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一群太监救东汉 » 第二十六章 谋主来也!

第二十六章 谋主来也!

    第二日清晨

    长安城。

    今天是在长安城第一天的日子,也要去拜访一些东汉名臣,张昊略微有些紧张,天还没亮便起来了。

    此时正在被琉璃和碧玉伺候着更衣戴冠,又简单的洁面。

    而王承恩则站在一旁,微笑着静静地等候他。

    “承恩,怎么了?笑什么?”

    张昊一边照着铜镜,一边淡淡地询问王承恩。

    王承恩连忙收起笑容回道:“回主子的话,没什么,只是觉得一切仿佛像做梦一样。”

    是啊,前几天还在与人拼死相杀,现在却独自居住一宫,洁面更衣。

    这时,王承恩迟疑的问道:“主子啊,这这段时间,汪直每日很早就起来了,上午去西市,下午便去东市,神神秘秘的不知干什么去。”

    “哦,吾有大事差他去办,帮我查几个人。”张昊拍了拍腰带的位置。

    “另外白缨侍卫已送到宫中太医署医治,可保无恙。”

    “善,太医医术高明,过几日朝会再去看她。”

    张昊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身上的伤疤,又看了看铜镜问道:

    “怎么样?”

    王承恩大吸一口气,竖起大拇指说道:“……甩…帅!”

    张昊笑到:“将帅的帅,以后记住了。”

    长安城,东市区。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才有生气儿,虽然长安城经历多次战乱,但百姓们依旧得活着,反而在这些年,也都逐渐习惯。

    一大早,就有马市卖家在吆喝着,街道上也被搭起摊位,五花八门、品类繁多。

    有烤肉的,卖茶的、敲着锣吆喝,人声鼎沸,声音不绝。

    王承恩跟着张昊慢慢的走着,不时的给张昊解释一些,这主子仿佛没见过一样。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吸引了张昊二人。

    “这是怎么了?”张昊看着喧闹方向问道。

    “回主子,好像是氐人在贩卖奴隶。”

    张昊顿时心中一阵惆怅,氐人…五胡乱华的第一枪,也是第一个侵入华夏的…

    不过氐人并不是游牧民族,反而是农耕民族,而且比汉人更善于农植。

    北魏时,因马超之乱京兆尹百姓不专农植,乃无车牛,大量善于田耕的氐人在短短几年便让关中农业生产大增。

    此时张昊二人来到喧闹处一看,确是五六个氐人押着十多个奴隶在并排售卖。

    此时已经有几个被买走,有匈奴人、汉人、连氐人都有。

    “这位士兄,劳烦请问这为何喧闹?”张昊朝着旁边一位看热闹的士子问道。

    这位中年士人一看张昊仪表不凡,便微笑的说道:

    “这年头什么奇事都有,公子看那个中年奴隶,竟然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低于千金不卖,与氐人吵起来了。

    张昊一听顿时一惊,够狂的啊!千金!?这年头千金得是什么概念,一千亩良田哪。

    他走进一看,这狂人身长八尺,约一米八四,虽然衣衫破乱,但貌伟而庄,眉宇间隐有霸气。

    “你这汉子!之前诈我是太尉侄孙,如今已被人揭穿,还敢口出狂言!小心我宰了你!”氐人领头的凶狠的说道。

    “呵呵,你怎知吾不是太尉侄孙?万一你误听人言错杀于吾,我大汉起兵怪罪,到时你氐人首领窦茂该如何处置你?”

    中年人一捋胡须笑言道。

    张昊看着夸夸其谈的中年,脑中浮现出一个人来,他嘴角开始上扬,手心都渐渐开始冒汗。

    我的天爷呐!!!

    竟然遇见他了!

    四十岁左右,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遇见叛乱的氐人,被氐人抓获。

    谎称是太尉段公的外孙,随机应变运用智谋,最终获救。

    三国第一智者:毒士—贾诩,贾文和!!

    “如今你说什么都无用,我等正在逃亡,也不加害与你,有客主就卖了!”氐人无奈的说道。

    “少于千金宁死不从!”贾诩将手一背,双眼一闭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

    “你!你!你这汉子如此无赖!!”氐人气的直哆嗦,又不敢做什么。

    这时张昊搓了搓鼻子,坏笑着来到氐人首领身后,小声的说了几句。

    那氐人首领疑惑的回头小声问道:“你说话算话?我按你说的做不仅无事,你还可与我百金?”

    张昊微笑的点了点头道:“一言九鼎…”

    这时的贾诩还在闭着眼,他早就算到这帮反叛的氐人,如今无家可归,轻易不敢招惹各方势力。

    正当他笃定自己算无遗漏时,只听得一声大喝:“你这无赖穷酸!!既然如此就去死吧!!!”

    贾诩吓得一激灵,顿时瞪着大眼睛转头看去,只见这氐人首领正举着大刀朝着自己的头颅砍来。

    啊啊啊啊呀呀!!我滴个妈!!

    贾诩以最快速度双腿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求饶道:

    “首领且慢!!吾卖了!一钱就卖!!”

    大刀就停在他的脑门上,贾诩瞪溜圆的眼睛,斗鸡眼状,死死的瞅着刀锋,一滴汗珠从额头流下。

    哈哈哈哈!

    原来是个草包!

    长得挺勇猛,却如此贪生怕死!

    氐人首领大笑着抬起大刀,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贾诩。

    “非也…岂不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识时务、知进退、善其身,此永胜之道也!”

    贾诩听到此话,颤颤巍巍的抬头一看,竟然出自一个及冠少年。

    张昊说完连忙快走几步,小心翼翼的扶起贾诩道:“先生正应此言,张昊佩服之至!”

    贾诩一愣,不敢相信的问道:

    “张昊?可是德阳殿内舌战群儒、身兼续汉之任、驾帝辇诛何进、万千军中死夺皇子的张昊?”

    张昊缓缓的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道:“回先生,不才正是在下。”

    贾诩没有作声默默的看着张昊,不知在思考什么。

    “喂!赶紧给钱,说好的……”氐人不耐烦了,刚要说出之前经过。

    张昊一听连忙大笑,给王承恩递了个眼神道:“哎呀呀,吾能偶遇先生乃随缘也。

    先生岂是铜黄所能结交的,不过也不让你这氐人为难,吾身上只有百金,尽归于你。”

    贾诩看向张昊与氐人首领的对话后,眉毛挑了挑,随即问道:

    “刚刚氐人首领的举动…恐怕是张大人教的吧?”

    张昊一听连连摆手道:“先生此话为何,我怎么能做出如此无耻的事情,没有!绝对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

    “你说出来也无事。”

    “真的是没有啊。”

    “吾不怪罪于你。”

    “先生多疑,真没有…”

    “那……吾感谢张大人援救之恩,百金来日奉还,告辞了。”贾诩脸一正手一礼,转身便走。

    “哎哎哎…先生!别走啊!先生!留步!”

    张昊一下子就抓住贾诩的手,急切的言道:“吾与先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昊想请先生为汉谋划,助昊一臂之力…”

    贾诩闭着眼摇头道:“吾智寸之,焉能为汉谋划…”

    “先生仪表不凡,胸中实有万策,恳求先生不吝赐教,昊定早晚聆听…”张昊笑眯眯的将另一只手抓住。

    “唉…吾表里不一,胆小如鼠,实不敢担此重任……”贾诩依旧摇头道。

    张昊急忙又在说道:“先生难道忍心看着四百年大汉亡于我辈吗…还望先生垂怜,我愿以师礼事之!”

    听到此话,贾诩慢慢睁开双眼看向张昊,再次问道:

    “吾最后一次问你,刚刚是否是你教与氐人首领的?”

    张昊愣了一下,额头已经渐渐冒出虚汗,他犹豫再三强忍着说道:

    “先生啊…昊非常敬重与你,此事实非我所教,我可起誓!如若我……”

    “好了!”贾诩连忙制止了张昊的誓言,点了点头笑道:“哈哈哈哈,有趣!你很好!吾允了!”

    张昊一听大喜:“谢先生!先生在上!受昊一拜!”他连忙衣襟着地,行俯身大礼。

    贾诩笑着也相对施礼,看样子也同样心中所喜。

    “先生,已到午时,吾等先去酒舍,略饮薄酒,一同进食可否?”张昊起身扶着贾诩说道。

    “善!”贾诩也是许久未进食,便答应下来。

    “先生请。”

    “阁下请…”

    “同去同去!哈哈哈!”

    张昊与贾诩来到一家酒舍,便要了一个单间,不一会儿酒菜上齐。

    张昊端起一盏道:“昊还不知先生之名讳?”

    贾诩也拿起酒盏道:“在下贾诩贾文和,原为孝廉朗,后托病辞官,现今乃落魄士人。”

    张昊喝下一盏认真说道:“先生不可自贬,以我观之,先生之才可比皓月!

    况且凉州名士阎忠曾言:先生有张良、陈平之才!”

    贾诩谦逊低调的笑道:“世间传言罢了,当不得真。”

    两人推杯换盏,有滋有味的吃着菜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张昊这时忽然起身来到地中,施礼言道:“还请先生教我,目前形势严峻,时不我待,烦请先生为汉谋划…”

    贾诩抿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道:“唉…张大人之前的谋划虽说不易,但仍有三处失误…”

    张昊听后马上又是一礼,跪坐在贾诩对面,郑重的听着。

    “一误,大人因灵帝喜好而保二皇子。

    岂不闻立嫡立长,立长不立贤,如今想要二皇子继承大统,难!

    二误,大人接下托孤之重,何不于外建立势力,以待时变?

    如今选择,到时朝堂之上定会身处逾越舆论,畏首畏尾如何续汉?

    三误,长安虽为旧都,但所属京兆,凉州战乱,四周虎视眈眈,又有何时间拓展实力,到时疲于奔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