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太极任意门 » 二六 拳打百目喜添丁

二六 拳打百目喜添丁

    “我又跌回五品?”

    当李树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白晃晃的冰肌玉骨,暗暗叹了口气,默默地为她俩盖上长袍,独自走在七窍玲珑塔中。

    武道意志出!

    不再是霸欲武道,而是种已知武道不曾出现的意志。

    太极!

    下一刻,李树来到横沙之中,独自面对那头徘徊不去的百目大妖。

    “你不是佛子,你究竟是谁?”

    百目几乎瞬间就捕捉到他的踪迹,当即以毒气黑化河水,气势汹汹地向他扑来。

    李树笑而不语,双手虚画半圆,就见身前浮现一道先天太极图,直接将黑气隔绝在太极图外。

    百目大惊:“道家两仪图?”

    李树依旧笑而不语,单手作拈花状,有佛门金光冲天而起。

    百目大怒:“你是佛子转世?”

    李树向前一步,五品意志透体而出,直接震散水中黑气。

    百目震怒:“你是儒生?”

    只见李树一抖手腕,护腕顿时化为一杆红缨枪,仅一个枪花落下,黑气顿时如倒斗,疯狂流向枪尖。

    “你是兵家战神?”

    此时,百目震惊万分,以它的目力都瞧不出对方的根基。

    但无论对方拿出哪一道,似乎都是不可小觑的精通之道。

    “你到底是谁?”

    李树猛地将黑气一收,重新将长枪护腕化,笑道:“你猜。”

    百目大吼,陡然张开胸膛,射出万道金光。

    李树身处其中,顿觉双眼刺痛,仿佛有无数细针刺入眼膜,但他只轻轻一摇,此身更有大放的金光。

    只见金光碰撞,河水犹如烹锅,逐渐沸腾。

    百目大声咆哮,忽而显化本相,足有百丈妖身。

    它稍稍一动,就有百丈长的河水怒拍两岸。

    微微一开口,就有黑气向四面八方疯狂蔓延,毒杀不计其数的鱼虾精怪。

    李树躲闪不得,右手在水中虚画一道抛物线,就见满河黑气再次向他位置聚拢。

    “妖人,受死。”

    百目难以理解他的境界,当即一头撞了过去。

    大妖之速,七品武夫不能躲。

    所以,李树也不例外,轻轻一跳,恰好挡住蜈蚣头,接着蹲下身子,向前一滑,刚刚单手按在他的头顶,先沉真气于丹田,身如弹簧蓄势待发,然后才掤劲于臂,一气呵成,崩于掌心。

    砰!

    百目大妖如遭雷击,脑袋嗡嗡作响,一口吐出老大的黑墨毒气。

    接着,李树拳落如雨,砰砰声不绝于耳,一直将百目脑袋打入泥沙深处。

    轰!

    直到打完最后一丝内力,这才一跃而起,一头扎进泥沙之中。

    “多谢百目大妖吃我百拳。”

    吼!

    百目仰头咆哮,豁然散发大妖气息,宛若焚天煮海。

    “妖人,你给我出来。”

    以百丈妖身,百目几乎掘地三丈,除了吃一嘴泥沙,竟然什么都没有发现。

    此时,李树已回到七窍玲珑塔中。

    白鹿大大方方地看着李树。

    童颜媚眼如丝,痴痴傻笑。

    李树不知为何,看着她俩,内心隐约有些发毛。

    下一刻,一个六品,一个大妖,再次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地鏖战至七日过后。

    这日的清晨,李树起身,忽然就听到童颜捂着嘴:“我感觉我身子有些不舒服。”

    白鹿打趣道:“听说人间女子怀孕后,都会不舒服。”

    童颜一下子扑在她的身上,使劲压着她,波涛汹涌:“你才是怀孕了,我堂堂六品,还能被小小五品征服?”

    白鹿张口吐出龙珠,忽听龙吟阵阵,接着有一道龙气从中飞出,恰好落在她的身上。

    白鹿还想打趣,忽然眉头一蹙:“童颜,你真的有喜了。”

    正怀疑人生的李树猛地一个激灵,翻身坐起:“白鹿,她真的有了吗?”

    白鹿催动龙珠,落下一道道龙气,但无一例外,只要进了她的体内,都被消化殆尽。

    “我曾于庙前侍奉龙女,有赐子添丁之职,自然不会看错。”

    世人皆知,龙族善交,多添龙子,广布山泽。

    童颜脑袋一懵,一时间竟不知是喜是忧。

    反而是李树一把抱起了她,欣喜若狂:“多谢童颜。”

    白鹿擦了擦鼻尖,面色古怪:“方才我审视童颜,发现她的面相似乎并不是她的本相。”

    童颜主动回道:“我合欢宗曾受天下武夫清剿,师父为护我周全,刻意换了我的面容。”

    白鹿恍然大悟。

    李树却沉浸在喜添一子的喜悦中,难以自拔。

    ……

    皇宫。

    “王相,入京武夫越来越多了。”

    欧阳文忠捏着厕纸,神色凝重。

    赵顼一脸嫌弃:“老相,你先去吧。”

    欧阳文忠当即退下:“谢主隆恩。”

    这时,有侍官来报:“王相,安德公主突然口吐鲜血,至今昏迷未醒。”

    赵顼当即说道:“传太医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保证安德公主安然无恙。”

    侍官躬身,领命退下。

    王介甫这才说道:“文官想要抬头了。”

    吏部尚书曾明仲直言不讳道:“微臣始终觉得王相变法太过柔和。”

    其实,曾明仲一直期待方仲永回京。

    因为,那日少年所言,正合他的心意。

    “严刑厉法,以儆效尤。”

    赵顼眼观鼻,鼻观心,假装听不到。

    “陛下,请准许微臣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赵顼充耳不闻。

    曾明仲看向王介甫。

    王介甫双手拢袖,低头不语。

    寝宫之中,一众大臣无不低着头,不敢说话。

    就连向来耿直的御史、谏官都耷拉着脑袋,好似失了聪,听不到。

    曾明仲大骂:“无胆匪类。”

    吕献可小声劝道:“曾大人,别忘了你也是文臣。”

    此时,寝宫之中,文臣齐聚。

    武官,不见一人。

    曾明仲不以为然,破口大骂:“尔等食君之禄,忠君之忧,怎么会有人敢公然在太院前宣称: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今日,早朝前。

    曾有上百位学子奔赴太院,公然跪在大门前: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为首之人是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生于江南黄州,姓秦,名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