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不当太子 » 第134章 聊医学

第134章 聊医学

    孙思邈细细地听着自己的心跳声,随后再把自己的脉门,隐隐有了新的发现。

    “大王,这听诊器,妙啊。”

    刘温珏说道:“西医是一种和中医完全不同体系的医学,他们依靠的都是各类药品和科技仪器。

    比如从病人身体中取出一点血液,经过化验等手段,就能知晓这个病人身体的大致情况。”

    孙思邈震惊地说道:“这是仙人手段吧?”

    刘温珏能理解孙思邈的震惊,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西医能大行其道的原因。相比于中医那些晦涩难懂,而且有些玄幻的各种说辞,西医反而可以让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更容易接受。

    说到底,还是文化的问题。毕竟西医根本就不理解经脉,因为在人体中是解剖不出经脉的。

    当然了,更多的还是话语权的问题。假如在现代兔子是世界最强,而且疯狂向外输出文化,那么中医怎么会被人瞧不起呢?

    要知道在鹰酱等众多西方国家当中,中医院也是相当多的。不说其他,就那些外国运动员背上拔火罐留下的痕迹,总不是假的吧?

    刘温珏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得出了一点浅论,那就是和世界大战有关。

    因为战争的残酷,太多人受伤最后伤口发炎死亡了。而在那个年代慢慢诞生了外科手术还发明了青霉素,这直接让西医摘掉了只会放血的巫术帽子。

    在兔子的整个古代历史当中,战争持续不断,太多人的人因为伤口感染发炎死亡,这就落入了下风。

    再加上大清那弱小的样子,导致文化直接就不自信了,最终被占领了文化高地。

    刘温珏问道:“孙真人,对于战场的伤员,你如何治疗?”

    孙思邈叹了口气,他算起来是三朝老人,见惯了刀兵。他这一生也是救人无数,但是处理战场伤势也不见得比其他医工厉害多少。

    “对于战场的伤员,大多死于伤口感染,即便是贫道亲自治疗,生还的人也不多。受了那种伤势,要么运气好截肢,要么就只能硬扛了。”

    刘温珏说道:“刚才您老人家也用过显微镜了,也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空气当中有非常多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这种微小生物叫做细菌,伤口感染就是因为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接触了暴露在空气中的伤口,导致发炎。

    发炎不是致死的原因,发炎会让人本身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是这样吗?这么说有些人能扛过发炎,是因为免疫力强?这免疫力又是什么呢?”

    “免疫力就是人体自身的保护机制,比如感冒发烧什么的,不用治理,人也能痊愈。”

    孙思邈想到了什么,他问道:“那这免疫力放下不表,关于那个细菌,是不是说只要消灭了伤口的细菌或者隔绝伤口接触细菌,是不是就能让伤员不发炎呢?”

    “没错,思路是正确的。”

    刘温珏遗憾地说道:“可惜,我们中医千百年来没有找到相关的办法。但是西医却发现了有效治疗伤口感染发炎的办法,所以西医大行其道,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将中医比了下去。”

    孙思邈问道:“大王,仙界当中,有没有传授治疗的办法?”

    “有。”

    刘温珏说道:“首先,人体的皮肤是保护我们免疫大部分细菌伤害的。但是战场上的伤员多是穿刺伤,切割伤。皮肤破了,里面的血肉直接接触细菌所以感染。

    西医中有个手段就是制作一种可以灭杀绝大部分细菌的药品,有了这个就可以消灭细菌。”

    刘温珏在纸上开始写青霉素的提取方法,然后又说道:“这个是药品方面,还有就是外科手术。

    我刚才说了,皮肤受伤了,所以有一种缝合手术应运而生。就是用特殊的针线将割裂的皮肤像缝衣服一样缝合起来,减小血肉接触细菌的面积,再加上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能让皮肤更快地生长起来。

    有了这两种手段,刀剑伤很容易就能治疗。”

    孙思邈起身,恭恭敬敬地给刘温珏行礼。

    刘温珏连忙扶住了他,孙思邈说道:“大王,您这方法,活人无数啊!”

    刘温珏说道:“孙真人,这方法是我出,但是推广还得靠你们医工。我将这手法都教给您,希望您能推广开来。

    就先从外面的那些医工开始,然后再由他们去教更多的人。”

    “喏!”

    刘温珏拉着孙思邈又回到了茶几边,他说道:“孙真人,我这有一不情之请,想和您商量。”

    “大王请说。”

    “我想在蓝天城建立一家大型综合性的医院,想请您留下来当任医院的院长。而且关于医工,我想进行详细的分类,现在的医工治病还是不够完善。”

    “除此之外,还想请您当任我蓝田国卫生部的部长,建立起完善的卫生健康相关的机制。”

    “最后,还有未来医学院的建立,也想请您同时当任医学院的院长,教授出更多的医生。”

    刘温珏一下子说出三个请求,孙思邈差点没反应过来。但是细细想来,又有点不太愿意。

    他原本是打算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边给人治病,一边编写医学书籍。现在印书便宜了,他还想多印些医书,传授弟子呢。

    但是又想到刚才刘温珏毫无保留地教给他青霉素的制作方法以及外科缝合术,他又纠结了起来。

    刘温珏见孙思邈的表情,就没有逼太紧,当然也没有太纠结。他想留下孙思邈主要是因为孙思邈名气大。

    就算孙思邈不留下,去长安城里找几个名医还是简单的。关键是,刘温珏拿出一个卫生部的部长做大饼,说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想来呢。

    孙思邈说道:“贫道愿意留下来,同时也想听听大王关于细分医工的建议。”

    刘温珏就解释道:“身体内的内科,表面的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等。”

    医学是不断进步的,目前粗分几个科出来,就足够了。

    他继续说道:“医工不必每个科都懂,各自有各自精通的领域。但是关于妇产科必须要独立出来,特别是产科,新生儿是大汉的未来。

    提高婴儿存活率,就从产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