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五十九章种玉之缘

第五十九章种玉之缘

    冯开明对老师的话好像悟出了什么?毕竟人小有点倒懂不懂的,师父说的道理又不

    知在哪里;三代人收拾行李朝县城走去,到了县城,县城虽然比不上其他州府大城市,也有三街六巷四大城门,没有定期集市,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乡下土产,农副产品天天都有百姓进城交易,景象十分繁华。

    杨思明对太虚说道:“我看这里物产丰富,市井喧哗,一派繁荣,我们先订一个月

    客房,摆一个小摊把脉,试探一下这里是否适合我们就业?”太虚道:“思明你看着办?”三个人走了几个街道,几家旅店住客多,不适合包住,要一个清静的地方便于教徒,走到南门找到一家最合适的旅馆,看那门上额“顺途旅店”四个字。

    三个人走进堂里,店家见今天第一个生意就是三个人,热情地打招呼请坐;客人住

    房么?杨思明道:“有三铺间的卧室没有,我要包住一个月?”店家道:“有,只是卧室比较偏僻”杨思明道:“没事的,我就是喜欢清静。”店家带路上二楼,走到东尽头一间大屋,店家打开房门,内面有三张铺,空间大。

    杨思明满意,店家多少优惠点,杨思明也没有争究,就订下一个月。店家道:“你

    们不是经商的?”杨思明道:“我们是行医的,我想就在这里摆摊好脉,不知如何?”店家道:“你们走对门了,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良医;我们这个地方富裕,乡下人半农半经商,城里青年人都到外地经商。

    每年年底,年轻人从外地回来,带回来金钱不可数量,有钱就大方,虽求物品也百

    花齐放,乡下人又将各个地方的商品又运来进城做生意,我们这个县物资繁荣,人口也繁荣,找得到现钱,那年轻人肯学医,学医投资十年,等待十年,等到出名时,同龄人早都发财了。

    有几个太医不这么出名,对季节病的凉寒伤风有时有效,有时候也服药无效,一个

    县城就是一间药房,生意也冷淡,你们在这里设摊行医找对门了。”杨思明就在南门租了一间门面把脉,一切如同旅店老板所说,杨思明一炮冲天,五运六气的季节变化时令病,在杨思明手里随手拈掉。

    大喊大叫的病家,只要银针扎下去就轻松,普通凉寒一剂药,病重三剂药,疑难杂

    症十多剂药,三个月后,天天都有人送锦旗,放鞭炮。药房生意也突然暴涨,开药房的老板问病家,这全是杨思明的处方,他住在那里?

    有了解杨思明的人说道:他是外地来的,目前住在客店里,有一道人是他的老师,

    杨老师还带有一个徒弟,杨老师很忙,排着队的人好脉;道人就教徒孙医学基础知识,我听说他们住不多久,好像把这一方的疑难杂症,有老毛病的人都医过了他就要到别处去,说者是无心的,听者有意。

    药房老板姓甘,名叫余昭,甘余昭听说杨老师要走,心里的兴趣一落千丈,看见生

    意刚刚好转,杨老师走了,我这个生意又要倒霉了,心里想要怎样才能留住杨老师,心里盘算用最好的方法将杨思明留下来,便亲自出马,给家里打招呼,说道:“夫人你去买些酒肉着料,蔬菜回来。”

    我今天要请几位客人上门,没有说请什么客人,看见太阳下山,甘余昭来到南门诊

    脉堂,还有两三个病人,自己不去打扰杨思明好脉,坐在旁边等待,等杨思明处理好最后一张处方。

    甘余昭才站起来给杨思明双手一拱,行一个友义礼,说道:“杨老师你好,我是本

    城人,姓甘,叫甘余昭,甘草堂药房就是我的家业,一直都生意萧条,自从杨老师来了以后,我药房才有一线生机,我请你们三位老师到我家做客,吃一顿晚饭,我想杨老师不会推辞吧!”

    杨思明见甘余昭出口就封了我的回话,只好答应去,三代人关了脉诊房,随甘余昭

    一起去他家里,其实甘草堂门面就是甘家的座房,甘老板带他们到客厅,客厅里有三个茶几,一张八仙桌,甘老板说道:“仙长,杨老师请坐,芳莲你把茶泡上。”从处房里出来一个有十二三岁女孩,长得十分灵秀。

    她提着刁子在每人面前冲了一钟泡茶,甘芳莲把茶冲好了,甘余昭道:“芳莲,药

    房里没人没有买药?”甘芳莲道:“病人说是最后一张单子的药都抓去了”杨思明惊道:“药堂里是你配的药,你今年多大了?是你父亲教你的药理学?”甘芳莲道:“不瞒老师说我十三岁了,药理学的基本知识都是父亲教的。”

    甘老板道:“芳莲这孩子记性很好济生方的汤头他基本能背诵,可惜就是生错了命,

    要是一个男孩就好了,要是一个男孩我早就送她学医了。”杨思明道:“谁说女孩就不能学医,我的夫人结婚后才给我学的医,现这济世堂现在就是她在那撑着。”杨思明这句话正中甘余昭下怀。

    甘余昭说道:“芳莲你给杨老师跪下,四礼八拜行一个拜师大礼,不要错过了机遇,

    除了杨老师肯收留,谁还能收你为徒。”杨思明知道自己上当了,拖上这个学生要三至五年才脱得了手。丫头也厉害,说道:请道爷爷,杨老师上座,四礼八拜才喊师爷爷,师父,然后见过小师兄。

    甘余昭见大事已定,说道:“芳莲你妈妈下酒菜弄好没有,把酒拿来我陪你们师爷

    爷,师父喝两杯。”芳莲上菜上汤,给师爷爷,师尊,父亲樽酒。在饮酒中,甘余昭道:“师爷爷,杨老师你们就搬到我这里住,这个四合院都是我的住房,两个儿子,儿媳孙子都在外地做生意,过年才回来,就是他们回来,我的屋都宽,除了他们的卧室,都还有三间卧室空在那里。”

    杨思明想,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说的,三代人又搬到甘家住,杨思明给芳莲说道:

    “芳莲,你的知识比小师兄高,在师门你是师妹,论年龄你是姐姐,你把药理学教他,汤头学传授给他,看来我没时教育你们,你们师爷爷教你们,还是从基础学起,你小师兄没有基础,就靠你辅助药理知识,尽快让你师兄能帮你卖药。”

    杨思明就这样定居在甘草堂;一年后冯开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安排在药房帮师妹

    抓药,抓药的病家看见,无不赞叹,这就是瑶池下凡的一对金童玉女,杨思明在甘家一住三年,杨思明思量我们也该离开这里,甘芳莲这丫头已经掌握了医学两大法宝;看病要点,用药之妙,在普通群医中已是佼佼者。

    冯开明也可以脱手处方,再到社会上打造,就是一代良医,甘老板有一件心事,始

    终没有说出口,想将冯开明招赘为倒插门女婿,这一点杨思明也看出来了,有心想把冯开明留在甘府,考虑冯开明年少,暴性脾气还没有磨掉,招赘倒插门怕两个难以和睦相处,他要撑起甘草堂,要把傲性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