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辅佐吕布 » 第六章 李氏来访

第六章 李氏来访

    山阳李氏,是当今当之无愧的大族,李氏子弟三千余众,奴仆门客不计其数。

    这次兖州内乱,起初,李氏是冷眼旁观的,虽说在平定黄巾时,曾经出兵协助曹操,曹操坐稳兖州牧,家主李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这个时间段,李氏还是没有将家族全部押宝在曹操身上,特别是曹操杀边让、伐徐州之事的发生,李氏平日里更加低调,这次,高顺拿下濮阳,曹军弃城而走,李氏怎么也坐不住了。

    派了李典过来探探动向。

    吕布让陈宫代为接待。

    陈宫望着这位少年,双十年华,却显得格外严肃。

    李典上前拱手“有劳军师亲迎,典不胜荣幸!”

    陈宫看着眼前这位,又想起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若是有李典一半的机敏儒雅,也不枉费自己一番苦心。

    “温侯政务繁忙,特别委托在下过来,还望曼城不要见怪。”

    李典心思活络,哪里不知道吕布不待见自己,也只好接下话茬“温侯如今为兖州牧,理所应当。”

    几番对话下来,陈宫觉得这个年轻人儒雅随和,特别是对于政务民生颇多见解,愈是欣赏。

    当下取来家酿,与之共饮。

    李典亦奇陈宫学识不凡,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有着这位军师的辅助,又拿下大半个兖州,吕布隐隐有崛起之象。

    一老一少,彻夜畅谈。

    数日后,李典归至家中,不由回想起,吕布军的强悍,引弓之士数千,铁骑驰骋往来,为之效死命者络绎不绝。虽将官有隙,然坐拥兖州富饶之地,不比曹军弱。而且,张辽、成廉、魏越等皆上将,此虎狼之辈,为吕布驱使,吕布之武力可见一斑!

    将吕布军中之事一一禀告家主李乾,李乾久久不能言语。

    旁边李整、李进亦是沉思。

    李典只得继续道“如今,兖州只会有一位兖州牧,或是曹操,或是吕布,现在局势愈加焦灼,我李氏族人宾客数万,再也不能作壁上观了,还需早做打算。”

    李乾道“曹公于李氏有恩德,非迫不得已如何舍离?”

    李整也道“曼城,我知你素日多计谋,但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决定着李氏的存亡安危,这个时候,要不缓缓再说?”

    李典正色道“如今局势难料,我们绝不能一味押宝曹公,万一有失,我们李氏无论如何承受不住吕布的怒火,并州狼骑,那日一见,方知天下铁骑,不独有西凉、辽东,加之陈文台素有智谋,对于吕布军,不能对抗,更不能不管不顾。”

    李乾站起身来,看着这个从小养育大的孩子,如今眼界处事亦是不凡,心中一亮。

    “曼城,如今李氏到了万分艰难的时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意让你领二千人马投吕,他日,就算曹公不振,也有个出路,你,可愿意?”

    李典立跪“叔父,我必竭尽所能,为李氏谋!”

    李乾欣赏地点头。

    “嗯,曼城,这去经年,要多加小心,若有不测,赶紧回来,李氏永远是你的家。”

    李典应诺而退。

    李典走后,李整才道“父亲,曼城乃人杰,倘若吕布兵败,性命堪忧。”

    李乾走过李整身旁,仰头道“每一个李家子都应该做好随时为家族献身的决心,你我父子也一样,这便是山阳李氏繁衍至今的原因。”

    李整沉默。

    他知道,家主李乾明显更加青睐曹操,抛开杀戮之外,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明主,山阳李氏原本打算逐渐加大对于曹操的资源倾斜,可此乃乱世,前有黄巾之乱、董卓之祸,不得不慎啊。如今虽说还是大汉的天下,可有志之士都明白,王朝即将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马腾等皆当世之杰,未来会发展如何,实未可知,如今吕布突起,徒增变数,李氏不得不审时度势。

    李乾看向李整、李进“我要进一步了解曹公目前情况,你二人谁愿前往?”

    李整正欲言,李进抢先道“进愿前往甄城,一探究竟。”

    “好,我李氏原本就有数千之众在曹军,我划三百家族精锐与你,时不我待,快去吧。”

    李进告退。

    李乾等到李进退后,才继续道“子贤文武双全,磨砺数年,必是一员上将,我派子贤助曹公,曹公必喜之,如此可稍解曹公不满。”

    看到一起长大的兄弟一个个领命而去,李整着实羡慕。

    李乾看着这个儿子发呆,想着还是要继续磨练下他的心性,便道“此次兖州大变,我李氏也受之影响,子义跟着我一起处理此事吧。”

    李整应诺。

    数日后,荀彧在城内宴请李进及城中大氏。

    主宾尽欢。

    李进上前“荀司马,进未能发现叛党作乱,以致叛逆逞凶,罪也!”

    说完俯首下跪。

    荀彧连忙起身扶起李进“子贤快快请起,此事连我等军中诸将都被蒙在鼓里,实是不测之祸也,李氏向来与我军同气连枝,要说错,是我这个守臣之错,不能为主公守好后方,令友军惊恐啊。”

    如是几番,李进才肯再度入座。

    在场诸将无不叹服。

    荀彧望向这个李氏子,七尺长,臂膀抡圆,言谈举止不似常人,必是一位难得之才,心中有了计较。

    陈启终于完成了几次押粮任务,回到军中,此刻,正看到父亲和一位年轻文士交谈。

    陈宫叫住陈启

    “曼城,这位就是子启,还未及冠,前些日子给他表字子期。”

    李典看向这个少年,举止不凡,着甲而立,眉宇间有灵气,面白含笑,看后便想与之相善。

    少年拱手“子期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