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九十八章 避雨(2)

第九十八章 避雨(2)

    胡三刀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会跑得那么快?”

    她拨拨地上的火,怯怯地答道:“很小时,爹教我的。”

    “你爹呢?”柳青龙问。

    “我八岁时,爹不见了。娘跟师叔说去找爹,我就在这里等着。”她的声音里充满等待。

    如月不由问道:“你等了多少年呢?”

    “八年。”

    大家被她的回答吓了跳,因她的个头比如月还矮一点,难怪叫地姑了,原来从小就是个子偏矮,十八岁了,看着还象十来岁的小孩子。

    “里面有人吗?可以进来吗?”

    这时洞外有人大声问话。

    大家看看地姑。她看都不看外面,淡漠道:“我从不带人回来。他们是你朋友,便请进来,若不是,让他们在外淋着吧。”

    “里面明明有火光,怎么没人应?外面雨太大,我们还是进去避避吧。”外面不只一个人,另有一个人说道。

    说话间,他们已快步走了进来,看见洞里坐了这么多人,一年约四十的男子惊道:“实在冒犯,但外面雨太大,我们看见外面的马匹,猜这里有避雨的,所以才进来了。”

    沙济真笑道:“既来则安吧。你们身上打湿了,坐下来烤烤身子吧。”

    如月她们向边上挪开,几个姑娘坐得离男人们远些,福康安和沙济阿坐在她们前面挡着。

    那两人坐下,环视一番洞里,向大家拱下手,表示招呼。年轻的一个约三十岁,笑道:“搅扰大家了。”

    “我们也是进来避雨的。”沙济真看眼地姑道。他早看见洞里的深角处,立有一道高木栅,应是个简易的屏风。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两套男装,递给年轻的那个,道:“你们去那里面换身干爽的吧。”

    那两人感激地接过衣服,去了高木栅后换衣服。很快就拿着湿衣服出来,又向沙济真谢过,坐在地上,围着火烤湿衣服。

    “请问朋友准备往哪边行?”年轻的与沙济真聊起话来。

    “我们到洛阳采办了些东西,准备往京城。请问你们二位呢?”沙济真答道。

    “我们是做丝绸生意的,从山东拜访了同行,正往十字坡回家。”

    “做大生意的?”沙济真看眼如月笑道。如月这次来了洛阳后,心里动了做丝绸生意的念头。

    年长的笑道:“什么大生意。我们只是给绸商供货,大钱都被他们赚了。”

    ……

    如月和小桃子背靠背坐着,看看那几口抬进来的箱子,突然想起拿漏一样东西,对沙济阿小声道:“马车里还有一卷画像,会不会被雨打湿?”

    沙济阿忙跑出洞,只见马车已偏倒一半,冒着大雨扶正马车,爬上车拿出一卷画像,外面的全部打湿,拿进洞里在火边展开小心查看,无一庆幸,全部模糊。

    沙济真停止聊天,对如月道:“家里留有原稿,回去再拓些就是。”

    那个年轻的歪着头看沙济阿摆开的画像问道:“你们在寻个女子?”

    胡三刀想起自己身上还有一张,摸了摸果然在,拿出来笑道:“我这还有一张。你们拿回去,免得原稿不在了,没了母子。”

    沙济阿接过来。那年轻的好奇道:“可否让我们看看?”

    沙济真忙道:“看看你们见过没有吧。”

    沙济阿展开画像,那两人伸头过来看了一番,摇摇头,叹道:“这姑娘很标致。”

    地姑双眼落在画上,看了半晌,小声道:“我好象见过她。几个月前桑庄买了一批奴仆,里面有个姑娘好漂亮,跟这个姐姐长得一模一样。”

    沙济真惊喜道:“桑庄在哪?”

    那两人对视一眼,面上大惊,道:“桑庄可不是外人能进的地方。”

    地姑瘪嘴道:“有什么不能进?我经常跑那去玩。”

    年长的那人看一眼地姑,又看看胡三刀和柳青龙象江湖人士,点点头道:“对江湖侠士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就很难了。”

    “请说来听听。”沙济真拱手道。

    “桑庄在十字街西侧的一个山谷里,入口有武师把手。他们明里是生产丝绸,但里面倒底还做什么没人知道。原来有个跑出来的奴才,说里面不干净,那奴才还没跑出十字街就被捉回去打死扔在乱葬岗。”年轻的皱皱道。“我们在东边,东边的村民比他们多得多,但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人敢去桑庄那边找活干。”

    福康安愤愤道:“这本地的官府不管吗?”

    “官府又没拿着他们的不是,管什么?桑庄内的是人家家事,官府也不可能管呀。”年长的叹道。“再说桑庄纳税很积极。”

    胡三刀起身到洞外看了看,进来道:“看天色,再过会雨会小些。”

    沙济真看眼如月,道:“雨小些我们回十字坡街上吧,若再往前行,晚上可能还有大雨。”

    如月心里又喜又紧张,点点头。

    “几位,不如到我们东村去作客?”年轻的热情邀请。

    福康安摇摇头,连忙拒绝:“不搅扰你们。”

    “你们要去桑庄寻人?”地姑瞪大眼问他。“我给你们带路。”

    “谢谢姑娘。”沙济真向地姑拱下手。

    那两人对视一下,也起身到外面,看雨果然小些,小心地抬起放在洞口的个箱子进来,打开,里面全是折好的丝帛,年轻的个从里面拿了几块颜色好看的递给沙济真道:“兄弟刚才得你两套衣服更换,你们又不肯去我们村里作客,这几块曲埠潞绸送给你们同行的几位姑娘,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俩个早看出如月她们几个是姑娘。沙济真接过丝绸递给如月,如月和小桃子拿着看了一番,果然名不虚传。如月忍不住问道:“请问两们大哥怎么称呼?在下姓冯,小名月儿。”

    那两人见如月开口说话,年长的忙道:“在下好贺,人称贺大,与我同行的是我妻弟,姓蒋,人称蒋三。”

    “贺大叔,你们自己也产丝绸吗?”如月问道。

    “我们东村也靠产丝绸为生。”贺大答道。

    “你们产的丝绸比这如何?”

    贺大不好意思道:“赶潞绸还是要差些,不过也算中上的了。”

    “你们随身带有样品没有?如果有的话,可以看看吗?”如月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带有几块,拿到山东与人家讨教。三弟去拿来让冯小姐瞧瞧。”

    蒋三跑出去拿了两块自己产的丝绸进来,递给如月。如月和小桃子仔细看了一番。小桃子说道:“看着还不错。”

    “你们的发价如何?我想在京城开间绸庄。”如月坦白地道。

    贺大眼里闪过惊喜,道:“说实话,我们的货一直发不进京城,京城都被杭绫潞绸山西绢占着,若你开绸庄,我保证你每尺有五十文的净赚。待你们寻了人后,不妨到我们东庄看看,我们的青缎可是好得很。”

    如月咬着嘴唇,想了想,道:“好。我们办了事就去你们村里看看。”

    “若你以后解决了我们的销路,我们一直想致力于技术,这些月来我们到处学习别人的技术。”贺大诚恳道。

    沙济真道:“不如这样。我们依然分成两路,一路去桑庄,你们几个姑娘、老二和阿弟跟贺大去东村。这样我们更好行事。”

    如月沉思片刻,道:“也好。我们在十字坡街上订下客栈,事毕之后在客栈碰头。”

    “那太好了。”贺大高兴地看一眼蒋三。

    胡三刀一直站在洞口处看着天色,略半刻钟后,叫道:“雨差不多了,只是姑娘们坐的马车里湿了。”

    地姑从角落的木箱里拿起块旧布,叫道:“我帮你们擦干里面的座位。”

    “谢谢地姑。”如月感动地说。

    地姑冲她笑笑,跑了出去。

    “我们出去整理下马鞍。”柳青龙和沙济真说。

    贺大对蒋三道:“我们也得整理下自己的马儿。”

    很快,大家整理好,上了马和车准备往十字坡赶。地姑跟着他们一路,如月让福康安把马给她骑,她却不要,只一溜烟就跑到了前面。

    胡三刀在马上笑道:“人家这百变神行,比你这马快。”

    柳青龙赞道:“真是不可小觊。”

    “走吧。十字坡悦来客栈见了。”福康安打下马儿跑到前面。

    一个时辰后,如月他们重新回到十字坡,此时已是半下午过。福康安已经在悦来客栈包好了个小院,等着他们。

    贺大见他们写好客栈,便邀他们次日一早到东村,约好明日上午辰时中在东面村头迎接他们,便与蒋三回了村子。

    在客栈里客顿下来,如月把地姑按排在翠花一个房间里,又拿出套自己的衣服,让翠花帮着地姑梳洗更换一番,把地姑的真面目呈现出来,虽不秀美,但也端正中带着几分英气,只是个子天生矮小,显得不成熟。

    酉时中,店小二送了一桌酒菜,大家边吃饭边商议,沙济真决定晚上夜探桑庄。

    虽然沙济真他们有武功,如月心里十分担心,晚上大家便聚在福康安的房间里等候沙济真他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