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应是青山 » 第二十三章 买了炊饼丢了箫

第二十三章 买了炊饼丢了箫

    待箫二白和关山月二人回到易府,不省人事的易金已被青奴整顿到其他房间了。

    二人进到易金的卧房,里面早已是一片狼藉,房内仿佛还残存着方平飞凶悍的刀意,令进入者不寒而栗。

    屋内处处都是触目惊心的刀痕,墙壁如同饱经风雨冲刷摧残的残垣断壁一般,布满了或深或浅、密密麻麻的条痕。

    箫二白看着眼前的惨状,不禁道:“太可怕了。”

    关山月环望房间,手不自主地摸摸刀鞘,心中既有畏惧,又有羡慕。

    “真没想到,时千竟能在这种高手的刀下逃脱。”

    一提到时千逃跑,关山月心中的火又拱了上来。

    箫二白看她手已握紧刀柄,形势不对,急忙说道:“今晚不宜再动刀戈,关小姐,你我各自回房休息,待易老爷苏醒,再行商议,在下告辞!”

    说罢,箫二白便一溜烟儿跑回了房间。

    关山月见他如此,生气地使劲跺了下脚,小声嘀咕道:“这是什么狗屁一剑山弟子,肯定是时千的走狗。”

    话一出口,关山月随即灵光一现,恍然大悟道:“对啊,他要是侠盗团的人,那盗一块一剑山令牌,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的脑袋中开始出现了奇怪的想法。

    “我明白了,原来如此!这小子,先盗走一块一剑山令牌,再冒充一剑山的弟子,前来易家,假意帮忙,实则是暗中助时千脱身。怪不得时千能在两位金衣捕快的联手抓捕下逃走,许是这些安排,早已被他暗中用了手段,告诉了时千。”

    这合理的推测,完美的解释让关山月不禁感叹自己果然是当捕快的好料子。现在她心中认定箫二白就是侠盗团的窃贼,势必要抓个现行。

    “我倒要看看,你离开易家,要去哪里?我抓不住大老虎,总得把一个小老鼠押解回京!”

    第二日,易金仍是昏迷不醒,易府里挤满了郎中,好在这管家担的住事儿,上上下下都打理的妥帖,易府还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青奴守在易金的房门外,只允许夫人和随身伺候的丫鬟进入,保证易金静养不被打扰,所以箫二白和关山月也没能探望。

    虽说现在易金不见外人,但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这玉扳指被偷走的消息,在易府是传开了。下人们时常聚在一起偷偷议论,箫二白或多或少的都能听到一些。

    既然成功地送走时千,易金昏迷不醒,易府上下也无暇顾及自己,箫二白识趣地跟管家拜别。

    管家当然象征性地挽留一下箫二白,箫二白也客套地拒绝,两人就像走过场般完成了告别。

    背着行囊,牵着马匹,走出易府的大门,箫二白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心里舒畅了不少。

    在易府,总是被某人像盯贼一样看着,心里实在是不痛快。如今出了这大门,想必那关小姐也不愿意与我这平民百姓再有瓜葛,这天大地大,可是任我逍遥喽!

    箫二白看着眼前宽阔的路,心中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一丝对未知的恐惧。他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但一定要迈出前往下一站的第一步。

    咕噜噜~~

    原是今天走得急,还没在易家用过饭。罢了,不管下一步要去哪,总得把肚子填饱,不吃饱了饭,哪有力气赶路?

    箫二白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四处张望,当真有些像无头苍蝇。

    虽然街道两头都是街摊酒楼,但是箫二白就是拿不准主意。没别的,就怕花钱。

    箫二白人生中的前十几年,全是读书和练剑,现在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挣钱活命的技能傍身。

    身上的钱,是花一分少一分,箫二白恨不得把钱掰成八瓣来花。

    自箫二白走出易府没多久,关山月也急匆匆地跟了出来,一直小心翼翼地尾随其身后。

    跟这一路,关山月也纳闷:这箫二白东张西望,瞎逛什么呢?

    直到箫二白停下来,关山月夹在三两个少女之间,假装在首饰摊前看首饰,实则暗中观察箫二白的一举一动。

    箫二白来到一个炊饼摊。

    看着一个一个安安静静躺在蒸笼里圆圆胖胖的炊饼,箫二白咽咽口水,问道:“老板,这炊饼多少钱一个?”

    那老板微微弓着身子,满脸笑意道:“公子,两文钱一个。”

    箫二白拇指和食指来回搓动,心下有些纠结。

    “公子,咱这炊饼,实在着呢,好吃不贵,要不,拿两个尝尝?”

    “那...那就拿两个吧。”

    “好嘞!”老板利索地拿出两个炊饼,递给箫二白。

    箫二白从怀里掏出四文钱,交给老板。接过热腾腾的炊饼,一个拿在手里,先解解馋,另一个塞进包袱里留着以后吃。

    诶?

    我的长箫呢!

    箫二白也顾不得吃了,嘴里叼着炊饼,把包袱拿到身前,发现一直插在包袱里的长箫不见了。

    那可是箫先生的遗物,就算箫二白全身上下只能留一个物件,那必定是箫先生的箫。现在,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不见了!

    箫二白迅速地环视四周,脑袋旋转的像个拨浪鼓,想看看是不是有人拿走了箫。

    “公子,可是有什么事吗?”

    箫二白嘴里叼着炊饼,一边张望着四周,一边从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忽然,箫二白看见,前方离自己不远处有个男子,手负身后,里面攥着的,好像就是自己的箫。

    箫二白牵马紧跟其后,待稍走近些,看清那人手里拿着的,正是一根绿箫。

    箫二白急忙加紧了步子,但无论这腿动的多快,这距离始终就是保持着四丈左右,不远不近。

    那人忽地向左一拐,进了个屋子。

    箫二白抬头看去,上面有个牌匾,写着佳肴坊。

    里面传出来的阵阵香气,让箫二白手中的炊饼瞬间没了味道。

    没办法,先进去再说。

    待进去之后,里面宾客不少,几个小二里里外外不停地忙活。

    “客官,您里面请。”一个小二过来热情地招呼道。

    箫二白摆摆手,目光扫过人群,发现那偷箫的人就坐在里面,长箫正大大方方地摆在桌面上。

    箫二白心中燃起一股火,气势汹汹地提剑走去,一屁股坐在那人对面,要好好质问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看那人有些眼熟,好像...好像初来济南时,那个在茶楼喝酒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