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十五章济世团体

第十五章济世团体

    张珠兰道:“你心胸这么窄?治病救人积德积善荫佑子孙。”

    杨思明道:“这样吧!你可以学妇科,儿科,说穿了也是全挂子,因为男人所生的病,女人身上同样有,女科所本身的病男人没有,再说你们岁数大了,记忆力不及童年,学起来很吃力。”

    张珠兰道:“不怪岁数大小,看学者用不用心,不用心就是三岁小孩都学不会,想学岁数大一点又何妨?”

    杨思明道:“这样吧?我这几年来有一个偏好,就是对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情有独钟,还有上古的灵枢经,黄帝内经,雷公药性,近期频湖老人的本草纲目,频湖脉学,我好像跟这些书籍有缘,一想起这些书就面红耳赤,这些书容易记,伤寒论,金匮要略,都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这些书是先前几世所著,也熟读他人著作,信息脸红,自己不知巴了。

    只要这些书读一遍印象深刻,频湖脉学我一读难忘,立即传授你的频湖脉学,你把双手伸出来。”先从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一一介绍,哪是寸口脉,关口脉,尺部脉;左手寸口是心,小肠,包络,膻中脉;左手关口是肝,胸中,膻中脉;左尺部是肾,膀胱,大肠,腹脉。右手寸口肺,大肠,膻中脉;关口是脾,胃脉;尺为肾,腹,命门,三焦,要得脉法精准,学诸家之大成。

    这上面所说,是频湖,内经,难经,脉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六家脉法;两手寸关尺的脉象各有所管脏腑的病变显示在脉象上。

    三个指头的中指把在关脉上,食指把在寸脉上,无名指把在尺脉,医家把好了脉,自己调好呼吸,第一步医家索取的是四大脉法:“浮,沉,迟,数”浮脉手指轻轻贴上去,在皮毛间就感应到明显地跳动这就是浮脉的准纯。

    还有中脉就是不浮不沉,沉脉用指重压才能辨别脉象,一呼一吸脉跳动四次为和缓脉,跳三次是迟脉,二次一次是败脉,五次六次为数脉,七急八急九危急,这样成了雀啄脉,死脉居多,医家不处方不发药。

    还有屋漏一点滴,鱼翔,解索等十大怪脉,随时都有脱气的危险,这样吧!你把脉学歌能背诵,我慢慢给你解释,歌曰:“诊家只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测,浮沉轻重指端详,迟数息中分缓急,浮而有力风外感,浮而无力缓与涩,浮数原来表热真,浮迟即是表间虚,”

    切脉先看左手寸口脉,歌曰:“切脉下指先看心,心脉浮大是正形,次看干脉弦又长,聪然有病也无妨,”

    张珠兰在扬思明手把手教了三年,杨思明的手艺更上一层楼,二十八种脉象的各种兼脉辨证,说得病家丝毫不差,病家个个心服口服,还没下药病家的精神起来了,对十大怪脉也得心应手,断人生死无差,医名响彻一方。

    张珠兰的脉学也熟娴,另有两套就是针灸,灯花灸,这两套本领也是杨思明手把手教的,灯花灸对小儿灵验,小儿无知,没有七情伤身,但是婴儿五脏娇嫩,最怕五运六气的天气变化。

    诊小儿脉,用大拇一指盖三脉“寸关尺”三部定位,细心检查三部病情,三岁的小儿一呼一息脉跳七至八次是平脉;五六岁的儿童,一息六次为平,超出平脉为数脉,数脉主热;少于平脉为迟脉,迟脉为寒。

    小儿滑,紧,结代脉要详细辨别定病情,重要看小儿的食指,青筋入初关,二关,冲破三关到指尖危险,小儿服药艰难,就用小儿经的灯花灸;特别是女子脉象给男有相差之处,不得不细品。

    且说张珠兰产了一儿一女,由因学习过度,气血耗损再也没有生育了,杨家医业兴隆,求医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当然本着治病救人的医德,收费没有计较得失多少,求医的人多,还是日进斗金,配药,进药都请药剂师。

    树大招风,经济效益好,自然损害了他人的衣食利益,人生路就是这样起伏,总是风雨坎坷。

    有一天,来了三个人,衣冠整着,杨国照认得三个人,是济世堂大药房来的,三个人中,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虽须发已白,精气神都健旺,他是济世堂的老板孙仲宣;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是三合会的会长常一仁;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头,是济世堂的总管李清白。

    他们的到来,杨国照心里明白他们的来意,从表面看他们没有来的恶意,热情地接待说道:“一起请到厅里喝茶”进了大厅,主人,客人互相寒暄了几句,客气一番,坐下饮茶,杨家茶水方便,炭炉上坐着威壶,经常有病客进出,喝开水方便,每人给他们泡一盅茶放在面前。

    孙老板品了一口茶说道:“杨老师是这样的,我今天来是想请你们父子加入我们济世堂,你收手术费,出诊费归你们自己,炮制药丸加班费我们济世堂付工钱,济世堂只卖药,年终给你们发放红利。”

    杨国照道:“完全可以,我来你们济世堂,只是思明来不了,他要在家务农。”

    孙仲宣道:“没事的,晚辈可以一边务农,一边处方,只要三合会承他是医师,处方就可以到济世堂抓药。”

    常一任单独给杨国照谈话,说道:“杨老师不要见怪,进入济世堂的医师都是有名望的医师,你看你们也太累了,把活分一些给他们担待,没有加入三合会不好处方行医,这也是三合会的规定,你有什么看法?”

    杨国照道:“没什么,我尊重三合会规定,我不会让会长为难。”就这样杨家也没受损失,张珠兰对小儿科,远近闻名,在家给小儿看病,也给女人看病处方,杨思明一边务农一边行医。

    且说杨国照到济世堂去把脉处方,孙老板说道:杨老师你是我最佩服的医师,你加入三合会一定发扬光大,我给你提供住处,城里隔你家远,你就住这里我们一起生活,我吃什么你吃什么?

    我这里是请人下厨,赵师傅的厨艺不错,蒸煮烹调,味道恰到好处,话又说回来,其他医师家在城里的,都是早上来,晚上回去,不是他们医术不好,再好的医术病家就是不信任。

    这下杨国照惨了,一天要出一百多张处方单,累得够呛,晚上也有急病家抬来求医,就是杨国照起来把脉看病,配药,孙仲宣见杨国照太累,安排下午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