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121章 撤州改郡

第121章 撤州改郡

    四驱车组装完了,之后就是刘德做的手电筒,效果不错,比蜡烛好多了。

    不过,刘温珏肯定不是很满意,他在等皇帝那边炼油厂的煤油。等煤油运来了,就可以制作煤油灯以及打火机。

    在电灯普及之前,煤油灯绝对是一等一的照明工具。

    夜晚,皇帝看着纸张上那三十个人名,陷入了沉思。

    这些都是这次科举筛选出来的精英,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世家大族子弟,寒门子弟屈指可数。

    皇帝现在思考的,就是如何安排他们,送他们到各个部门去实习。反而是武科举选出来的人容易安排,找个军营塞进去就行。

    忽然,一道强烈的白光照射到窗户上,把张山吓了一跳。

    “什么人!”

    张山拔刀在手,周边的锦衣卫也都围拢了过来,只见门被打开,长乐手里握着一个手电筒跑了进来。

    “爹,我从大哥那里拿到了好东西!”

    皇帝把名单放下,哈哈一笑:“好,还是长乐好。不像你大哥那臭小子,有什么好东西都藏着掖着。”

    长乐跑到皇帝身边,献宝似得把手电筒放在桌子上。

    皇帝把手电筒放在手里打量,长乐说道:“爹,这里有个开关,只要推上去,它就会发光!”

    皇帝见识过灯泡,自然知道手电筒的顶端应该是用来发光的。他把开光推上去,那灯泡就立马射出一道明亮的光线,就是在灯火通明的大殿里,也是非常的刺眼。

    长乐说道:“爹,大哥问你,什么时候能把煤油运来。还有汽油啊,等其他东西。”

    “快了,让那小子等等。”

    “爹,大哥说有煤油的话,可以制作煤油灯,比灯笼,火把,蜡烛都好用。还有用煤油做打火机,也比火折子好用,还不怕下雨。”

    皇帝想了想说道:“那好,爹马上下道圣旨,让炼油厂的人快马加鞭,把东西运来。

    长乐,我听说你们做了一辆用电就能跑的小车?”

    长乐有些嫌弃地说道:“那个什么小车啊,跑的比蚂蚁还慢。不过大哥说等明年,就可以做出让人可以坐的汽车,比马还跑的快呢。”

    皇帝笑道:“好,那你就去催一催,让你大哥快点把东西做出来。”

    “好!”

    长乐蹦蹦跳跳地走了,刘温瑜随即前来求见。

    王德把刘温瑜请了进去,皇帝问道:“三娃,这么晚了找朕何事?”

    刘温瑜说道:“爹,大哥让我去扬州。”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我想去扬州。”

    皇帝:……

    刘温瑜解释道:“大哥说了,并州撑死了就是弄点羊毛,挖点煤矿,没什么前途。但是未来大汉要开海运,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出海赚大钱。”

    “你这么信你大哥?”

    刘温瑜连忙拱手道:“大哥学究天人,又去过仙界学习仙人知识。他的目光已经不在大汉这一亩三分地上了,他的格局在整个世界。

    所以,我信他,我愿意全力支持他!”

    皇帝慢条斯理地说道:“但是,有很多大臣明里暗里地支持你,你就没有一丁点的想法?”

    刘温瑜对上了皇帝的双眼,他坚定地说道:“我自知没有大哥的眼界和能力,当个王没有什么不好。大哥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一切以发展大汉为第一目标。”

    皇帝有些沉默,他自己可是杀了大哥上位的。自从他登基之后,整天都在害怕未来自己的几个儿子也会发展成这样。

    好在刘温珏足够给力,再加上无字天书和仙人学识,让他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不然,他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刘温瑜见皇帝没有说话,继续说道:“而且,大哥说了,未来可以让我去东青洲当皇帝,我又何必争呢。东青洲一南一北,我和二哥一人一半。至于老四,则是去西金洲甚至不去也行。”

    皇帝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老四?就老四那个样子,能当好皇帝吗?他能当个闲散王不惹祸就不错了。”

    “其实老四也不是没有优点,大哥跟我说,老四对机械这方面很感兴趣,未来可以往这方面发展。”

    皇帝不愿意讨论顽劣的老四,他问道:“之前给你看了你大哥关于未来皇帝的选择以及三权分立的设想,你觉得如何?”

    刘温瑜回答道:“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不想去外面当皇帝了。因为就算我当不上皇帝,但是说不定我的儿子可以当皇帝呢。

    而且我也不想离开爹和娘太远,在长安当个小王,研究学术也不错。”

    在刘温珏的想法中,皇帝选拔赛并不仅限于他一个人的子嗣,而是所有皇室直系皇子都可以。当然,这其中先天的条件是皇子的生母是汉人。

    这样算起来,除了刘兴年纪小,未来大汉的皇帝选拔赛,就是刘温珏,刘德,刘温瑜三人的儿子进行竞争。

    而刘温珏他们这群人则是组成龙庭,确保大汉不会走歪路。

    在刘温珏看来,只要这些人从小都是接受他的新式教育,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特别离谱的皇帝。就算他们这群人的子嗣都没有能力,那就当个吉祥物,等下一代嘛。

    反正内阁这东西,就是来维持国家稳定的。再说了,刘温珏他们又不是死了,再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有那么难吗?

    皇帝说道:“该去还是得去,分封制不是没有道理的。

    行了,你下去吧,我会下旨让你就任扬州。”

    刘温瑜迟疑了一下,皇帝问道:“还有什么事?”

    “大哥跟我讨论过一件事,我觉得还是得跟爹说一下。”

    “哦,他跟你讨论了什么是朕不知道的?”

    “大哥说十三州的制度落后了,州的面积太大,权力太大,应该进行拆分。”

    “大娃是怎么说的?”

    “裁撤州牧,按照郡的范围,将州全部拆分。郡守直接对中央负责,其下则是县,再下是乡,最后是村。”

    皇帝思索良久,才问道:“为什么这么分?”

    刘温瑜如实回答:“大哥说了,一州之地太大,不好管理。他说我如果去扬州,只需要管理吴郡即可,因为那里是未来最繁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