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隋唐之风起澜湖 » 第七章 初见

第七章 初见

    冯清一路从城东来到南门,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密集,马车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是赶去凤凰山庄参加太子举办的赏花大会。这个时候的隋朝还是很安定的,古时候娱乐项目少,难得官方举办一次盛会于民同乐,百姓豪门贵族自然趋之若鹜。城南到凤凰山庄的路上沿途还有行商脚货向百姓兜售特产,好不热闹。

    “公子上好的玉簪子,买一个送给心上人?”

    “爹,我要吃糖葫芦。”

    “相公,这个镯子你看我戴着漂亮吗?”

    “伙计,这个面具给我拿一个。”

    不知不觉冯清已经走到了凤凰山庄外围,此处更是人声鼎沸,游玩的百姓,行脚的商人。感觉不管在什么年代真的是流量为王,这么多人,赏花已经是其次了热闹才是最重要的,氛围很重要。

    冯清是水瓶座的,性格让人捉摸不定,可以一个人孤独很长时间。同时也渴望一群人的狂欢。此地热闹非凡,冯清也开始随着人群一起流动,时不时在一些摊位停留,买了一些瓜果糕点尝尝。

    “大哥,我要糖葫芦,还要小糖人。”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道女声吸引了冯清的注意,清脆的娃娃音,辨识度很高,像极了前世自己一位好朋友,让冯清忍不住去看清女孩的面目。随后冯清在人群穿梭,找寻娃娃音的身影。就在冯清在人群中找寻时听到前方传来声音

    “无垢,该走了。糖葫芦和小糖人都买了,太子的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该赴宴了。”

    “知道了哥,我们走吧。”

    冯清抬眼望去两道身影朝着山庄深处走去,由于外围的人群是在太多。冯清只能在你推我挤中慢慢跟随两人的身影,知道来到山庄内院大门,两人走了进去。

    来到隋朝几个月冯清头一次可能遇到故人,虽然这种概率几乎为零但是冯清还是鬼使神差的跟着两人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刚刚走到院门前就被护卫给拦住了。

    “公子,请出示您的请帖。此处为内院,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我没有请帖,刚刚两人也没有出示请帖啊?”

    “呵呵,刚刚进入的两人是长孙将军的家眷岂是你能相提并论的。出入此地不是是皇孙贵胄就是一方豪强,休要纠缠速速离去。”

    长孙将军?应该是长孙晟了吧,不知道我这信物管不管用,暂且试试。

    “这位大哥,我家长辈与长孙家是古交,刚刚在山庄外围偶遇,由于游客众多未能照面,我这有一枚信物,烦请帮我交给长孙家的公子相信他一定认得此物。这是一点小小心意。”冯清见此情况不得已采取迂回的方式看是否能够进入内院,随即掏出便宜师父送的令牌和一锭银子悄悄递给拦路的护卫。

    “你在此稍等,我去问问。如果长孙公子不愿意见你,到时候请不要为难我等,速速离去。”

    不一会的功夫护卫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华丽的小公子,护卫指着冯清说道

    “少将军,这位就是给我令牌的人。”长孙家的小公子顺着护卫指的方向看到一位身高年龄与其相仿,但眼神却充满着沧桑的少年人,对方是道门中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这位公子不知是李世叔家的子侄还是?”

    冯清见对方如此发问便回答道:“我叫冯清,与李师兄同为道门中人,李师兄代天传道,与我师兄弟相称。如今入世修炼,师兄让我前往长安替他拜会长孙将军,不曾想途中曲折来到洛阳。”

    师弟?此人年级轻轻竟然与李世叔平辈,李世叔能将象征着道首的令牌传给此人,想必他就当代道首了。

    “冯世叔,我是长孙家长子长孙无忌,你可以叫我无忌。想不到年级轻轻竟然得道门真传,竟然在此处相遇,不如世叔与我一同赴宴,等此间事了与我一起回长安。昨日收到父亲书信,他已经从塞外回到长安,我与舍妹不日就回长安。”

    “如此甚好,日间我还正愁如何前往长安,好不容易找到商会使了银子才获得一个随行的名额,看来这钱要浪费了。”

    “冯世叔里面去请,我们边走边聊。”眼见宴会马上要开始长孙无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无忌,你先请。你我年级相仿你就叫我清哥儿或者世兄,叫世叔我不习惯。我们各论各的,我性子散淡没那么多规矩。”冯清见长孙无忌一本正经的叫自己世叔,有点不习惯。李播虽然名义上是师兄但是实际上算自己师父。而且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法往往是简单的称呼。长孙无忌是以后凌烟阁排行第一的功臣现在打好关系以后好处多多啊。哪刚刚那个声音与前世故人相似的女孩不就是长孙皇后吗?等下就能见到了,有点激动。

    “清哥,也是性情中人啊,让我叫一个同龄人世叔确实有点不自在,等下我们宴席中要好好吃几杯酒。”长孙无忌见对方竟然主动降低自己身份与自己平辈交流,瞬间好感度上升。

    “无忌兄,必须好好吃几杯,你不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赶路,吃不好,睡不好。今天算是拖无忌兄的福,能好好搓一顿。”冯清见方法有效,马上顺杆子爬开启语言天赋让自己跟对方熟络起来。

    “清哥,搓一顿什么意思?怎么感觉你是在逃荒?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长孙无忌一脸不可思议,被冯清带了节奏,开始想了解一下冯清的旅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无忌啊,不要在意那些细节,搓一顿就是尽情的吃饭。听我慢慢跟你说,你是不知道。。。。。。(此处省略一万字。)”冯清一听长孙无忌着道了,马上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这十几天的经历。

    “无忌啊,你是不知道,这十几天我就没正经吃过饭。临近洛阳我都断粮了,还好我内功深厚换一般人早嗝屁了。”

    “清哥真是妙人妙语啊,嗝屁又是什么意思?前面就是宴会厅了,这会借着太子光请清哥好好饱餐一顿。”两人边走边聊不一会的功夫就来到了宴会厅。

    “嗝屁啊就是死了的意思。。。。”正当冯清要继续说下去时,熟悉的娃娃音响起。

    “哥,这边。宴会马上开始了,是李世叔到了吗?”只见宴会厅右边第一排第二桌一个女孩正招手朝着长孙无忌二人喊道。长孙无忌带着冯清走到桌位入座后向女孩介绍道:

    “观音婢,这位是李世叔的师弟冯清,我和清哥一见如故,清哥是性情中人我们之间平辈只交与李世叔之间各论各个的,你可以叫他一身清哥儿。清哥或者冯世兄。这位就是舍妹长孙无垢,你可以跟我一样称呼她的乳名观音婢。”

    “见过冯世兄”长孙无垢腼腆的跟冯清打了个招呼。

    “观音婢,不用这么生疏。我这个人很容易相处的,第一次见面,我看看。这里有桂花糕、绿豆糕,给你吃。不要客气,都是兄弟姐妹。”冯清在来的路上买了好多糕点,准备去长安的路上打牙祭的。

    “谢谢,冯世兄。正好吃”观音婢看着冯清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堆糕点有点懵,怯生生的拿起一块桂花糕尝起来。

    果然女孩子都抵挡不鸟零食的诱惑,这是从古代遗传下来的。

    观音婢和长孙无忌在尝糕点的时候冯清打量着四周桌位上已进陆续坐满了客人。主位上应该是杨广的估计马上要到了。在扬州城中与他擦肩而过,不知道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是个什么模样。

    同时冯清还是回顾杨广的事迹,试行科举、开大运河,三征高丽,建龙舟下扬州。这位皇帝前期还是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科举为国家广纳贤才,给寒门出路,同时也触犯到了高门贵族的利益,开大运河确实是一项很有远见的工程,大大加快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同时也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征高丽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做为一国之君好大喜功,不能根据国内形势贸然开启站端,这就是独裁的危害。三征高丽失败后性情大变开始摆烂,这也是人之常情吧,毕竟此时人力已经无法改变隋朝的衰落和灭亡。

    “诸位,今日孤已评选花王名义邀请洛阳诸位赴宴,来,大家举起酒杯,为大隋盛世贺!”冯清正在回忆杨广过往时,杨广已经就位致辞。此时众人纷纷站了来举起酒杯一杯而静同声道:“为大隋盛世贺!”

    “好了,开席。各位请开怀畅饮”杨广拍两下手掌示意服从开始上菜。陆续有人端着美味的佳肴开始往各桌开始上菜。但是大家都没有动筷子。只见杨广夹起一块肉片送入口中说道:“嗯,美味,赏!诸位请自便!请!”随后众人纷纷动起筷子开始大快朵颐,有相熟的端起酒杯开始推杯换盏。

    杨广也从主桌起身来到冯清他们这一排第一桌。那一桌坐着一个年轻人和三个女婢。只见杨广举起酒杯道:“玄感啊,来我们兄弟俩干一个。”

    年轻人正是楚国公杨素的嫡长子杨玄感,难怪坐在右侧第一位。古代左为文,右为武。杨素戎马一身为隋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位居国公,在场的也只有长孙晟的功绩能与杨素想提并论了,难怪杨玄感居于首位。

    “太子殿下,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杨玄感奉承道。

    “玄感,楚国公身体如何?上次我在扬州见到了秀儿,不知秀儿为何突然到扬州去?国公是准备在扬州置办产业了?”

    “回太子殿下,我家在扬州有几处产业,父亲大人让秀儿过去查看一下账目,顺便再置办一些田产。”杨玄感就着杨广话就说了下去,鬼知道爹派秀儿过去干什么,你和我爹明争暗斗关我什么事。

    “哦,是吗?你杨家要是缺钱跟我说,何必大老远跑扬州去操劳。我回长安让人给你们府上上些金银首饰。你回去跟你爹说不要为了些许钱银操劳,不要忘了和我之间的约定。”杨广话里话外点了杨玄感之后端起酒杯来到长孙无忌这一桌。

    长孙无忌见太子杨广过来连忙拉着长孙无垢和冯清起身给杨广行礼道:“太子殿下。”

    “长孙贤侄,不必多礼。此次长孙将军可是为我朝解决了大难题的,此时突厥已经开始内乱,我大隋北方可以稳定长孙将军功不可没,这一杯我敬长孙将军。”说着杨广一饮而尽。随后长孙无忌三人也将杯中酒饮下。随后杨广看向长孙无垢说道:

    “无垢今年13了吧?可有婚配啊?”

    长孙无忌见杨广问起长孙无垢连忙答道“家父出使突厥之前已经与太原李家订下婚约,将观音婢许给李家二郎李世民。”

    “哦,长孙家的姑娘竟嫁给李家二郎。我哪表哥真是好福气啊,能娶到无垢这样的儿媳妇。这位小兄弟是谁啊?我怎么没有见过?”杨广本想借着长孙无垢的婚事拉拢一下长孙家,竟然已经许给太原李家便不好多说。发现冯清似乎未曾见过便开口询问。

    “此乃道门李播李世叔的师弟冯清,如今入世修行,李世叔与我父亲有旧便让他前往我家拜会,今日机缘巧合遇见便带着他一同赴宴。”皇家中人阴晴不定,长孙无忌刻意将冯清是现任道首的身份隐瞒下来怕杨广太过注意冯清免得惹来麻烦。

    “道首的师弟?冯道长年纪轻轻不知道门道法学的如何?”杨广听闻李播有了师弟若有所思道

    “回禀太子殿下,在师兄的教导下略有小成,师兄说入世更有利于修行我便到世间走走。”冯清不卑不亢道。

    “不知道冯道长三个月前可去过扬州啊?”杨广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

    咯噔,完了我当时被杨广派人请去配合调查结果被人劫道跑了才遇上李播,杨广应该是记起来了。怎么办啊?先从实招来吧,反正他也没证据。

    “回禀殿下,当时师兄正带着我在扬州游历,谁知遇上一桩祸事,本该随官府回去配合调查,哪知半路杀出一群蒙面黑衣人劫道,混乱中被师兄救走。”

    杨广听后思索道此人多半与哪天书有关,当时没有搜到天书估计在李播手上,此时人多口杂先装作无事,宴会后再派人将他擒来问问。

    “不用紧张,我就是问问。也是不什么大事,你们继续饮酒,我去别处了。”随后杨广便朝着左边文臣桌席走去。

    此时冯清脑中飞快运转思索着怎么度过此时的难关。又要跑路了吗?我没事跑着来凑什么热闹?难道还没入世就要东躲西藏了?真他娘的难啊。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难道我这就要出海投奔大哥去了?关键眼下在洛阳怎么逃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