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49章 简单光学

第49章 简单光学

    “为什么?”

    长安一副见了鬼的样子质问刘温珏,要知道千百年来彩虹都是被当作祥瑞的象征。

    刘温珏笑着说道:“原因很简单,首先你们要了解一个基本概念,一个物体有颜色,那是因为它在反射那种颜色的光进入你的眼睛,你才能看清那个物体的颜色。”

    长安问道:“说人话!”

    “同学们,记住了,人可以看见这个世界是因为眼睛。而想要看得清楚,必须得有光线。没有光线黑漆漆的,是什么也看不见的。

    而这个原因就是没有光源,这些物体就不会反射光芒进入你的眼睛,你也就看不见它们。”

    刘温珏问了一句:“可以理解吗?”

    几个年纪稍大的点着头,其余年纪小的都是一副听故事的表情。

    刘温珏说道:“因为我们白天的光线都是太阳投射下来的,太分散了,所以是看不见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看见光,基本上可以定义它为透明色。

    问你们一下,你们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光线?”

    刘温瑜举手道:“在树林里,偶尔会看到太阳光和月光被树叶隔出那种光线。”

    刘德举手道:“大哥,我曾在一本古书上见过一种说法。有人曾看见天空的云层中射下几十道淡黄色的光线,被人称为佛光。”

    张鹏也举手道:“还有夜晚,烛火的周围会有一圈光线。”

    “很好,我总结一下,当光线穿过胶质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光的路线。这种胶质得有一定的厚重度,否则我们是看不见光线的。

    比如天空中有尘埃,但是尘埃太小。树林里有大量的灰尘颗粒,你们常说的泥土的气味,就是颗粒。

    我把这种现象,称作光的散射现象。当然了,你要把这个叫做刘温珏光学散射现象,也不是不行。”

    小環在旁边唰唰唰几笔,记下了刘温珏光学散射现象这个名字。是殿下发明的,当然要用殿下的名字来命名。

    长安催促道:“行了,快点解释一下光的颜色。”

    “光的颜色就是彩虹的颜色,是它们的聚合体,大致上分七种颜色,但实际远远不止七种。

    平常的时候,我们人类的眼睛是看不见光的,这个涉及到生物的进化与极限,下次科学课的时候,我再跟你们讲。

    接着说彩虹,当光线穿过水珠的时候会发生散射和反射。再加上空中的水珠特别多,这种现象会在水珠之间来回发生,于是就出现了彩虹。”

    关麟举例道:“难怪在瀑布旁边,基本上下午时分都能看见彩虹。”

    “没错了,光和水珠,是基本条件。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雾虹,因为看不太清,彩虹就只有一种白色的弧光。

    又或者月虹,它非常罕见,需要月光非常强烈才会出现,而且也是白色的。”

    长安说道:“还挺复杂,你赶紧再喷两口,我们没看过瘾。”

    刘温珏拒绝道:“谁要看自己去喷,我可没有那闲工夫。”

    其他几人听了,每人拿了个碗,在那喷水。

    当皇帝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一众皇子和公主都在院子里喷水玩。

    皇帝脸都黑了:“你们干嘛呢?”

    “噗~”

    “咳咳~”

    不少人都被呛到了,长乐连忙跑了过去:“爹,我会召唤彩虹,想不想看?”

    皇帝看向刘温珏问道:“你教的?”

    “是啊,科学的一个分类嘛。”

    长乐又催促道:“爹,你看不看?”

    “看看看,快召唤来看看。”

    长乐猛喝一口水,两个腮帮子鼓鼓的,活像只青蛙。她微微扬起小脑袋,朝天喷出一口水雾,一道彩虹出现在水雾之中。

    “耶!爹你快看,彩虹!”

    皇帝也是诧异,这喷口水就能召唤出彩虹了?

    他吩咐道:“王德,你来试试。”

    “喏!”

    王德取过一碗水,照着喷了一口,但是根本没有看见彩虹。

    长乐连忙指点道:“王大伴,你要背对着太阳,然后水要喷地均匀一点,细密一点,你看我!”

    长乐又显摆地喷了一口,王德看得仔细,第二次尝试就成功了。

    皇帝心情很不好,想起以前对着彩虹歌功颂德,又是祈祷又是祭祀的,原来彩虹这么简单就出现了?

    小環在旁白说道:“陛下,这里有彩虹的成型条件,和科学原理。”

    皇帝认真看了一遍:“刘温珏光学散射现象?”

    刘温珏不服气地问道:“不行?”

    “嘿,你自己的学问都是从天上学来的,好意思用你自己名字命名?”

    “这人间,哪有神仙?”

    皇帝说道:“我还没问你呢,你把御花园的白叠子都采了做什么?”

    “爹,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好玩意儿,要是推广开来,今后百姓将不惧寒冬。”

    皇帝来了兴趣:“细说!”

    “这白叠子啊,也可叫做棉花。棉花可以抽丝织布,用棉布做的衣服或者被子特别保暖,再加上石炭,今后的冬天将不再寒冷。”

    “等会儿!”

    皇帝说道:“这烧石炭会毒死人!”

    刘温珏诧异地说道:“上次不是给你高炉炼铁技术了吗?没有石炭你怎么炼?我不是把石炭的处理方式写纸上了吗?”

    “有吗?”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他还真没有注意看。

    “爹啊,现在刚入夏,正是储存蜂窝煤的好时候。等过冬了,百姓才有足够的蜂窝煤取暖。”

    皇帝也知道百姓民生最重要,他说道:“我回去立马让工部进行制作。”

    “这么做效率太低了,本身这个利润就不高,按照盐来理,把技术卖出去。让那些商人就近购买煤原料进行生产,反正煤矿在我们手里,这个钱我们还是大头。”

    皇帝伸出了大拇指,刘温珏点着自己的脑袋说道:“这就是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是可以卖钱的。爹,你回头立马成立一个知识产权部门,保护知识产权,规定谁发明的东西谁有权利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任意处置。

    比如我发明的精盐技术和蜂窝煤技术,这个属于发明专利权。专利权的年限定个二十年,意思是二十年之内,只有我可以用这个技术,二十年之后技术公开谁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