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在大唐 » 第32章 入市谨慎

第32章 入市谨慎

    弓拉得未免太满,师爷当下有些松不开了手,亘古至今,钱财一直为硬手货,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不为笑谈。

    当下满是金钱味道的时刻,总瞧着眼前这个不为金钱所动,古灰级超人狄云,导演感觉不是个事,只好又看向了婉儿。

    而婉儿听了也大为震惊,对于这些大洋银元的概念,好像自己唱了一辈子的戏,能够挣来这些,还勉强差不多。

    惊讶之余,瞥见导演看向自己,她瞬间明白了,戏要演过火。

    “大官人呀,奴家可晓得……这买下玉门关的钱财,休要急于调用安排。可成望有师爷在呀,留与他老人家,经管打理可否好,凡事要慢慢来咦!”

    戏腔般的轻声细语,婉儿的多年花旦功底,可以说把这段话,发挥到了唱念做打的极致。

    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一条海枯石烂,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站直溜的男人背后,形影不离的那个女人影,十分相当的重要。

    大洋银元,婉儿知道狄云就是看着好,等于不识数一样,想告诉他这笔钱的概念,确实有些难。

    不过,你曾经热血的玉门关是知道吧,这些大洋银元就可以忽悠买下来。

    这么多的钱,总之是不好找,即使有了咱也不能揣着花,还应直接给师爷打包回去了事。

    能买下玉门关?

    狄云听婉儿一戏说,方才感觉这些大洋银元的数目,确实有些吓人,由于自己的从容淡定,好险没丢了大唐的门脸。

    “我是有些走神,钱财再多花了出去才算有用,只是忽然想到了,那些以前的商人,做些巧妙买卖的事。”

    说这话不免有些牵强的同时,婉儿的一句玉门关,使他不免想起了,曾经在大唐的玉门关边塞,常见各邦商旅做起买卖的趣事。

    迫于缓解尴尬的气氛,只能当个笑料来对众人讲起。

    说原先的玉门关商人,大多以物换物,囤积居奇,牵线搭桥,无不用尽其能,不过这些算是最平常的小把戏。

    有一种方式很特殊,几伙番邦外夷人,不是人人都辛苦地往来购货易物,通常是固定几十个人来干,其余入伙人只要拿着信物,坐等在家里分钱财即可。

    至于入伙的信物,好像按占总买卖几成来分发,当时他们的信物是一种特殊的贝壳。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他们有时还互相购买,或者又是来变卖这种贝壳,听说这些番邦外夷人,有好几个这样的团伙。

    总之他们又是货,又是贝壳,还有钱财的,经过他们这样一折腾,忙得不亦说乎的同时,弄得人人手头还比较宽裕。

    要说这是个笑话故事,大概就是从大唐而来的狄云,他一个人才会这么的理解认为。

    其余的人,恐怕确实没有来当笑话听。

    早在前朝之初,其实已经有了这种形式的交易方式,在资本上的融资--股票。

    知道狄云底的婉儿与导演,佩服他能够从上千年的旧账里,翻出来这样的精华,可以说他的脑袋,没有被天长日久给埋生了锈,够是灵光闪亮。

    而久居官场的马云天与师爷老王头闻听,以为狄云故意把股票编成笑话来说,分明是在试探他们的意图。

    尤其师爷老王头,在前朝赫赫有名的左公帐下效劳多年,明白越是这样的说话,这个人将来准会越有大的做为。

    朝廷里为官,乏味至极,要的就是这个,朦胧意境的韵味。

    “校尉的故事,老夫细细来琢磨品味下,以古喻今,当真妙不可言!”

    想与师爷这种天天练,纵然钢铁也成绕指柔的功夫,校尉狄云的级别属实不够,他显然还没有配置过,自然领略不到这种水滴石穿的功夫魅力。

    戏演得如此委婉深远,导演怕过了火,砸场最为扫兴不过的事。

    “此乃百年大计,延续千秋大业的幸事,既然有了钱财,一切安排妥当,待等以后,召集众人细细来商讨。”

    意思说咱们把这事先提一下,等以后召开股东股民大会再说,赶快把狄云不明白的这一篇,抓紧先给翻过去。

    “这样很好,我这里需要来安排一下,校尉兄弟回去,也要有个交代处置。”

    百十多号的人马散放在村子里,马云天怕出意外乱子,也想早早吃完饭去忙自己的事。

    “我看既然是件大好事,咱们以后要从长计议,等有时间,到胡杨镇里,聚在一起再议。”做为新当家人,狄云说话干脆利索。

    听到狄云提起胡杨镇,婉儿对这个军队或那个股票的事,她不感兴趣。

    昨天听这里的姑娘姐妹们说,那里的翠花楼戏台够好,还曾经相约众姐妹前去观看自己的戏。

    “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啦,咱们趁热先吃饱了饭,以后这些挺麻烦的事,我看要上翠花楼,总得好好摆个场子才是行。”

    啊……

    哈……哈……众人同声笑起。

    戏精又要犯了病?

    忽的,戏里戏外狄云感觉到,有这个成天给弄晕乎乎的女人,天天在一起还挺有意思的。

    新的一天。

    红日依旧从东方升起,霭霭的炊烟魂绕着田间村落。

    盛夏的乡村,遍地是满满的希望与寄托。

    三人三匹马在前行,后面远远跟着十几人的马队护卫。

    柳树营离胡杨镇相距,有二十多里远的路程,见马云天与师爷,率队相送了大半。

    毕竟他们现在都很忙,相劝早点回去,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心,留下了十几人的队伍前来相送。

    晨光美景,狄云与婉儿,还有导演三人,骑在马上缓缓前行,好像沉浸在其中,倒是没有过多言语。

    琢磨着,如何告诉狄云股票一事的导演,尽管心里想着这个事,他还是感觉不便来明说。

    没了金银,交给了师爷来打理的婉儿,现在心里或多或少的,有些空落落的不舒服。

    三人之中,好像就狄云的心情,轻松极好。

    眼前的景物,山川河流似乎依旧如梦,良田美景却超乎了他的想象。

    抽穗渐红的大高粱,压弯了腰的谷穗,溪边河口,方方正正的麦田……狄云见到这些,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浓浓感觉。

    要知道在大唐,对于民以食为天的粮食,官府看得很紧。

    想在耕地上,按农户自己的意愿随便来种植作物,在大唐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

    每个地方都设立十分严格的农作物主产区,秋收用粮食顶了应缴地丁赋税后,多余的粮食可以自由转卖给粮商。

    无商不奸的粮商,往往囤积居奇起粮食,多了低价收,少了高价卖。

    尤逢旱涝灾荒之年,粮商们做得太甚,官府屡屡严惩不贷,他们便合伙抱团,玩得起这猫捉老鼠的游戏。

    像如今这样在自己的天地下,随意来种植农作物,心里总会让人有种暖暖的感觉……

    微风拂来,又是一片花的海洋。

    眼前好大的一片棉田。

    这是何物?

    翠绿椭圆形的叶,枝枝蔓蔓爬满了地。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从马背上跳下,蹲在了地头,细细来打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