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辅佐刘备入主江东开始 » 76:糜芳:关将军天下无敌(加更求追读!)

76:糜芳:关将军天下无敌(加更求追读!)

    远古时期,宜陵地处东海之滨,乃海潮不易冲刷的高阜。在这片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野草丛生,一片荒凉,人称“青草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在江河泥沙的冲击之下,海岸线逐渐向东延伸,这片不毛之地竟然长成了一片荒原。

    于是青草塥就被叫成“东原”。

    后来,由于沧海桑田,陵谷之变,在东海之滨的长江北岸,分别形成了三处高阜。依据他们的位置与形态,便分别名“广陵”,“东陵”,“海陵”。

    而至汉时,随着东陵亭的设立,东陵圣母传说的流传,尤其是刘濞开凿运盐河,更使东陵名声鹊起。

    此次徐盛北渡长江,停靠的并非广陵渡口,而选择远离前线的东陵亭,于此上岸,抵达广陵郡。

    岸边。

    徐盛指挥兵马,迅速下船,整装队列,往广陵出发。

    此行之中,早有斥候往返东陵亭与广陵城,时刻保持联系,关羽亦是派出麾下精兵前来接引。

    直到傍晚。

    徐盛率数百前军抵达广陵城下,剩余兵马还有数十里地距离。

    留守广陵城的正是糜家二弟糜芳,见得徐盛前来,喜不自禁,亲自迎接。

    “将军远道而来,可谓辛苦,快快请进。”

    自广陵向吴郡发出求援信后,每日都有大量的斥候往返,自然清楚刘备派遣大将徐盛率领万兵前来支援。

    一同随行的还有谋士陈端。

    这一批万人队伍之中,刘备还将自己麾下仅剩下的一千精兵填充进去,作为中流砥柱,再有两千刘繇旧卒,外加七千新兵,凝练出的队伍。

    如此配备,足以证明刘备对关羽的情谊!

    徐盛是豪杰,不拘小节,欣然拜道。

    “徐盛,见过糜将军!”

    二者见礼,徐盛追问道。

    “关将军现在何处?末将得主公号令,率领万兵前来支援广陵,一切皆以关将军号令为准!”

    糜芳闻言,心中大喜。

    他来之前,便得了关羽口信,探听一下徐盛的口风,如今听得徐盛如此表态自是安定许多。

    忙夸道。

    “将军真乃忠勇之将!”

    继而说道。

    “关将军于今晨率一百骑兵,突袭城外袁术大营,斩获数千,无一伤亡,而后纪灵恼羞成怒,派兵攻打,再被击退。”

    “如今关将军正在城中整备军马,以防纪灵再派兵攻城,特让末将前来迎接!”

    徐盛闻言,神色大振,朗声笑道。

    “不愧是关将军!”

    “今日连胜两场,可谓鼓舞人心!”

    糜芳见徐盛言语之中如此推崇关羽,更是把心放进了肚子里,拉着徐盛的手,笑道。

    “那当然!”

    “关将军天下无敌!”

    糜芳抬抬头,眼神里藏不住的崇拜。

    他起初却也不信关羽之能,可与关羽并肩作战近一月,早就被关羽忠勇之风所深深折服,对其推崇不已。

    如今遇见一位同样倾心于关羽的将军,自然与之亲近,当即拉着徐盛进入广陵城中,面见关羽。

    若是陈舒见到如此之糜芳,会十分欣慰。

    “哈哈!走!吾早就听闻关将军之威名,今日自当一见!”

    徐盛亦是欣喜,让大军在城外扎营,自己则是率领百余人前往广陵城。

    不多时。

    糜芳带着徐盛,陈端,进了广陵城,关羽领着孙乾,糜竺等,在此迎接。

    远远见着美髯大公,徐盛神色一震。

    “果然英雄也!”

    糜芳闻言附和一声。

    “关将军,天下无敌!”

    徐盛“嗯”一声,表示认可。

    虽然现在吕布健在,但其名声已经败坏,无论是两认义父,叫了四个爹,再背刺曹操,刘备等卑劣事迹,遭到了许多人的唾弃。

    什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应当是人中赤兔,马中吕布!

    唯有赤兔是英雄,吕布是xx。

    徐盛见关羽,如见英雄,关羽见徐盛,亦是欣喜。

    “军师声称,徐盛乃是一介英雄好汉,可为吾之臂膀,如今一见,倒也无误,果然非凡俗也。”

    以防关羽对徐盛起了异心,陈舒下了心思,如今再见徐盛如此英雄之姿,甚至欢喜,上前迎接。

    关羽揽着徐盛手腕,与之一同步入堂中,朗声说道。

    “将军既来,广陵危机解矣!”

    盛情难却,徐盛对关羽愈加推崇,此前他听闻军中将士对关羽的评价均是“爱戴士卒”,“敬重士子”等。

    却是对世家大夫,鲜有好脸色。

    今日一见,确实如此,正色道。

    “末将此来,得主公与军师之命,听从关将军调遣,吾麾下一万士卒,有一千精锐兵马,两千刘繇降卒,另有七千新兵。”

    “如何安排,还请将军示下!”

    关羽拉着徐盛落座,听闻此问,抚髯沉思,忽而开口,说道。

    “数日前,纪灵三万兵猛攻舆国,关某战略放弃,合兵于此,在广陵城外十里处构建一座营寨,分兵三千,以成掎角之势。”

    “如今文向既领兵一万来援,可趁着夜色,将三千精锐全部汇入城外大营,换出一千五百兵,掩藏起来,等待关键时刻出击,一战可胜!”

    “剩余七千兵马,派往三千驻守东陵亭,再留四千于城内,共同守城!”

    不仅是徐盛麾下有七成的新兵,关羽麾下一万多兵马,也多是新兵,战斗力参差不齐,颇为头疼。

    若非如此,关羽岂会放弃舆国,收缩兵力,退守广陵?

    如今有徐盛率领三千精兵来援,大大缓解了关羽用兵捉襟见肘的压力,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不过关羽也未曾膨胀,想要以仅仅五六千的精兵,去抗击纪灵麾下还有近乎两万五千的精锐。

    关羽抚髯眯眼,定下之后战略。

    “如今吾等兵弱,当以城墙抵之,等待吕布前来支援,方可退纪灵兵马。”

    徐盛闻言,先是赞同,但也提了自己的意见。

    “广陵如今有两万余兵马,已不弱于敌军,何故如此?”

    关羽闻言笑道。

    “将军有心建功立业,云长欣然,但文向可知道吾之城中唯有两三千精锐兵马,其余皆是新兵?”

    “若以新兵对阵老卒,在城外摆开战阵,不出一个时辰,必将混乱溃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士卒性命?”

    新兵不缺勇武,最缺的便是纪律,以及号令熟悉程度,一旦到了大规模战阵对冲,很容易自行混乱,导致溃败。

    要知道到了战场上,数万人之间的战斗,一个人的声音正如浪潮中的虫鸣,根本无法听清。除非像是张飞那般的雷鸣虎吼,才能引动千人,万人注意。

    否则只能以传令兵,旗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再通知到校尉,百夫长,什长,伍长等口中,一级一级传递。

    如今两支万人兵中皆是新兵为主,未曾配合,岂能出城野战?

    徐盛闻言,恍然大悟,忙告罪。

    “末将考虑不周,还望将军责罚!”

    徐盛刚从游侠豪勇,一跃成为万人将,这些军中常识还未恶补,如今出了笑话关羽等人也很包容。

    “既如此,将军便依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