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110章 大小科举

第110章 大小科举

    会试的地点就在长安县,狄知逊先到附近找了家客栈休息。

    狄知逊卸下包袱,坐下后才将心心念念的报纸打开,第一面,就写着“蓝田国诚聘英才,各大官职空缺,欢迎有能力者毛遂自荐”。

    在这个面板上,还清楚地写了整个蓝田国除了皇家内务院之外所有部门的基础结构以及目前的几个部长。

    在狄知逊看到法院和检察院竟然是和国务院平起平坐的一个独立部门后,心里被狠狠地震撼了。

    季汉目前所用的是三省六部制,这法律相关的也只是刑部之下的职能,根本没有多少职权。

    但是在蓝田国,法院和检察院是独一档的,这让狄知逊有些心动。因为他对于法律这块研究颇深,而且在郡试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有些吃力了。

    但是每次看到母亲那饱含期盼的眼神,那苍老的面容,他只能咬牙坚持。

    但是现在有了一条新的出路给他,他也有了想法。

    “先科举,要是实在不行,再去蓝田国试试。”

    就这么的,狄知逊完成了会试,成绩中游,殿试都挤不进去。

    有些心灰意冷的他想起了蓝田国,于是骑着老马,往蓝田国而去。

    刘温珏穿着短袖,在实验室里忙活着。中秋的天气热的人发慌,他恨不得马上把电弄出来做个电风扇。

    小心地将透镜捡起放进卡槽里,这么长的时间,下面的工匠只磨出几个合格的透镜。不过他们也在摸索工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可以带徒弟,然后生产出更多合格的透镜。

    有了透镜之后,望远镜的制作非常的简单,一个黄铜镜筒,两个透镜前凸后凹,卡住,伽利略望远镜就做好了。

    这种望远镜看个10公里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体积小,制作简单。

    刘温珏说道:“刚才我的操作都记住了吧,你们把剩下的几个望远镜做出来。”

    实验室里还有两个工匠,他们照着刘温珏的步骤,把剩下的四个望远镜做好,随后都兴致冲冲地走出了实验室,迫不及待地将望远镜拿到面前朝远处看去。

    “千里眼,果然是千里眼!”

    一个工匠看得入迷,这种可以看清很远地方的东西,实在让他入迷。

    而另外一个工匠一扭头,却被忽然出现的一个大眼睛给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几步,跌倒在地。

    但是他在摔倒前死死地护住了手里的望远镜,结果自己摔的不轻。

    张鹏问道:“大王,他们玩的这个是什么?”

    “望远镜,20里之外都能看个大概。”

    刘温珏把望远镜递了过去,张鹏好奇地拿来一看,果然看清了20里之外,那些正在修路的农民。

    刘温珏问道:“你找我?”

    张鹏恋恋不舍地把望远镜还了回去,他说道:“大王,长安那边殿试结束了,我们的科举什么时候开始?

    我这一天天的太累了,赶紧招些人帮忙啊。”

    刘温珏说道:“我也正想说这事呢,跟我来。”

    二人骑马往东而去,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一个作坊,负责人是孔慧元。

    孔慧元是文化部部长,下面有科举司和教育司。目前铅字活字还没有做好,只能暂时用泥字顶着。在这个作坊里,工匠们用泥字印刷出了报纸,考卷和教材。

    刘温珏来到作坊外面的办公室,敲门后,里面的孔慧元喊了一声:“进。”

    “孔部长。”

    “大王,张部长。”

    刘温珏问道:“这次蓝田国的官员考卷印刷的如何了?”

    “目前已经有300份了。”

    “嗯,1000份的时候,就可以举行我们的官员科举了。之后就是准备1000份儿童科举试卷,我们准备在九月份进行招生,我们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后备力量。”

    孔慧元问道:“大王,这些小孩要考些什么呢?”

    “我们蓝田国治下的百姓,所有八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都要入学。科举主要是给外面的孩子准备的,简单一些,一文一数即可。

    文就印一张图画,让他们看图写话,字数三百字。数就准备几份数独让他们做,等我们招生的时候,让那些人前来报名,我们再筛选一番即可。

    这种已经有基础的人,可以看情况,直接从中学开始教。”

    “我懂了,马上写个计划书。”

    刘温珏点头道:“行,然后你把课程表也写一份上来,我看看怎么安排学生们的课程。记住一点,早七晚五,上五休二,劳逸结合。”

    “喏!”

    刘温珏和张鹏出了门,刘温珏吩咐道:“鹏子,马上安排宣传司的人把新一期的报纸做起来,把科举的消息放出去。

    趁着那些落榜的读书人还没有走,我们捞一批人。就算不能独当一面,当个文员也行。

    还有,我们蓝田国要征兵一个团,至少要保证龙部长有一个保卫营,剩下的都是关部长的。公安司暂时由那些皂吏捕快组成,但是一个国家的保卫力量还是要有正规军才行。”

    龙飓说道:“早该如此了,我一个光杆无趣的很。”

    张鹏问道:“大王,关于兵员的要求和待遇呢?”

    “想当我蓝田国的兵,要求必须高。第一项身世,祖宗三代可查且无人犯罪的。

    第二项身高,低于一米七的不要。

    第三项体力,从灞桥到蓝田城六十里路,不管是跑还是走,能坚持到的我们就要。

    第四项文化,入伍后我们会定时教授学识。学不会语文和数学的下放公安司。

    军队待遇每月一贯,包一日三餐。”

    张鹏瞠目结舌:“乖乖,我都不敢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有多高。太花钱了,对了,我们要买马吗?”

    “买一些给公安司,巡查用得上。之后自行车能量产了,直接配自行车就可以了,这比马可省钱多了。”

    “确实。”

    张鹏很快下去做事了,宣传司全力运作,很快报纸就新鲜出炉,相信那高额的福利报酬会让很多百姓踊跃参军。

    不仅是百姓活跃了起来,之前留下的那些捕快也不得不活跃起来。

    因为直接从军队下放到公安司的人,肯定要比他们这些混饭吃的捕快要强。因此,他们要是不努力学习充电,最后也会被其他人给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