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112章 武帝战略的正确性

第112章 武帝战略的正确性

    刘温珏刚来的时候,也想结拜的,续写刘关张的兄弟情义。

    但是关麟比他大一岁就尴尬了,再说现在已经是大一统格局,刘温珏作为皇子不需要用结义来笼络人心,最后也不了了之。

    不然就会发生以下场景:秦王宫中,桃树下,刘关张三人结拜。

    “关羽在上,我三人即日起结为异姓兄弟。”

    张鹏:“大哥,二哥!”

    关麟:“大弟,三弟!”

    刘温珏:“二哥,三弟!”

    刘温珏将脑子里的脑洞剔除,他问道:“爹,你怎么有空来?”

    皇帝往椅子上一坐:“当然是因为狄知逊啊。”

    刘温珏一惊:“爹,你该不会是想抢人吧?”

    “怎么会。”

    皇帝笑道:“狄知逊擅律法,以他目前的能力,多半也就是进刑部熬资历。朕知道你这边缺少人才,就干脆给你留下了。”

    刘温珏撇撇嘴:“爹,我都告诉你怎么搞科举了,结果你还是考那些有的没的。像是狄郎君这样的偏科型人才,我估计还有非常多。”

    皇帝说道:“朕是皇帝,不能一言而决,任何事情都不能是一蹴而就。你只是一个王,做什么都无伤大雅。

    狄郎君,还希望你不要怪朕。相比于朝堂,蓝田国更需要你。”

    狄知逊满脸激动,原来不是自己不行,而是皇帝有意为之。也就是说,我这四舍五入也是入了皇帝眼了!

    “能入陛下眼,小人欣喜都来不及!”

    皇帝说道:“不说这个了,大娃,继续你刚才的言论。”

    刘温珏说道:“我其实就是想把国家领导人的人选问题解决,想一个法子一劳永逸。”

    皇帝摇头道:“这很难,先说你提出的内阁,其职能和如今的门下省相差不大,我至今没有启用。

    而按照你之前所说的关于太子的继位问题,难道让他们亲自去治理一地,然后择优选择也不行吗?”

    刘温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诸位,你们觉得武帝打匈奴,是对是错?”

    几个人面面相觑,但脑子里多少有点答案的。

    张鹏见场面有些冷,于是直接说道:“我来抛砖引玉吧,我觉得武帝穷兵黩武,将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家底都打没了,过大于功。”

    刘温珏环顾一周,问道:“你们都是这么觉得的?”

    狄知逊小声地说道:“史记,以及很多大儒都是这么说的。”

    “目光短浅。”

    刘温珏在纸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局势图,然后讲解道:“我们先看看当初是个什么情况。在秦朝的时候,匈奴就已经很强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秦朝还能压制他。

    接着高祖皇帝建立汉朝,结果被打了一个白登之围。陈平献计重金贿赂匈奴的妻子,最终才得以脱困。

    我告诉你们,这绝对是史记对这件事情的美化了。匈奴是什么婚姻习俗,妻子是可以被下一任匈奴王继承的,就这种地方,匈奴王可能被妻子劝下来吗?

    之后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匈奴见大汉如此软弱,年年劫掠,还能年年和亲。”

    刘温珏拍着桌子沉重地说道:“这个情况到了武帝时期,匈奴已经成长成庞然大物了。如果没有武帝北击匈奴,匈奴只会越来越强,到时候我大汉还能延续?

    这个战争必须打,这是立威之战。没有这一战,我们大汉也没有如今的赫赫威名,那些番邦异族也会轮番侵略我们。”

    很多公知二狗子说什么抗美援朝不能打,越南不能打,印度不能打。

    不打能有兔子今日的强盛吗?抗美援朝,将欧美联军全部打了一遍,是立国之战。农业国打赢了工业国,这是何等的战斗力?

    武帝打匈奴,就和抗美援朝差不多的局势,这不打不行。不打,鹰酱天天欺负你,打赢了,鹰酱欺负猴子的时候,都不敢越线了。

    皇帝问道:“那你说这个和之前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我问你们,武帝当时为什么启用卫青和霍去病?”

    “因为他们厉害啊!”

    关麟作为武将,自然是非常崇拜这两位将军的,所以他脱口而出。但是皇帝开始思考了,他知道,每次刘温珏这么问的时候,答案肯定不见得。

    见没人回答了,刘温珏说道:“那是因为当时武帝无人可用,朝中都是一片反对的声音。是武帝乾纲独断,以皇帝的身份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才让卫霍二将脱颖而出。

    所以武帝打匈奴的战略是没错的,在神州东部这块地方,只能有一个大国,那就是大汉。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大国,那么双方迟早会有一战。

    武帝就等于在对方还没有完全进入鼎盛时期就开战,算是两败俱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对方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就掐死对方。”

    众人消化了一下刘温珏的话,皇帝问道:“那么你说这些到底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我决意设立内阁,限制一部分皇权,但也要保留皇权的至高无上。”

    众人面面相觑,皇帝下旨限制自己,这不是搞笑吗?

    刘温珏说道:“我曾在仙界学习到一种制度,叫做君主立宪制。就是制定宪法,将皇帝的权力限制在一小块范围内,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君主立宪最早是英国光荣革命弄出来的,很多被欧美意识形态输出的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很先进的制度,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总结一下英国的宪法:自由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定,国王如违背之,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自由大宪章后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身这个自由大宪章就是贵族,商人等资本阶级胁迫皇帝签订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用来保护贵族和商人等资本阶级,不会有人觉得他们会对百姓好吧?

    要知道在苏联出现之前,工人连一丁点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活着就是为了给资本家干活。

    心中的想法一闪而逝,他说道:“我首先需要一部宪法,作为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它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法律,任何法律都不能和宪法相违背。

    在宪法中,我要规定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再给予内阁成员可以通过投票否决皇帝决议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