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82章 教育弟弟

第82章 教育弟弟

    刘温珏笑道:“孔慧元都剃头了,他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吗?我看他对新知识这么渴望,用知识应该可以打动他。

    小環,去问问孔慧元,孔家纸业的纸造的怎么样了。对了,有的话,先让他送一车草纸进宫。”

    天天用竹片刮,刘温珏可受不了。当初给孔家的造纸技术,除了制造宣纸等好纸,就是草纸之类的也有那个技术。

    刘温珏叫来刘温瑜,这小子正侧着身子骑二八大杠呢,就像他小时候腿不够长,也是那样侧着骑。

    将二八大杠让给小環骑,她踩着自行车风一样地走了。

    刘温瑜坐在一旁,一口喝了一大碗酸梅汤,接过侍女递来的毛巾,随意地抹了一把脸。

    他问道:“大哥,我去了并州,该如何发展?”

    “首要的是经济!并州有雁门关,关外互市你一定要抓紧。记住两点,一点是卖茶叶,另外一点是收羊毛。

    等以后我研究出了将牛奶变奶粉的技术,今后将彻底改变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以后只需要养羊养牛即可。如此一来,我们大汉的势力还可以继续往北发展,那里虽然是冰海雪原,但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领土!”

    后世大毛的地盘,虽然开发率非常低,但是那冰层底下都是好东西。特别是远东,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块处女地。

    而这个时期,西伯利亚都还是无人区。一直等到16世纪开始,沙俄才会开始往东一路扩展,将整个西伯利亚都纳入版图。

    毕竟沙俄的祖上基辅罗斯现在还是个小国,突厥人也没有占领西伯利亚的想法。所以,有机会的话,往那些地方去立几个石碑,先把地占了再说。

    刘温珏说道:“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有钱了,就可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强了就站得住脚,在和突厥部落的交易中也就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等有钱有人之后,再考虑教育,民生,医疗等其他方面。”

    刘温瑜很认真地点头:“大哥,我懂了!”

    刘温珏揽着刘温瑜的脖子,小声说道:“记住一句话,上位者不能和下面的人想的一样,否则你就和他们一个阶层,最终被他们左右。

    始终要提醒自己,你是大汉晋王,所做一切是为了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大汉王朝延续。而不是给那些儒家或者其他什么人捞好处。

    如果你真想当皇帝,我可以让给你,前提是你得让百姓吃饱穿暖。我可以当个安乐公,每日勾栏听曲,要不就发明各种技术,推广科学教育。

    但是,大汉必须是刘氏的大汉,是百姓的大汉,而不是他儒家的大汉。明白吗!”

    刘温瑜脸色潮红:“大哥,我不会和你争的,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丞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小弟愿意当辅国公。”

    刘温珏没有纠结这个,他说道:“安抚住草原人,这关系到我们的地缘政治。北边安定了,东边两个弹丸小国不足为惧。西边一团乱麻,只需天兵征伐,即可传檄而定。

    等国境一直推到阿拉伯半岛,我们将会用儒家洗刷他们的灵魂。”

    刘温瑜抱拳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温珏拍着他的肩膀:“为了大汉!”

    “为了大汉!”

    下午,一大车的羊毛被送进了蓝田王宫。

    刘温珏当即招来老张头,按照他给的技术去洗羊毛,脱脂除杂。一顿招呼,到了晚上,才将将编织出第一条毛线。

    之后又是老规矩,由户部出人出钱,和刘温珏合伙开厂,于是又多出了一个国营企业。

    因为羊毛涉及到草原人的安抚问题,皇帝是格外重视,直接安排户部的侍郎亲自主持。

    轰轰烈烈的收割季到了,农忙时分,城外一片繁忙景象。

    而在东市的河边,刘温珏正在指挥匠人制作水车提供动力,准备架设钟楼。西市那边的钟楼,则是由老张头指挥。

    “来来来,起码要挖三米深。”

    刘温珏正在指挥人挖地基,他们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户人家,因为刚好在河边,位置也不错,刘温珏就和他谈好了征用款,此时这里已经有工匠在拆迁了。

    为了建钟楼,普通的木质房屋刘温珏是不考虑的,同样要用到钢筋水泥。按照他的设想,钟楼最好能建造个十米,可以让方圆十几个坊抬头就能看见。

    不过这城里的河水流速不算很快,估计力的传导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问题。不过没有关系,多做点滑轮省力,应该问题不大。

    而既然是水力驱动,那么钟摆自然也是不需要了,但是水车需要做两个。一个驱动齿轮,一个驱动擒纵器。

    于是,老张头的儿子张林超,在刘温珏离开后,开始拿着刘温珏的图纸指挥工匠挖地基。他本身也是个手艺高超的匠人,属于家传的技术。这次能够跟着刘温珏学习,做梦都是笑着的。

    刘温珏现在就在有意地培养他,以后可以接老张头的班,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挖地基差不多需要两三天,刘温珏就去了蓝天王府。这里今后不仅是自己的府邸,还会作为蓝田国驻大汉的大使馆来使用。

    不过目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一群衣衫褴褛的罪犯正在挖地基。现在正是农忙时分,不可能起徭役,于是刘温珏就建议皇帝将罪犯抓来做工。

    边上还堆满了水泥和红砖,看样子过几天就可以开始建设了。

    钢筋水泥盖房子还是古今第一次,刘温珏必须每天都在两个工地间来回跑。反正他现在已经结束了教学,不需要在宫里教书,有的是时间。

    “还缺点什么呢?”

    刘温珏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安全帽,这工地怎么能没有安全帽呢!

    不过他又做不出塑料,也不可能拿士兵用的头盔来给罪犯用。看到他们脑袋上戴着的斗笠,刘温珏叫来了工头。

    朗仕,工部侍郎,被皇帝任命为工头,专门帮刘温珏总领全局的。

    说起这个朗仕,也是儒学工学都非常擅长的人物,曾经被烧毁的洛阳,就是他重建的。不过今年已经年俞六十的他依然还只是个侍郎,不得不感叹工匠带给了他荣耀,也限制了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