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26,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方式(上)

26,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方式(上)

    26,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方式

    什么是真幸福?

    《辞海》中关于幸福的定义是:心里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这个公式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应当修改,因为这个公式把人引向了追求物质的多少、物的满足、物的追求、物的享受,还有地位、权力、金钱、美食、美色……

    人的享用能力,是有限的,天给人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生在世,所求的便是一生需要的衣食住;衣只需穿暖,食只需吃饱,住只需能避寒暑风雨,原不必锦锈美味华屋。这锦锈华美,是人的私欲扩大,不是天然。不穿暖,固然要冻死;不穿锦锈,不致冻死的。不吃饭,不住屋子,固然是有碍于生命;但不吃美味,不住华屋,是无妨于生命的。人尽力工作,尽量享用,享用过了,绝不能有余。若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有余,他人便有不足。你不知足,他人便承受不足的痛苦。若人不知足,爱好虚荣,不合天道的一味索取,将温饱以外不是必需的淫乐享用来,奢华纷靡磨了他的精神光阴和金钱,引起了一般社会的贪欲之念,人人都想劫夺平民的财产,去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因贪心便起了争端,或巧取,或豪夺,社会起了绝大的纷乱。拿今日的社会说:农夫尽力于田作,工人尽力于制造,妇女尽力于纺织,安心乐命,得到他温饱的享用,原是心身泰然的;但一旦置身在五都之市,眼看着那淫男荡女,终日声色争逐,翠羽明珰,招摇过市,他这纯洁的脑中,便起了贪念,这贪念一起,便不能安居乐业,下等的一变而为男盗女娼,有智谋的便奸诡百出,欺骗引诱,用尽心计去满他的贪欲,而社会使起了大恐怖。到头来。贪心的人,终死于贪,而人心从此离道愈远,不可救药。所以说罪莫大于可欲。又说:不见可欲,其心不乱。人类共同努力于生产事业,平均得到享用,原不用起贪心的。起贪心也不过是三餐一宿,不起贪心也是三餐一宿,贪实在是起于虚荣心,于实际毫无利益,反坏了心术,违背了道的原理,精神上受无限的痛苦。所以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平心而论,人在世界上需要的物质供养,都是有限的,何必不知足?这不知足的观念,是欲得之心太重,凡物都要归于己有。人类对于道的本体愈不明了,那占有性愈重。社会上好好的公有财产,公有器物,公共保护,公共享用,公共发展,岂不很好?自从将公有的占为私有以后,人们疲精劳神于劫夺防护,往往那守财奴一身盘剥经营,不及享用,他的精神肉体已同归灭亡。

    物质生活是一个假象,它是虚幻的,暂时的,不永恒的,是假的。

    打开微信,幸福的概念和解释大部分内容都是人生、禅道、感恩、包容、圆满、舍得、厚道、善良、因果、修心、养性。这些醒世恒言,大多以顺口溜的形式流传,朗朗上口,内容简单明了,但仔细分析和揣摩,又似乎说的不透彻,过于简单,不明不了,试想,大智慧者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人们还读不懂,释迦牟尼的佛经浩如烟海,多少人参悟一生,修行几世,尚不能证悟,靠几句顺口溜教会做人、做事,揭示人生、实相,这可能吗?

    幸福快乐的相对词是苦,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离别、怨憎会、五阴炽盛。其中,生老病死和五阴炽盛是自然规律,具有共性,不可说,不可道,只有修成正果,才能脱离苦海。

    作为普通人生,掐头去尾,苦的是求不得、会怨憎、爱离别,人生苦,苦人生。《庄子.盗跖》云:“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死忧愁,其中开口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歌德也说,自己七十五岁,合计欢悦之日,先后大约四周,而简爱更无奈地说:“人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人生期盼,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意的少之又少,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只有将诸多苦尝尽,才能换来一味甘甜。

    上大学时,一次郊游,到西夏王陵,苍茫的贺兰山下,茫茫戈壁滩上矗立着大小不一的几十个土包,残破不堪,显示着它的消亡和颓废。吊古凭今,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朝代兴衰和人生苦难,一代雄主李元昊,求疆土扩展不得苦,求一统天下而不得苦,最后竟因霸占儿媳被其子削鼻子而亡更苦。我们上学一星期才盼到吃一顿肉和大米饭,求一顿美餐不得苦,毕业后求一份理想的工作和好的城市去安居,更只是一个梦想。所有苦,都因为我们渴望的美好不会到来,得不到的心里永远骚动,撩拨着那根苦的神经。袁某说:爱别离最苦,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失败,导致他一次又一次的自暴自弃,竟在上班后的半年因一次即将迈入婚姻殿堂时,女的退婚而喝农药自杀。班里最漂亮的小白感慨说,老去最苦,大量的化妆品掩饰不住悄悄爬上额头的皱纹,李大姐说生病最苦,神经衰弱和失眠折磨的(让)她痛不欲生,代课的谢老师弄着一头白发说,死去最苦,一个又一个同事的去世,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老人脆弱的心弦。

    求财却得不到,我们不快乐,当得到财富后,我们会为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而不快乐,又需要殚精竭虑去拼命追求、占有、使用、收益、处置更多的财富而苦心劳力,更不快乐。

    求爱却不完美,我们不快乐,当得到爱情后,我们会因为时间消逝审美疲劳而不快乐,需要感情丰富又追求新奇刺激而不得更不快乐,当丧失了爱情的占有、使用、慰藉、快乐后,又品尝锥心之痛。

    求平等,却没有绝对公正,当不平等出现时,我们郁郁不乐,因为我们不能接受平等的人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或不平等的人分到了平等的东西的不合理,而更加闷闷不乐。

    求权力,一级又一级的升迁永无止境,每进一步会催生更高一级的欲望,权力之间的相互倾轧致使白日劳身夜晚劳心而精神焦虑。

    我们会因嫉妒、怀才不遇,亲情、友情受挫而不快乐,会因公共资源的浪费而怨天尤人,还会因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污染、腐败、产品质量差、食物有毒有害、人欲横流、世风日下而哀叹、苦恼、焦虑、难受。

    人生而有欲,若没有欲望还活在尘世,不去奋斗、争取,那是庸人和懒人,人生而有欲,这是现实,应正确引导,欲望不恶,适可而止便是知足者常乐,为实现适当的愿望而不懈努力,生活才能充实,但无节制的欲望不是生活,而且会扭曲心灵,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点不现实的贪欲,就会松一些自身的束缚,多一份从容的淡泊和自由,少一点偏执的心,就会抹去憋在心中怨恨的毒垢,会多一点安然的欣慰,少一点盲目冲动的愚痴,就会减少欲望牵扯的情丝,会多一些清欢的时光。人的忧愁是得不到财富,也是得到了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女同志衣服满橱,鞋子满柜,每次出门却愁得不知道穿什么,人生在世,诱惑万千,惑钱、惑色、惑广告、惑专家、干扰着每个人心动,无休止的物质追求带来精神的浮躁延伸出永无止境的欲望,缺乏理性消费的“行动”。以满足追随潮流的虚荣心,产生有房不够大、有老婆不满意的怪象,人心不足蛇吞象,一辈子在追求、得到、不满足、再追求的苦闷怪圈之中。

    人心平衡,欲望有度,应懂得欲望无限但索取有限的世界现状,如蜜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其花,取予蜜酿,还与传粉。赫本说“物质越丰富,我要的却越少,许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人不满足于现状,却跳不出目前和当下去穿越,人不满足于简单的活着,但又达不到完美的生存,人有改造征服乃至吞噬世界的欲望,但却没有上帝的能力,一个人在充满诱惑和物欲的时代,市场至上,利益至上,处理好欲望无限与索取有限的关系,会有三种境界,一是提不起、放不下;二是提得起,放不下;三是提得起,放的下。

    提得起,放的下,就是放的下物欲,提得起精神,物质对人的幸福和快乐是有限的,暂时的,低级的,而精神对人的快乐和影响以及长期的名誉是无限的,永恒的,高级的。《四十二章经》曰“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甜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惠也。”一个人成功创业有了钱、物,满足了食色的欲望,若不介入精神和慈善,会渐渐感觉钱对他越来越没意思了,用幸福=效用/欲望公式来理解,钱对他的效用已满足,边际效用越来越小,如喝水解渴,第一杯解渴率达70%,第二杯为20%,三杯10%,依次递减,最后一杯会淡然无味,肚胀难受。长期的口舌物欲和纵欲完全塞满了他的感官欲望,后续的刺激再也不能满足和引起快感时,在光阴虚无和方向迷茫时,金钱对他只能是个数字。为提高满足,他会从小饭馆提升到大饭馆,喝国酒变成喝洋酒,老婆之外有情人,或不断提高坐车的档次和不断增加住房的面积,但仍逃不出物质的局限,不可能有全面的幸福体检。一些有钱人之所以烦恼,可能是因为消费与个性有关,与文化无缘,与信仰空虚有关,与财富多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