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一群太监救东汉 » 第六章 曹操你多高?

第六章 曹操你多高?

    “不是此意?我知道了,那你是说太尉曹大人不当子呗,胆子同样不小…呵呵呵。”张昊笑着继续说道,还有意的看了一眼曹操。

    曹操脸色黑的不能再黑,放在腿上的双手都渐渐握紧,太尉曹嵩也是睁开双眼微微皱眉。

    “张昊!我是说你,并未提及陛下与太尉!你不要胡乱引导!”

    袁术手指着张昊大怒,气的都哆嗦了。

    “无妨无妨…气性那么大呢。请安坐,听我一言。

    你之家世显赫,哪里知晓贵族落魄,寒门求路的难处?

    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怎么可能看得上我等似寒门子弟和内监之后呢。”

    张昊此言一出,不少从小奋斗,家族破落的官员不约而同想起年少之时,纷纷点头认可。

    袁术灰头土脸的说不出话来,只得狠狠的瞪了一眼张昊。

    “哈哈哈,小小年纪到是牙尖嘴利,照你如此说,我们这天下的士族大家都比不上寒门子弟,粗鄙之人了?可笑至极!”

    张昊转头看去,发声之人是坐在堂下,完全没顾忌他的职位要比张昊低。

    “说话之人可通姓名?”

    “吾乃西园右校尉,淳于琼,淳仲简。”

    “呵呵呵,我当是谁,原来是酒囊饭袋之徒。”张昊笑骂道。

    “你说什么!汝像试试吾刀锋利否!”淳于琼满脸通红气急败坏的喊道。

    “哼!吾刀也未尝不利!”张昊眯着眼看着淳于琼黑着脸说道。

    坐在前殿的袁绍一愣,隐约感觉这话听着挺给劲,默默记了下来。

    张昊心想淳于琼这货也敢出言质问,简直找骂。

    “淳校尉,汝所言粗鄙不堪,尽快坐下受教吧!

    如今天下自黄巾以来,诸侯割据,土地兼并,且地主豪强吸食闾左血肉!这难道不是你等世家大族所造成的吗!?

    大汉闾左流离失所,人民相食,天下饥荒!尔等可曾想过他们?

    汝粗鄙人格,以酒度日之苟且,不足以谈论国事,快快退下。”

    “呼呼呼,竖子!竖子…”淳于琼气的捂着胸口碎碎念唠叨着。

    “汝为十常侍之子又有何荣焉?十常侍这些阉宦,天下人恨不能食其肉!”

    说话之人不等张昊询问自报姓名:

    “中军校尉,袁绍袁本初,大匠何不评说一下汝之父母?”

    呵,还真是个帅哥,就这形象挺可惜的,长了个猪脑子…

    张昊笑着点了点头,他缓缓起身在大殿之上活动活动了一下身体,神情渐渐的变得严肃。

    他略微停顿一会儿后,看向袁绍说道:

    “说起内监,内监也有忠奸之分!

    我之父!都乡侯吕强,忠也!

    他任中常侍期间,上书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为此忠否?

    我之母!列侯毕岚,亦忠也!

    他任掖庭令时,铸铜人,铸四钟,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使得宫内饮水戏水便捷,服务于陛下,为帝而忠。

    即将又作翻车渴乌,旋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整日茶饭不思,日日勘探,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服务于闾左。

    这难道不是忠吗?难道不是大忠吗?”

    “不然!你只会偷换概念,洗脱罪名!”袁绍越听越急,站起身几步来到堂中恶狠狠的瞪着张昊,他没想到此子的语言如此犀利。

    “住口!你这等不辩是非,不明真相之人,只会能省则省,一概而论!”

    张昊气势越说越大,一步步的逼着袁绍向后退去。

    “你听着!就算是无根之人亦有志向忠魂也!

    吾等集权不欺君,媚上不烂权,贞臣亦为主,捐躯裹以从,慧聚胸中点墨,文武以保皇威,随君王死社稷,伏天子守国门!!!

    此内监,当为大忠!!”

    “扑通!”袁绍目瞪口呆的跌坐在地,满面通红。

    “跟我玩嘴,气不死你!”张昊猛一拂袖给了袁绍一后脑勺。

    大殿之上的文武,此时已经被张昊的言语所震慑的气焰全无,这小小年纪怎的口舌如此犀利,如此才华横溢。

    所有人没看到的是,伺候在大殿周围临近的大小太监们,眼中含泪,全都望着那个瘦小而又巨大的少年身影。

    他们心中涌出一股暖流充斥着整个身躯,张昊的言语深深的印记在他们的心上。

    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境贫寒,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不被自己的父母亲人送进宫里当太监。

    东汉开始宦官数量越来越多,地位也十分低下,只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稍有不慎便会凭空消失,连个波链都不会有。

    不仅要眼睁睁看着自己,从一个健全的人变成一个“残次品”,还要接受自己一辈子都只能成为别人奴仆的现实。

    从心理上消灭一个人的人格,从“太监”这一群体着眼的话,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人生实在是悲惨。

    “说得好!吾子昊不单忠君爱国,更有仁孝大德!”

    殿内文武愣了一下:“臣等叩见陛下…”

    满朝文武接连叩拜,正是汉灵帝刘宏来了。

    “臣,叩见陛下,谢陛下!”张昊也连忙伏地叩首。

    这时大将军何进,太傅袁槐,太尉曹嵩以及外戚势力的人,看着张昊眼中都有丝丝杀意,看来这小子是铁了心地站到了十常侍阵营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张昊早就有自己的打算,反正以后早晚会敌对,对待一些必须怼的人,还客气个屁。

    刘宏坐好后扫了一眼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心中隐隐觉得凄凉,这么多人除了张昊,没人能够称心。

    就算是一些忠臣,嘴上也是总用一些史料典籍来抨击他,根本没人在乎他的颜面和感受。

    “起身,免礼。”刘宏说完便斜倚着,双眼微闭。

    张让见状连忙喊道:“朝会开始,众臣奏议。”

    张昊见此连忙回到自己位置坐好,不再声张。

    一时之间众大臣没有一人上奏,都是我看你你看我,口鼻观心一声不吱。

    曹操见此情景心中略有怒气,他看了一眼曹嵩,接收到赞同的讯息后,便起身来到殿中,行礼道:

    “臣,曹操有奏。”

    因为曹操,袁绍,袁术等人不单单家族显赫,更是选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故许上朝参政。

    “准奏。”刘宏依旧眯着眼随意说道。

    “陛下,臣有三奏。

    一奏: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益州百姓马相、赵祗等于绵竹起兵,自称黄巾,杀益州刺史却俭,进攻巴郡、犍为郡。一月之间,攻略三郡,马相自称天子,有兵数万人。”

    “嘶!又有黄巾!”

    “这怎么都剿不灭啊…”

    “唉,多事之秋,这可如何是好。”

    刘宏的脸色恨不得拧出水来,阴沉的可怕。

    众大臣也都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又有这么多造反的。

    曹操继续说道:

    “二奏:三月时,遂从太常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如今州牧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

    臣请陛下慎之又慎,此政…乱世也…”

    “曹孟德一派胡言!”

    “如今反贼遍布天下,靠你剿贼吗!”

    “曹孟德身在朝堂不知道民间疾苦。”

    这曹操二奏一下子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朝堂顿时乱作一团。

    “肃静!!!”张让一嗓子喊出,众大臣这才慢慢安静下来。

    曹操没有理会继续奏道:

    “臣,三奏:冀州刺史王芬狼子野心,诡称黑山军攻劫郡县,废帝叛乱之心昭然若揭。臣请罢黜王芬,下狱严查其同党。”

    张昊看着一本正经的曹操,心里不禁感慨,这矮黑子年轻的时候真是正气凛然啊,之后怎么变的那么奸诈了呢。

    看来治世之能臣在如今的乱世之中,行之艰难,所以才有了乱世枭雄的诞生…

    话说这曹孟德是真矮,以前看书都说他身高七尺,也没那个概念,以为七尺很高呢…

    此时众臣正在因曹操上奏之事讨论中,突如其来的一个声音,把大家都干懵了。

    “曹操你多高?”

    …………………

    所有人转过视线顺着声音方向看去,只见张昊此时正站在曹操身后,举着手正悬在曹操头顶之上,来回比划。

    我高你祖宗!!没特么看见我一本正经奏事呢吗!这天杀的!

    曹操气的脸憋通红,一回过头还只看见张昊的胸,连忙后退几步:“你,你离我远点!”

    “你这也没有七尺啊,六尺八寸吧?1米57?”张昊将悬在曹操头顶的手移到自己胸上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满堂文武一下子哄堂大笑起来,就连刘宏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张让连忙喊道:“都不许笑,严肃一点,我们这开朝会呢…”但他的声音未起到任何作用。

    “大丈夫能屈能伸!吾身虽矮小,但此容纳百川!”曹操慑人的目光盯着张昊,手指着自己的头喝道。

    张昊一顿,看着敢于面对满堂嘲笑,仍可自己承认又自信的曹操,瞬间收起笑容,同样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枭雄就是枭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