么行!”

    皇帝拍案而起,让他当傀儡,还不如拼死一搏。

    刘温珏按下皇帝无处安放的大手,继续说道:“这君主立宪制的霍光不能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少说三五十人组成一个议会。

    议会成员共同选举出一个议会长,行使宰相的权利。而宰相组建一个内阁,也就是三省六部。议会的作用就是专门监督的,而内阁是专门做事的。”

    “这不乱套了吗?我老刘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那个什么议会长?你是不是我老刘家的种?这种制度,真的是先帝们传授给你的?”

    刘温珏说道:“必须是啊,这种好处就是,大汉朝可以存在千千万万年。而且就算连续出十代二十代的孝怀帝国家也乱不了,因为皇帝已经不能直接影响国家了。”

    孝怀帝就是传说中的阿斗,史书上称赞一句守成之君,遵守孝道。这是委婉的说法,意思就是他啥也不行。

    皇帝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种皇帝,我才不当。再想想其他的主意,上面还有没有其他的?”

    刘温珏摊手:“我能知道这种制度,是因为现在的西方,已经用上了,所以我才能学到。”

    这就是刘温珏瞎说了,如今的西方还是黑暗中世纪呢,君主立宪制起码得等到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才成型。但是这个年代,谁能去证明真假?

    “西方?”

    “丝绸之路知道吧,一路往西百十个国家,多种多样,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制度都有。他们大多数不如我们文明,用的最多的还是周朝的分封制,我们的君主集权制领先他们一千年。不过这君主立宪制,领先君主集权制一千年,因为国家的兴亡不再寄于一人之手。”

    皇帝思索着,然后说道:“那假如我把议会和内阁制度融合进我们的君主集权制当中,那是不是也可以达成千秋万载呢?”

    刘温珏竖起大拇指:“恭喜你,你已经跳出原先的固有思维了。”

    皇帝有些欣喜地说道:“所以说,这条路是可行的?”

    刘温珏点头道:“其实按照我的思考来说,中央集权没有什么问题,皇帝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太子立嫡立贤上。只要选对了继承人,国家不会出现什么大变故的。

    纵观历史,从秦始皇未立太子而让胡亥登基导致大秦二世而亡,再还有其他先帝的所作所为来看,继承人的挑选必须慎之又慎。但是立嫡立长这个制度,大大地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性。”

    皇帝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就这么大咧咧地说先帝们的不是?”

    大汉历经三世,那些皇帝牛逼的是真牛逼,不行的是真不行。而夹在这两拨人中间的那些普通皇帝,很多人根本听都没有听过。

    “你的意思是,太子要立贤?”

    “那必须的啊,皇帝他不是为他自己而活,他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皇帝头上戴的不是什么冕旒,而是黎民百姓的一辈子。这东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戴,并且可以戴得好的。

    这是皇帝的责任!”

    “可是这和古制不合,而且立贤的话,那不就加剧了皇子们的明争暗斗吗,这也会让朝堂震荡。”

    刘温珏语重心长地说道:“丞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一个皇帝没见识过百姓,又何如理解百姓,为百姓而谋呢?

    儒家也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比如我,我连一个县未必能管理好,你直接让我管理国家,这能成吗?更何况你只让我学儒,这有用吗?”

    皇帝再次沉默,刘温珏说的太有道理了。

    刘温珏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爹你小时候儒家学的好吗?我听说你经常逃课,喜欢斗鸡走狗,锦衣华服,招摇过市。但是你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些,都不是从儒家学问中学来的吧?

    而老老实实学儒家的大伯,那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