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五十四章蟾宫折桂

第五十四章蟾宫折桂

    主家道:“这样才能排出来?”杨思明道:“牛的鼓胀病有两种方法:一是汉帕子,

    就是擦了汗没有洗的白帕子,用水打湿扭下的水别浪费了,给牛喂下去,他的沼气自然排出。第二就是用手,把衣服脱了,手杆上拳头上抹上菜油,直接从后便门通进去,立杆见影气体立及肛门排出。”

    主家道:“现在正给他启口,用最直接的方法,这种事还是主人自己直接动手,把

    指甲修剪干净,把轮边磨光,抹上香油,按杨思明说法捅进去,好在气体就在大肠,不过肛门紧闭,拳头进去噗的一声,沼气就冲出来了,杨思明道:“兄弟快让开,气体有毒,就像气包漏气一样,嗤嗤地响,很快两边气堂焉下去了。”

    主家留师徒吃饭,在山野乡村,没有饮食店,师徒不客气,杨思明顺事答应,主人

    夫妻忙着弄饭,大牯牛肚子不胀了想试着站起来,杨思明看见喊道:“兄弟你们两个快来扶一把,牛儿要想站起来,一起把牛扶起来,牛体内的气走完,脚也有劲了,几个人一扶乘势站了起来。”

    主人大喜说道:“牛倒下爬起来的还没听说过,先生妙手救了我一家人的穿吃,不

    知该如何谢你?我的耕牛死了,一家人哭天无路,你门二位是我的大恩人。”杨思明道:“你的耕牛拉功不错,你没顾惜,一来劳累过渡,二来冷热激起沙了,鼓胀病是寒热上的关系。”

    吃过饭师徒告辞,主人拿出两个大洋作为谢礼,说道杨老师,这里离县城不远,你

    有这样好的手艺,就在县里摆一个地摊,可以把脉收费。”杨思明是不嫌多少,主家给多少收多少,说道:“我每走一地都要摆摊把脉,有些顽固性的杂症,信得过我的可以给他们根治,这次异地游医就是解人难处。”

    师徒辞别主家,一路往县城方向走,便于投宿方便,还有就是大地方有多年的沉疴,

    绵缠痛苦的人,容易在集市中听到有高手摆医摊,太虚说道:“思明你每到一处,至少摆两个月摊,我们是治病救难,不是赚衣食钱,有偏远的人得到消息来时人又走了,给有求者留下遗憾,人家不相信你,是你们无医缘。”

    杨思明道:“师父说的是这个道理,事不过三,我们每到一处乡镇或城市摆摊把脉

    三个月,我们就在这个城开业,这个县是偏远山区,求医的不方便,我们就在城里找一个地方摆摊三个月。”

    师徒在城市摆摊,把脉处方不施药,初时有钱的病家还是信不过外来跑摊太医,不

    是钱多钱少的事,药下肚是有病治病,没病会使人阴阳失平衡。还是有图方便的人,也就是多次求医无效,见了新手抱着试试的心理,杨思明处方精专,分量轻在药房抓药少花钱,廉价就有人传诵。

    这样求医的人越来越多,不免给当地医师利益名誉起了冲突,何老师也是当地的大

    名望医师,何老师对杨思明又不是利益冲突,杨思明出名对何老师有点打脸,何远贵不但医术高,还是三医会负责人,所谓的三医会,就是人,畜,禽三医,卧榻之前,岂能容他人酣睡。

    何远贵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想就这样赶人家走,于理说不通,反而人家会说我何

    远贵技不如人才把人家赶走,这样成全了他人的名声,贬低了自己,想了一着折中的办法,要杨思明知难而退,聪明人做事十分圆滑。

    一天杨思明正在给人把脉,一个年轻人送来一张通知,杨思明把方子给病家处理好

    了,展开通知一看上面写道:“通知,杨思明医师来我们县行医,三医会规定为了病家的安全,三医会不纳庸医,不管是外来,还是我们当地,每年都要统考一次,外来,当地一视同仁,希望杨老师准时参加,某年月日三医会”

    杨思明轩然应承,何远贵本来想为难一下杨思明,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认了真

    要去应考,何远贵弄巧成拙,自找麻烦,只好顺水推舟,通知本县的三医会人员提前某日三医会堂统考,到了那天,杨思明一路问去三医堂,何远贵见了杨思明气宇轩辕,并不讨厌,但不知道他的真才实学。

    杨思明按位入座,何会长等考生墨磨好了,才把试卷发下去,杨思明以为是什么刁

    难的题目,大概一半是基础知识,一半是用药之精妙,杨思明不加思索,提笔一挥而就,提前一半时间就把卷交上去。

    何会长一看暗惊,这手字行而不草,只要有文化的人都看得董,十八反,十九畏,

    妊娠禁忌歌,药的七情禁忌和配用是全默写一字无误,其他都抽考,最后是列举十多种病证症状,求的是处方;他的处方最为精妙,不说二十多个参考人没有人可比,就是自己的本事都有差距。

    给伙计说道:“陶秋,你去把杨思明师徒请来晚上喝酒。”岂说杨思明给师父说道:

    “艺精也不是福,遭人嫉妒,三医会容不下我们就走,没必要在这里斗闲气?”

    太虚说道:“不不不!我听你说考题的内容,他不完全是赶我们走,只说是有一半

    的意思,还有一半的意思是对当地人负责,如果出了医案事故,三医会也脱不了责任,我看可以在这里立脚,明天就有消息。”

    师徒正聊,听见有人在堂里问道:“掌柜的,有一个道长师徒两人是不是住在这里?”

    掌柜的说,就是前面三号房,那人来到三号看见杨思明说道:“杨老师,道长好!我是三医会的,何会长的伙计,名叫陶秋,何会长要我来请二位到会长家做客?”

    杨思明道:“难得何会长相邀,我给老师就来”把房门锁了随陶秋一路去何府。何

    远贵见要请的客人来了,热情地接待到客厅,自有人泡茶,三个人聊天,太虚是仙家,不愿给凡人道短长,何会长问道:“杨老师医术精湛,为什么浪迹江湖?”

    杨思明道:“我浪迹江湖并非想求衣食以养家,我有一个济世堂,不愁一家人穿吃,

    我这点学说可保一方平安,我游于江湖,是让更多的人得到我的帮助,我到你们这里摆摊把脉,最多三个月就走,我要周游各地,为天下有难的人排忧解难。”

    何远贵一听,说道:“杨兄心系他人,心胸宽阔如天空,将恩泽撒向人世,我没有

    兄长的胸襟,是做不到的,我就在我的一亩三分地,发家致富,儿孙长大了,退居养赡天年,不想在江湖上折腾。

    我见杨老师才艺不凡,原想留你在三医会,我们共同为患病者解难,听杨兄这么一

    说,三医会只不过是一个小小池塘,塘儿太小,不能让杨兄这条龙横空飞行。”

    杨思明道:“承蒙会长誇讲,杨某这点技艺在会长面前不值一提,几十年来出诊习

    惯了,久居一地心里不爽,就是天生的奔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