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44章 地缘

第44章 地缘

    “来,今天我们来上地理课。上课!”

    “起立!老师好!”

    “坐!”

    刘温珏在黑板上画了副简易的大汉地图,他说道:“今天的课程我们将把历史和地理合在一起讲,因为这两个是分不开的。

    在这之前,容我吐槽一下史记。”

    刘温珏说道:“写史书最重要的是公正,结果呢?史记里项羽和吕后凭什么可以记在本纪里?还有史记中对李广李陵的大肆吹捧,对卫霍二将以外戚贬低,我不喜欢他!

    重新修订的史书,都给我改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样的人,就改回到什么样的位置去。”

    三位大儒都没有来上课,不过孔慧元还是来了,他说道:“殿下,太史公名垂青史,您又何必呢?”

    “你们不改就不改,我以后写自传的时候,会把这件事大书特书。这种带着强烈个人情感写史书的人,写出来的史书也带着强烈的偏见。”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后世很多史书因为修书的人是有主观想法的,所以很多人在历史上根本就只有只言片语。

    最典型的就是苏烈和王玄策。

    刘温珏敲着黑板说道:“行了,我们继续上课吧。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整个世界,接下来我们着重讲地缘。

    什么叫地缘?”

    刘温珏自问自答:“地缘的意思就是地理缘由。之前我们说了,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温度适宜且有河流以及大量耕地的地方,这就是地缘。

    因为这些地理原因,使得古国建立的位置高度统一。”

    “明白吗?”

    “明白!”

    刘温珏又画了几条线,指着最上面的线说道:“同学们,看到这条线,你们会想到什么?”

    刘温瑜举手道:“大哥,是长城!”

    “没错,就是长城。长城自古有之,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连接了其他几个国家的长城,将其连成一线,用来抵御匈奴。

    提问,为什么长城要建立在这条线上?”

    众人思考了半天,刘德举手。

    “老二,你说。”

    “大哥,是因为地缘的关系吧?”

    “这节课讲的是地缘,当然跟这有关系啊!详细点。”

    刘德回答道:“既然是地缘,那我认为应该是环境吧。在长城以南,是有适合耕种的土地。但是长城以北,就不适合耕种,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树木,都是草。”

    刘温珏鼓掌道:“鼓掌,刘德同学说的非常好!”

    皇帝不敢相信地问道:“真是这样?”

    “没错,这条线,从地缘上说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刘德也说了,两边的地理差异非常明显,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降水量。”

    “降水量?”

    刘温珏说道:“降水量目前我们观测的方法非常落后,但有两条线其实是很明显的。第一就是长城线,南北差距很大。

    第二就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距也非常大。各位应该听过一句话吧,橘生淮南。”

    刘温瑜举手问道:“大哥,难道是越往南降水越多吗?”

    “并不是。我们之前学习过了降雨的条件,也知道了夏天的时候,东海会往大汉内陆吹夏季风。所以夏天的时候东海的水汽被吹往荆扬,他们才有大量的降雨,而且基本保持在夏季。

    而这股季风到了秦岭淮河一线已经变弱了,最后被秦岭阻挡,这往北降雨量就大量变少。”

    刘温珏又在西域位置画了几个山脉,这个时候的西域就是未来的新疆地区。

    “这西域位置,因为这几座山的原因,从西北刮来的季风水分被阻挡因此在当地形成了降雨,因此有两个盆地还有大量的绿洲。”

    皇帝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刘温珏又把后世的西藏,目前的吐蕃圈起来。

    “未来我们一定要把吐蕃拿下,因为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都在这雪山之上。如果有人截断了水源,那我们将全面缺水。”

    皇帝听的是连连点头,刘温珏说的太有道理了。

    刘温珏说道:“我们继续回到正题,各位,你们觉得我们大汉的地缘位置如何?”

    “非常好!”

    “好在哪里?”

    众人面面相觑,这知识他们才刚接触,怎么会知道呢?

    刘温珏将后世印度如今叫做天竺的地盘画了上去。

    “我们以天竺作为比较。

    我们有东海,南海,以及西边的雪山作为屏障,只需要守着北边的游牧民族就可以了,所以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而天竺呢,他东面是雪山,西面是高山,南面是南海。他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但是比我们差多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众人还是摇头。

    “因为他们无险可守。”

    刘温珏将几座山脉画上去,然后说道:“我们如果长城守不了,就守黄河。黄河守不住就守长江。我们一共有三道防线。

    而天竺呢,从北边的山口杀进来,一路都是平原,一马平川,敌人能轻易地从北杀到南。这就是古印度灭亡的原因,他们被西边的人从北边杀进去,所有的古印度人都成了最低贱的奴隶。

    而且,那群西边来的人当年还想从西域杀入商朝,被女将军妇好给打败了。”

    当众人吸收消化了一会儿,刘温珏继续说道:“我们再来巩固一下。各位,有谁来从地缘上分析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可行性呢?”

    关麟举起了手,作为纯粹的武将,这点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关麟,你来回答。”

    “首先秦国地处西陲之地,只需守住几个关隘,便可使后方稳固无忧。在山东六国连年征战的时候,秦国始终在安稳发展。外加吞并巴蜀以及耕战法令,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国。

    战国七雄中,燕国处于东北苦寒之地,耕地少,天气严寒,自然国力最弱。赵国位于边境,常年与匈奴作战,战斗力强盛。韩国齐国处于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更没有向外发展的空间。

    剩下的魏国和楚国都是秦国东出的第一个障碍,可以说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几国都没有了发展空间。”

    刘温珏说道:“说的很好,地缘位置和国家息息相关。谁来说一下三国时期的地缘关系对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