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妇科圣手 » 017 末世之相

017 末世之相

    贾珞出了府门,稍待片刻,汇合了几位贾家管事,便两队并做一队,一道往城外驶去。

    行到中途,钱掌柜带着李药工和一个伙计下车离开了。

    他们是听从贾珞吩咐,带着昨晚刚得的那九百多两银子,采购药材去了。

    贾珞在这件事上极舍得花钱,或者说是舍得投资。

    好容易碰上如此多的人可以薅,自然要多备药材,多多诊病才好!

    他的这番举动没有刻意隐瞒,旁边的荣府家奴全都看在眼里。

    对此,不少人嗤之以鼻,觉得贾珞太傻,有钱都不会往自己兜里捞。

    但也有人觉得贾珞真心行善,是个难得的大好人!

    对于这样的人物,不管心里认不认同,大家总会敬着几分,这也是人性使然。

    很快来到阜成门。

    城上城下,依然有众多兵丁把守,严防城外流民闹事。

    管家亮出国公府的牌子,车队顺利出了城门,一路往西而去。

    贾珞本是和卢月一起坐在骡车上,出城以后,便问荣府家丁讨了匹老马,在铁柱的护持下缓缓骑行,查看着周围景象。

    这还是他第一次出城,须得好好观察一番。

    近郊还好,基本已经恢复了平静。

    离城三五里之内,分布着成千上万亩的菜地,供应城中几十万居民日常所需。

    这些菜地修整的极好,一块块园圃四四方方,整齐美观,绿意盎然。

    种菜的农人相对富裕,也舍得投资,每隔十几畦,就开凿一眼水井,炎炎天光下,不断用桔槔汲水,辛勤地灌溉着菜田。

    若光看这几里地,农事兴旺,百姓勤劳,可称太平盛世!

    可惜再往前走,就开始萧条起来了。

    行人渐稀,商旅寥寥,路边的茶肆酒楼也大都关门歇业。

    不时还能看到一间间被烧毁的茅舍,甚至是未及掩埋的尸骸……

    “珞大爷,你很少出城吧?”

    荣府带队的管家是周瑞,他见贾珞看着路边的残尸出神,便策马凑过来说话。

    “以前倒是出来过几次,却没见过这样的乱象!”

    贾珞叹了口气,顺势和周瑞攀谈起来。

    周瑞夫妻二人是王夫人的陪房,在荣国府很有几分权势。他的妻子管着太太奶奶们出行之事,周瑞则管着春秋两季地租,闲时带少爷们出门。

    如今正值六月暑天,离秋收还早,周瑞便被王夫人指派,带人去流民营设棚施粥。

    先前贾珞请客贿赂的何三,就是他的干儿子。

    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话。

    周瑞见贾珞谈吐不俗,见闻广博,不禁暗自点头。

    他因管着田庄地租,对田亩之事最是了解,见贾珞感兴趣,便指着周围的田地介绍起来。

    哪里是皇庄,哪里是学田,哪里是养马牧场,哪里是勋贵、太监们新占的田地,全都如数家珍。

    倒是让贾珞增长了不少见识!

    据周瑞所说,如今的京畿地区,十亩田地里面,至少有七亩都掌握在皇帝、王公、百官、勋戚、太监、寺观和士绅地主们手中。

    这些人属于特权阶级,是不用缴税,或者可以少缴税的。

    剩下的两成多土地,才归属于自耕农和小地主所有,而朝廷大部分的税负,都压在这些人头上。

    如此一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苦,而朝廷的税赋也越来越难以收缴。

    特别是最近几年,朝廷为了抵御女真入侵,开始加征“辽饷”,百姓的负担越发沉重。

    不少农民不堪重负,宁愿卖掉田地,去给地主当佃户,也不愿意自己耕种……

    听到这里,贾珞不禁心头沉重。

    在他看来,土地兼并如此严重,大规模的民乱显然已经迫在眉睫,随时都可能爆发!

    这完全是末世之相啊!

    但在周瑞这等豪门家奴眼中,现在却是争买田地,借机渔利的大好时机。

    他得意洋洋地告诉贾珞:“以后若要买田,尽管过来找我,定能让你满意!”

    也不知道他是单纯做掮客生意,还是借荣国府之势,强买民田牟利。

    贾珞也没有多问。

    车行缓慢,花了一个多时辰,才算赶到流民营地。

    只见官道旁的荒坡上,建起了好大一片营地,四周树着木头围墙,入口处有兵丁把守,看上去倒也颇为严整。

    车队在营地外面停住,周瑞派了一名管事过去交涉。

    趁着这个功夫,他拉过贾珞交代道:“珞哥儿,你是头一回来这种地方,先说好,进去之后,你只管看病、施药,其他事情,一概不要多管!”

    贾珞奇怪地问道:“周大哥,这是何意?”

    周瑞斟酌半晌,只说了一句:“进去看看你就明白了!”

    贾珞神色微动,点了点头。

    不多时,一名长相粗豪的军官,带着一队兵丁走了出来。

    周瑞看到此人,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牛二爷,今天是您当值?”

    “原来是周管家!”

    军官停下脚步,对着周瑞点了点头,又看向旁边的贾珞:“这位公子倒是面生!”

    周瑞连忙介绍道:“这是我家老爷的族侄珞大爷,宁荣后街的九安堂就是他家的产业!这次是代表贾家,前来给流民们看病施药的!”

    接着又跟贾珞介绍那军官:“珞大爷,这位是镇国公府牛伯爷的族侄牛纲牛二爷,如今在京营当差,年纪轻轻就做了副千户,实是一位了不得的青年才俊!”

    贾珞立刻知道,眼前的牛纲和自己一样,都是国公府的旁系子弟。

    不过他肯进京营从军,还做到了从五品的副千户,虽是武职,但也算很不错了!

    至少贾家的众多子弟中间,就没有这样的人物。

    或许是出身相似,贾珞又生得仪表堂堂,牛纲对他观感不错,交谈了一阵,便哥哥兄弟的称呼起来。

    他亲自领着贾珞往营内走去,边走边介绍情况。

    原来今年气候反常,三四月份黄河凌汛时节,突然连降暴雨,冲垮了下游河堤,滚滚河水倾泻而出,淹没了豫鲁两省数百里土地,受灾百姓多达百万之众。

    偏偏朝廷财政困难,迟迟拿不出银子救灾。

    灾民们迫不得已,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求活,就连千里之外的京畿之地,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流民,闹出了不少乱子。

    京师重地,何等要紧?

    一旦流民们失去控制,必将导致极大的风险!

    于是朝廷紧急出台举措,一面出动京营,四处镇压暴乱,一面在京郊各处路口修造营地,搭建席棚窝舍,留养灾民。

    这里便是其中较大的一座流民营地,足足安置着一万多名难民!

    “这座营地,虽是由宛平县丞和为兄一起主事,但这里鱼龙混杂,兄弟你只管看病,其他事情最好不要理会!”末了,牛纲看着贾珞,认真提醒道。

    连续两个人对自己说了同样的话,贾珞不得不郑重起来。

    看来这流民营,水很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