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114章 分配资源

第114章 分配资源

    刘温珏说道:“皇帝的退休年龄暂定五十岁,到时候肯定还有太上皇,太太上皇,皇兄皇弟,甚至是皇姐皇妹。这群人合在一起,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人伦上,都有这个罢免皇帝的权力。

    我说了,一切以国家发展为第一优先。而且,尽最大努力杜绝一个人就把国家霍霍掉的事情发生。”

    见众人还是不怎么理解,刘温珏说道:“假如,皇帝登基后从来不参与朝政,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张鹏说道:“那肯定是民不聊生,甚至大臣会谋朝篡位。”

    张鹏看向其他人,发现其他人都闭口不言,一副思考的样子,显然他自己的答案有些草率了。

    刘温珏说道:“一种就是王莽,篡位,但千年一遇。大多数时候是霍光,大臣基本上是没有篡位的想法的。

    因为我们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你可以废了没能力的皇帝,但是你不能自己当皇帝,除非你也是继承人。”

    皇帝皱眉说道:“可是我刘氏登上皇位,不就是为了唯我独尊吗?如果给皇帝加了一道枷锁,那这皇帝又如何称得上天子呢?”

    刘温珏继续说道:“格局小了,皇帝的作用是分配好整个国家的资源。不能让富者恒富,贫者恒贫。皇位只是实现手段的工具,你就算是个宰相,有皇帝的支持一样可以做这种事情。”

    “分配资源,主要就是解决人地矛盾吧?”

    “这是第一阶段,也就是让所有人吃饱穿暖。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我们还得解决知识的问题,比如富者有书读,贫者大字不识。

    解决了知识的矛盾之后,就是社会地位的矛盾。不能说一个人当官,他的儿子还能当官,他的孙子还能当官。

    科举就是解决社会地位矛盾的办法,我们给所有人一个机会,尽最大努力让所有人感受到公平。”

    皇帝已经完全沉浸到刘温珏所说的知识当中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那皇帝要如何分配资源?”

    关明等人纷纷起身,刚才他们就想走了,这个时候再听,就不礼貌了。

    刘温珏说道:“不用避讳,这些东西说开了更好。诸位都是我爹和我的左膀右臂,你们要是不弄明白,如何执行?”

    他继续说道:“首先就是税收,赚钱多的就多收,赚钱少的就少收甚至不收。

    比如这次蓝田国的农税,赵家交了大量的农税。而那些少田甚至无田的百姓,就存了不少粮食在家中。

    这赵家以后那么多田地,不能荒废,要雇佣大量佃农耕种。但是那些佃农也可以选择来市政这边打工,被迫让赵家提高工钱。

    要是没人去给赵家当佃农,他就不得不把田地出卖。无论什么结果,百姓都得到了好处,而赵家则是被微微削弱。”

    这个年代,荒废田地是要打板子的。而且是从当地官员开始打,你想想要是你是官员,是不是会在自己被打之前把荒废田地的人废了。

    皇帝捋着长须说道:“是个不错的手段,好在朕也把新粮税给下发了。但是大汉辽阔,想要完全掌握全国耕地情况,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怕就是怕会有人阳奉阴违,须知山高皇帝远呐。”

    “这个简单,设置一个只听从皇帝命令的监察机构,专门派往各地巡查不法。这些人大多数隐藏身份,卧底各处,充当皇帝的耳目。”

    皇帝一拍巴掌:“妙啊,虽然一听就很花钱,但是没有关系,朕现在有钱。大王,这个机构能不能详细说说?”

    刘温珏所说的这个机构,就是大明的锦衣卫。但是肯定不能按锦衣卫那样来组建,否则必定会反噬皇帝。

    因为锦衣卫的职能非常广,不仅能抓人,还能关押拷问,甚至杀人。相当于法院,法警,狱警三合一。

    他说道:“以缇骑作为骨干,招募精兵。明则保卫皇帝,暗则监察百官。他和御史的区别就是,他们无处不在,且深入地方。

    但是,这个机构只有检查权,不能抓人,监禁,拷问,杀人等等。这些权力一定不能给,否则他们以后必将变成胡乱攀咬,剪除政敌的恶犬。”

    “朕明白了,张山听令。”

    “属下在!”

    “朕封你为……大娃,这个机构你给起个名。”

    “锦衣卫吧,给他们设计专门的服装和兵器,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的身份。以县为基本单位,设小旗。郡设总旗,州设百户,然后就是千户。

    十三州加起来一万多人,群臣应该不会反对。而这只是明面上的,至于暗地里有多少人,爹你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

    “了解!张山,朕封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挑选两个副手,之后先组建京畿之地的锦衣卫所。”

    “喏!”

    皇帝问道:“大王,那蓝田国也用锦衣卫吗?”

    “我不用,这东西,有一个就够了。而且锦衣卫只是暂时的,等以后我发明出更方便的通讯方式,就可以解散他们了。”

    “通讯方式确实头疼,就是因为现在传递消息只能靠人力,这才给了很多人犯上作乱的机会。”

    “以后他们没机会了,远距离通讯的电台,飞艇,汽车。等这些东西做出来,大汉尽在掌握。”

    听着刘温珏嘴里冒出来的这几个神奇的东西,皇帝的心思也飘远了。

    皇帝等人在蓝田国吃了顿晚餐后就离去了,临走还顺走了两个望远镜。而刘温珏则是开始了宪法的编写,接下来几天可就有的忙了。

    首先关于选举之类的东西就都剔除了,这个时代没有办法使用选举。他目前设定的体系,是二元中央集权制。

    皇帝和内阁就是二元,但核心还是中央集权。

    编写了一夜,第二天拿给狄知逊后,他迅速进入状态,开始修改一些条令,让他更符合当下的情况。

    宪法的编写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最终才确定了第一版的蓝田国宪法。之后就是印刷出来,张贴在各村,务必要让所有百姓都知晓。

    不过普法道路任重道远,只能尽人事而已。

    而狄知逊当上法院院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编写蓝田国法律。当然不是重新编写,而是直接拿大汉律再按照宪法条令进行删减,这注定是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