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水浒人生模拟器 » 第五章给你一点小小的震撼

第五章给你一点小小的震撼

    数日后。

    “啥?没有一百两?”

    张平安掏了掏耳朵,不敢置信的望着面前的半大小子。

    倒不是信不过,就是这些天所有人都传疯了的消息,竟然是一个谣言?

    “嗯!”喜乐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个银锭,献宝似的摆在了张平安的面前,“哥,李管家送来的,都在这里了。”

    “这是多少钱?”张平安拿过银锭,放在手上好奇的打量了起来,上辈子他可没有见过这种玩意儿。

    “十两吧?也可能只有八两?”喜乐也不太确定,他这辈子只用过铜子,可没见过银子,特别还是这么大一锭。

    桌子上的银子,对于他来说可是一大笔钱!

    “就这么一点点?”张平安眉毛一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一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自己一条命,才值这么一点点?

    “大哥,我……我可没有私藏,都……都在这里了!”喜乐胡乱的摆着手解释着。

    “我信得过你!”张平安认命似的长叹了一口气,“还有什么事要说的,一起说了吧。”

    喜乐挠了挠头,吞吞吐吐道:“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今晚家里就没米下锅了。”

    “没米?”

    张平安狐疑问道,自己这几天只是多吃了几碗白粥而已,总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让这贫穷的家庭破产了吧?

    “嗯!”喜乐低着头,解释道:“米都是特意为大哥准备的,这几天我也没出过门,家里米缸早见底了。”

    “那就去买啊?”张平安话说道一半,就戛然而止。

    现在还不是粮食收获的季节。

    周围人家的口粮那都是精打细算好了的,也就堪堪够挨到秋收。

    谁会平白无故卖粮?

    要买粮,那得等到秋收以后!

    果然,喜乐为难的说道:“要买粮得去城里,可我如果去买粮了,就没人照顾大哥了!”

    “我和你一起去!”张平安来了好几天了,他正好亲自出去看看这方世界是怎么样的。

    原主和喜乐不过是个放牛的,能提供的有用信息还是太少了。

    “对啊!”喜乐不由懊恼的拍了拍头,自己怎么没想到!

    在张平安目瞪口呆中,只见喜乐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片刻后,又推着一架木轮车风风火火的跑回来了。

    “大哥,我回来了!”喜乐开心的拍着车子,“咱们一起去城里!”

    说罢,也不等张平安同意,喜乐扯着张平安的胳膊,就往车上按去。

    张平安还没反应过来,整个人就坐到了车上。

    “大哥你坐好了!”随后,喜乐双手一使劲,车子就飞一般的跑了起来。

    张平安呆呆的坐在车上,却是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这是什么情况?

    老子不是天生神力吗?

    怎么轻易就被人架到车上?

    这该死的大赵,不会是高武世界吧?

    张平安前几天刚升起的一点点野心,刹那间就被摧毁的干干净净。

    半大小子甩开了膀子,跑得飞快。

    不一会儿,张平安兄弟二人就出了村。

    张平安只听见耳边呜呜的风声,整个身子更是随着木轮车的震动,此起彼伏摇晃的头晕。

    就在张平安快要被颠簸的吐出来时,木轮车总算是稳稳的停在了一座古朴的城门口。

    “大哥到了!”

    喜乐拍了拍手,刚才十几里路跑下来,好像对他一点影响也没有。

    “到了吗?到了就好,我自己下来走走!”

    说罢,张平安从车上窜了下来,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拄着拐杖就往城门走去。

    “大哥,要不你坐车上,我推着你走!”喜乐忙推着车赶了过去。

    “不用了!我能走!”

    张平安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自家兄弟的好意,开玩笑在震下去,他人可扛不住!

    喜乐看着张平安步履蹒跚的背影,疑惑的挠挠头,怎么感觉大哥的病越来越严重了?

    张平安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城门口。

    那城门全部由青砖筑成,只是历经风霜雨打,异常丑陋,甚至上面还爬满了不知名的植物,显然已经多年无人搭理。

    几个无精打采的老卒,头戴笠子手持长枪,正把守着破旧的城门。

    他们笠子上的红缨早就褪去了颜色,而手中的长枪更是锈迹斑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捅的死人。

    张平安兄弟二人在交了两文钱的入城费后,顺利的进了城。

    进城后。

    张平安兄弟二人轻车熟路,直奔常去光顾的那家粮店。

    “张平安,你们兄弟又过来买粮了?”店里的伙计早就跟张平安兄弟两人熟了,主动出声招呼道。

    “这回要买多少呀?我们店里又进了不少陈年的粗粮,你们这回是要高粱、麦子、还是麦麸?”

    “要米,能熬白粥的那种!”

    高粱和麦子张平安懂,但麦麸是个啥玩意儿?

    “哦,是要细粮啊?明白!”伙计两眼放光的看着张平安,“不知张大郎要买多少?”

    张平安听到大郎两字,脸皮不由抽了抽,随后满不在意的说道,“先来一两银子的吧!”

    “大气!”伙计竖起了大拇指赞道,随即便转头冲着店里喊了起来,“李二、赵大,还不出来给张大官人扛米!”

    随着伙计的招呼,店内两条大汉各自扛着一条大麻袋,“呼哧呼哧”艰难的走了出来。

    张平安见状,从怀里掏出那锭银子,拍在了柜台上。

    那伙计忙从柜台下取了剪子和秤,当着张平安的面小心翼翼的剪下了一角银子,仔细称了一番后,才把多余的银子递了回去。

    “张大官人,听说你救了李府的小姐,李老爷酬谢纹银一百两,你这回可是发达了。”

    忙完了事,伙计从柜台后伸出了头,一双眼睛里满是八卦的味道。

    张平安得了一百两打赏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附近十里八乡。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时,两条大汉已经把米装到了车上,也是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张平安没有过多理会,只是冲伙计点了点,伸手取回了银子,干净利落转身走人。

    否认是没有用的,就是说破天去,也是无意。

    更没人信!

    喜乐则推起木车,轻松的跟在后头。

    店里的伙计,还有那两搬运的大汉,望着兄弟二人离去的方向,眼里满满都是羡慕妒忌恨。

    一百两!

    这可是一百两啊!

    这能买多少垧地,娶多少个婆姨。

    办完了正事,张平安这才有闲心四处打量起这座小城。

    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街上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沿街都是叫卖的小贩,还有专门表演的艺人。

    傀儡戏,杂耍,球杖锡弄,舞旋,叫果子等等,各种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啪!”

    一声惊堂木响。

    一个年轻说书人收了惊堂木,随即朝四周拱了拱手,做了一圈罗圈揖,方才清了清嗓子说道。

    “各位走过路过的看官,在下李巧嘴初到贵宝地,便给诸位来上一段咱大赵太祖的旧事!

    千里送京娘,一棍平天下!”

    张平安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啥玩意儿?

    这剧情我好像有点耳熟。

    我去!

    这里不会是大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