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血洒明末 » 第22章 上天专欺苦命人

第22章 上天专欺苦命人

    六月豪雨突至。这鬼天气说也奇怪。连续干旱了好几年,又突下暴雨。干枯已久的大地吸纳了雨水,变的泥泞不堪。初时农民们都欣喜若狂,久旱逢甘霖,可算有了些盼头。

    流亡的饥民也有不少在考虑返乡种地,赶在下一轮播种季之前,回乡浇灌翻耕土地。

    暴雨之后又连续阴雨了几天,农民们高兴不下去了。地里还没成熟的小麦在连绵阴雨下会发芽、霉变。他们只能哀嚎着抢收地里的麦子。而即使是发霉的麦子,在饥荒下也是救命的粮食。

    很快的,天气重新炙热,变回了旱灾时的干燥。大地也慢慢焦黄,跟从没下过这场雨一般。只剩下泥泞的沟渠,拉住了归乡人的脚步。原先的希望越深,现在的绝望越痛。

    这老天从来都不给苦命人活路。

    ……

    大雨如注,林飞营寨内,那些并不怎么结实的窝棚接连倒塌。林飞正带着青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搭建木质的板房,紧急安置他的部众。

    窑洞中雨水倒灌而入。狗子则带着后勤队加固贮藏粮食的窑洞,那可是队伍中所有人的命根子。大雨之中,老人孩子们给草编袋装土,青壮们接力传递到粮洞前垒成一圈。

    刘兆奎这个读书人也在前帮手,泥水飞溅下,他的士人服早已看不出原来风度翩翩的样子。之前戴着的四方平定巾也不见踪影。幸好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田地,不然这番暴雨会毁了原种。

    阴雨过后,阳光恢复炙烤。林飞望天兴叹,这一通阴雨折腾,本就灾荒的陕北只怕又会产生更多的流民。而他在近期,已经接收了不少从附近赶来乞食的流民。

    原来随着流民之间的口耳相传,林飞的大名在三秦大地广泛流传。众人都说同洲出了一个叫林飞的好汉。在白水杀官造反,赈济饥民,救民于水火。

    官府的邸报和海捕文书也向饥民们证实了林飞的剽悍。周边那些生计无着在饿死边缘的流民,几人结伴,挣扎着向虎家山去投奔林飞。

    能最终到达虎家山的流民,多是青壮,那些老弱多在路途当中饿死了。林飞本来窑藏够用半年的粮钱,随着流民的不断到来,快速消耗着。

    林飞并不心疼。自己来明朝走这一遭,历经血火,正是为了给流民活路。哪怕重新变回一个穷光蛋又怎样呢。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这日,老神仙正在对流民进行安置前的检查工作。他脸上裹着白巾,带着学徒们对要入营的流民们一一检查。

    已有疫病症状流民,安置在隔离区单独进行治疗。如果不幸亡故,由后勤队装棺挖坑深埋。其他流民们不管老幼,均喂服老神仙用来预防疫病的方剂。老神仙在这虎家山中日日救人,眼见不少人因他而活,也不再提要走的事了。

    林飞认为这些流民暂时还不能编入乞活营中,一则他们身体孱弱,需要温养。再一个他们人数太多,手上没有足够的中层带领。他可不想自己的队伍失控变成流寇。其中有没有官府的细作也要考察一番。

    林飞和狗子给流民青壮们安排活计。炖煮草药;山中锯木,为流民搭建居住的板房;挖掘旱坑厕所,改善卫生条件;削制木棍用来防身;扩大营墙范围;平整泥泞的道路;

    流民们能吃饱饭自然卖力气的干活,对林头领感恩戴德。

    林飞敏锐的发现有一些流民手上都有伤,干活的时候多有不便。且受伤的位置都很统一。

    他挥手把一个带伤青壮招来“乡党,你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啊?”

    那汉子明显有点畏缩“回林头领,这是宜君知县老爷催科的伤。要是缴不清积欠,衙役就用夹棍夹手指,隔几日一次,直到把那钱粮补齐。”

    汉子看林飞侧耳听的认真,忍不住又哭诉起来“非是我们不交啊,那知县老爷索要的加派是正税的三倍,一年劳作所得全缴上去也不够。更不要说在这灾荒之年了。”

    林飞去看那汉子的双手。布满老茧的双手上,关节红肿,指间皮肉溃烂,新伤下面又是旧伤,显然不是仅仅受过一次夹棍。

    他大怒“这狗官是把我当摆设么!这厮怕不是想受流民铁拳暴打。”

    经过这段时间熟悉,林飞已对当地地理有了了解,这宜君和白水中间只隔着一个雁门山。距这虎家山不到二百里地。宜君知县显然没把林飞这伙泥腿子放在眼里。

    林飞当即先让宜君来的流民停下手来,去老神仙处医治双手。他则召集狗子、种光道、杨发、郑彦夫。商量怎么收拾这个宜君狗官。

    打宜君要探查情报。郑彦夫自高奋勇,林飞挥手制止了他。“我亲自去,让你的三个夜不收跟我一起,正好锻炼他们一番。”

    众人又议定,这次只出一个杀手队。这路途遥远,单程超过四天,需要留一队守家,以防官府征剿。待夜不收打探清楚地形兵力后,种光道的杀手队再携七日口粮出发。

    林飞握拳重砸桌面,“好叫这个狗官知道,出来混,早晚要还的!”众人轰然应是,转头各去忙碌。

    隔日,三个夜不收跟随林飞出发,经过白水县时,那县城城门大开,也无人巡视。看来那知县的官缺还是没人补。

    四人进入雁门山,穿行在山间小路,一路走来林飞都在考教那三个夜不收。

    夜不收作为哨探,林飞对挑选标准很严苛。要有过人的体能,身形敏捷;要耳聪目慧,眼观八方,耳听六路;要心性坚忍,耐的住性子。他对郑彦夫挑选的这三个人基本满意。就是实战厮杀的经验有点欠缺。

    林飞还在讲解哨探注意事项时。轰响间身后的山头崩塌,泥石俱下。却是之前暴雨让这雁门山土石松动,发生了泥石流。

    林飞奋力把旁边的夜不收推开,眼看他们脱离了泥石流的范围。自己却在泥沙中滚滚而下。

    他只觉受到石头不断敲打,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