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一群太监救东汉 » 第二十四章 大汉旧都:西京长安

第二十四章 大汉旧都:西京长安

    渭水银河清,

    横天流不息。

    追朔方知源头远,

    源流始觉渭水长。

    渭水,从陇中鸟鼠山蜿蜒而出,源头处有大禹“治水导渭”的传说。

    在陇东山区深切下行,途径天水,“伏羲、女娲”相传在此繁衍生息。

    最远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遗址,埋藏着中国最古老的农耕印记。

    看尽千年盛世繁华,一路与秦岭山脉相依,收容秦岭北麓七十二峪奔腾河水,最后在潼关与黄河相遇。

    一艘木板大船缓缓的行驶在渭水之上,船头上有一名戴着斗笠面纱,身着白衣的女子。

    此女子在此美景中犹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显得夕阳余晖中,两岸的山峦美景都逊色了不少。

    只是这个女子神色忧伤,不时的叹气,美目盼兮…

    盼的人,从她经常看去的视线来说,应在木船的船篷里的人。

    船篷里一名十五岁左右的男子,跪坐在褥席子旁边,正关切的看着躺在上面的女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有的是从褥席上女子身上发出,也有一些是从这男子身上发出。

    正是从洛阳逃出的张昊一行人,褥席上昏迷着的是锦衣卫凤鸣司司主丁白缨。

    张昊—东汉末年将作大匠;司隶校尉;西园下军校尉;托孤之臣。

    “主子…您负伤严重…这两天下来也要合眼啊…不然身体会垮的…”

    王承恩跪在旁边朝着张昊劝言道。

    张昊缓缓的摇摇头,依旧担忧着丁白缨的伤势。

    这次丁白缨的伤深度露骨,在现在的条件下很容易感染引起炎症,如果一旦发炎将必死无疑。

    “王承恩…我们到哪了…还有多久才能到西京?”刘协坐在偏外的位置神色悲痛的问道。

    “回董侯,吾等已过三门峡,如果风力、水势顺利,估摸着再有三日可达西京。”

    刘协小小年纪,听后叹了一口气,看向张昊忐忑的问道:

    “昊师…我们到了西京,太后和妹妹她们也在吗?城中可有兵马?”

    张昊回了回神点头道:

    “二皇子放心,吾已在一月前将皇室内眷迁往西京,并有两位锦衣卫司主负责清理宵小。

    城中兵马三万,皆是忠心大汉者。”

    刘协的心放下不少,又忽然想起什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我能即位当皇帝吗?”

    张昊听到此话慢慢的看向刘协。

    刘协连忙又说道:“如果…如果昊师觉得协儿目前不能即位,我就先不当皇帝。”

    张昊心里叹了一口,他略微有些心寒…

    他望着昏迷不醒的丁白缨,心中苦笑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他们已经都做到这份上了,几乎把命都丢了,这八岁的刘协还在试探他们。

    张昊无奈的说道:

    “二皇子…吾等皆是汉臣,陛下临终之前吾已起誓,此生必辅佐二皇子延续大汉。

    如今吾等水路还需三日,只是洛阳或早已扶持长子辩登基,到时落人之后……”

    刘协打断张昊的话,着急道:“昊师,那你说怎么办呀?”

    张昊看着急切的刘协,反而微微一笑,这孩子起码现在直接表达心中所想。

    有野心是对的,为皇者若无雄心壮志,还当什么皇者。

    “二皇子勿急,吾等也不必太过担心,在下料想不出五日,刘辩必会登基为帝。

    但是,到那时外强入主,洛阳朝廷会再次重新洗牌,上演争权夺利之戏码,福祸未所知也…

    吾计,等洛阳大乱后,找准时机,以逸待劳,宣布陛下遗诏,忠贞之士必会来投。

    到那时候便可手举天子遗诏,共讨入主国贼,之后…便可东归皇城了。”

    八岁的刘协也不是很听得懂,但从张昊的言语中感受到了自信的意味,便立刻浮现出笑容。

    此时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张昊招招手将刘协唤了过来,他将斗篷套在刘协身上,将他抱在怀里,慢慢的哼起现实当中的摇篮曲…

    渭水中,孤独的船帆里,弦音随着逐流而去。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蛐蛐儿…叫铮铮…好比琴弦声……

    琴弦儿轻…调儿动听…

    摇篮轻摆动……

    娘的孩儿…闭上眼睛…

    睡了那个睡在梦中………

    不一会儿,刘协嘴角微笑着慢慢的进入梦乡。

    张昊透过船篷,向船尾外面的夜空看去,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大人…这曲子真好听…为何从未听闻?”任红昌不知何时坐在张昊旁边问道。

    张昊没有回头依旧是看着明月,轻声说道:“此乃塞外之音…”

    任红昌慢慢的轻靠在张昊的臂膀上,说道:“大人…可是在心中担忧,西北凉州羌乱?”

    张昊略微惊讶的回头看着任红昌,目视了一阵,收回目光道:“你倒是聪慧…”

    西北,羌族动乱一直没有太过消停,原历史轨迹中。

    中平五年188年11月,羌族第三次暴乱,汉灵帝遣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

    但如今因为张昊原因,灵帝早亡并未来得及平乱,如今董卓已准备入主洛阳。

    而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原是镇守西京长安的最高长官。

    但是在剿灭黄巾之后,他上奏十常侍赵忠逾越收取贿赂,被赵忠陷害收回印绶,如今闲置在长安。

    张昊之前让汪直、陆文昭提前来长安,就是想查明是否有哪些心怀大汉的一些历史留名之人,到时好招揽人才为刘协理政。

    想到此,张昊疲惫的捏了捏眉心,将熟睡的刘协交给王承恩,便走出船篷,站立船头上望着茫茫渭水。

    任红昌也跟了出来,她看着张昊单薄的身影,心中充满心疼…

    他也才十五岁,便肩负这么重的担子。

    任红昌慢慢的从背后抱住张昊,双手环过他的腰,将脸静静的贴在他的后背上。

    渭水清风徐徐,船身波澜荡荡…

    张昊看着微波荡漾,满怀忧愁的喃喃低语道:“如今洛阳即将大乱,而西北凉州也不消停,如果三辅震动…吾等恐面临左右为难之患…”

    任红昌身体微微颤抖,轻声的安慰道:“有大人在长安不会乱,小女觉得只要遣一名勇武善战的将军,守住东面函谷关,洛阳之患应解之…”

    张昊没有认可任红昌的话,也没有否定,因为她并不知未来会发生何事。

    董卓进京后,重洗朝廷权柄,罢免不服官员千众。

    导致袁绍回河北,袁术归南阳,刘焉围拢益州,公孙瓒纵横辽东,刘表、孙坚控制荆南。

    鲍信、陶谦、王匡、刘岱、韩馥、孔融等军阀分占各州,州牧郡守疯狂吸纳东汉人才,群雄割据之势越来越大。

    如果他们得知刘协在张昊之处,各谋主定会想方设法让自己主公抢占,好与董卓分庭抗礼。

    到时候长安三辅地区,东北有董卓,西有韩遂马腾,南阳袁术定会北上武关,四面强敌如何应对…

    算了…如今想破头颅也无用,事态如何变化谁也无法料定,来之安之。

    张昊头疼得厉害,身体也因为两日不曾合眼,越发的虚弱。

    他与任红昌回到船篷,紧靠着丁白缨合衣而眠…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张昊震撼无比,短短的一多月,前世一生都不可能遭遇这样的事件。

    此时的西京长安,旧都宫殿中,董太后与皇女万年公主,坐在寝宫中,唉声叹息。

    吕强和毕岚两人也在殿中来回渡步,心急火燎,嘴中嘟囔道:

    “现在到底如何了…昊儿和皇子他们到底逃没逃出来呀…”

    他们得知,昨日洛阳传来消息,两日前洛阳城被大军包围封锁,恐怕是出事了。

    董太后此行除了汉灵帝刘宏之前极喜爱的嫔妃以外,其他级别低的谁都没有带。

    毕竟之前,自己儿子一天得弄几个宫女,为了方便还给宫女发明了开裆裤。

    还将西域上供的香料倒入濯龙池中,跟一群妃嫔洗裸浴。

    但就是没一个怀上龙种的,索性全都留在了洛阳,这也是方便了之后董卓夜夜与嫔妃宫女乱搞。

    并且要不是何莲皇后将任红昌赐给张昊,在之后也是会被董卓看上,留在身边当作侍女,后又与吕布邂逅,发生诸多后事。

    这时,外面响起脚步声,毕岚连忙打开殿门,却是汪直急匆匆而来。

    “汪直!昊儿与二皇子如何了?”毕岚连忙问道。

    汪直抱拳说道:“启禀恩主,刚刚探得消息,何进授首,陛下已薨…

    主人携部下与中央军奋战一日,传言不知所踪…

    如今袁绍等人迎出何皇后,准备拥立皇子刘辩即位…”

    啊啊啊啊啊!我的儿啊!

    陛下啊………!

    昊儿!!!

    董太后与吕强和毕岚听到后,顿时大哭起来…

    “你们锦衣卫不是厉害吗!为何探查不到昊儿与二皇子行踪!!都是废物!!”

    毕岚红着双眼盯着汪直狠狠的骂道。

    汪直顿时单腿跪下:“恩主息怒,卑职觉得如今没有消息反而是最大的好事。”

    毕岚一听顿时爆了,刚要发火,却被吕强制止住。

    吕强擦了一把眼泪,连忙扶开毕岚劝道:

    “你先别急,吾亦觉得现在没有消息反而更好,以昊儿的聪明才智,纵使不敌也会安然逃脱的,不然怎么会一点消息没有呢。”

    毕岚锤了一下腿,叹了一口气,只得转身去安慰董太后与万年公主。

    一时之间,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