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太极任意门 » 三二 百目吞人,兵部害人

三二 百目吞人,兵部害人

    “啊,该死的妖族,我杀了你。”

    自降生以来,百目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当即显化人身,一只手捂着后庭,六只手分别持有宝剑、宝刀、长箭、长弓、金砖、宝珠。

    蛇头大妖一下子捅了个空,立马显化蛇头人身,盯着百目,意犹未尽地吐着舌信:“本尊修行三千载,杀我之人数不胜数,别说是你区区一头妖魔,就是邪魔降临,我也不惧。”

    李树看着百目,瞥着蛇头大妖,添油加醋道:“大蛇,蜈蚣菊花紧吗?”

    蛇头大妖吐着舌信,笑道:“百年以来,本尊窃以为,当属第一。”

    百目放声怒吼,吼声突破白浆,直达云霄,一身魔气贯穿天地,竟然引来九天雷劫,噼里啪啦地一阵声响,将它的余威寂灭。

    此时,一尊尊大妖云里雾里,不解这头妖魔为何突发狂性,当即问道:“大蛇,你哪里惹着它?”

    蛇头大妖刚想回话,就见百目推动漫天魔气,将它包裹其中,宝刀横劈,犹如开天辟地;宝剑挥砍,犹如天坠剑雨;宝弓拉线,长箭贯空,犹如射日弦惊。

    蛇头大妖知它正在气头上,立刻避开锋芒,好心劝道:“消消气,消消气,本尊流连青楼画舫,宠幸男姬,似你这般,也不过是虚耗几日,就畅通无阻了。”

    百目放声咆哮,如惊雷贯耳,震的蛇头大妖猛地一栽,就被刀剑砍破蛇身,长箭贯穿胸口。

    噗!

    蛇头大妖不敢应战,连忙扭动人身,全数化为蛇形,轻轻一扭,就突破魔气,钻入云海。

    然而,百目放开魔气,早就侵入其体内,这时催动魔气魔性,当即痛的蛇头大妖在云海翻来翻去,直显千丈蛇身,露出作案工具。

    百目见之,立马抛出宝珠,放出万丈金光,同时扔出金砖,正中蛇头,直打的头破血流,随后一步跨出,来到蛇头正上方,刀剑乱舞。

    只听得砰砰声,就见蛇头脑浆迸发,血溅一地。

    “诸位兄弟,快来救我。”

    蛇头大妖早已修行到无头也能活的地步,当下运转妖气朝群妖呼救。

    一尊尊大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纷纷上前,各显神通,逼退百目。

    蛇头大妖如获新生,看了眼百目,恋恋不舍地一头钻入云海更深处,只留下一句:“蜈蚣爱妾,待为夫恢复伤势,再来问候你的后庭。”

    百目暴怒,再也顾不得九天雷劫,一怒冲上九重天,誓要击杀蛇头大妖。

    但对方一见它来,毫不犹豫地跳入西夏国内。

    百目见状,俯身就追。

    群妖一拥而上,将它堵在国境之外:“西夏境内,妖魔禁行。”

    百目亮出六件法宝:“放我进去,只要让我杀了那条赖皮蛇,它们就归你们。”

    群妖目光闪烁,蠢蠢欲动。

    唯有癞蛤蟆叫道:“难道你们没看到赖皮蛇都走不过它一个回合?真要被它杀入西夏,夺了大蛇信仰,你们谁还能挡得住它?”

    群妖愕然。

    西夏国内,以癞蛤蟆和赖皮蛇最为足智多谋,可惜它俩都太过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讨人喜欢,否则早就被定为国兽,享受一国之宠信。

    南蕃天狼,就是一国之妖,独享一国气运。

    北俄之熊,也是一国大妖,独吃千年功德。

    百目自斩一腿,丢到癞蛤蟆的近前:“若你肯放我进去,没过一日,我都如约奉你一腿。”

    群妖闻着妖腿,如痴如醉,眼中贪婪无厌:“癞蛤蟆,这腿必然大补之物,要不就放它进来,毕竟咱们这多人,还怕它一个?”

    蜈蚣妖腿,尚有跳动,光是闻着,就得有一年道行增进。

    若是吃了,十年道行不在话下。

    群妖修行至今,早已过了五百年一精进的过程,往后余生都不得不按部就班,甚至每过五百年还得遭受一次雷电洗礼。

    蛇头大妖也就熬过四次。

    癞蛤蟆足有五次。

    每过雷劫,群妖都虚弱至极,不得不隐遁山林,唯恐被群妖发现,生而食之,生吞活剥。

    是以,群妖恋恋不舍,垂涎三尺。

    就连癞蛤蟆都蠢蠢欲动,口水直流。

    蛇头大妖见状,赶忙隔着云海怒吼:“别听它的,真放进来,后患无穷。”

    群妖只当它危言耸听,不以为然。

    就连癞蛤蟆吃了亏,依旧不曾上心。

    却不想,这时李树竟然骑着白鹿,在众目睽睽之下抢过妖腿,一剑撕个稀巴烂。

    群妖怒吼:“该死的人族,竟敢坏我食粮。”

    癞蛤蟆更是张口对他喷出一大团白浆,幸好李树早有防备,抽身一降,躲到了河中。

    百目阴冷的眼神恨不得活吞了对方。

    只见,被撕碎的妖肢突然冒出一阵阵魔气,仿佛烈焰灼烧虚空一般,发出阵阵刺耳的滋滋声,同时生出一条条拇指粗细的蜈蚣,疯狂地向活物冲去。

    群妖见状,纷纷各显神通,打碎魔气幻化的蜈蚣,暗暗咽了咽口水,心有余悸地骂道:“我与妖魔,誓不两立。”

    李树还想拱火,忽觉手中红缨枪一抖,变回护腕,发出阵阵颤抖的模样,同时在那云海之上,仿佛有什么东西撕裂虚空,想要破空降临。

    此时,群妖都心生恐惧,纷纷显化本相,张开血盆大口,对着空中咆哮。

    唯有百目面露微笑,显化本相,对着天空射出一道道妖肢,打碎一层层雷云。

    与此同时,九重天雷劫汹涌澎湃,不顾一切地发出惊天动地的惊雷。

    接着,百目趁着群妖分神之际,陡然张开大嘴,幻化吞天之状,对着李树一口咬下,竟然将一方黄河拦腰截断,活生生地吞入腹中,接着显化人身,将妖身一扭,逃之夭夭。

    群妖一愣,却都没有去追。

    毕竟,吞的是人,而不是妖,不必和它大动干戈。

    只有蛇头大妖冒着魔气落下,颇为惋惜地说道:“可惜了我的爱妃龙女,就这么成了它的盘中餐。”

    癞蛤蟆先前有所察觉,笑着打趣:“区区龙女,哪里比得上蜈蚣大妖后庭,更能经得起你摧残?”

    并未远去的百目身影一颤,恨不得杀回此地,将这头癞蛤蟆、赖皮蛇大卸八块。

    只听蛇头大妖意犹未尽地舔唇:“确实,大蜈蚣更合我心意。”

    本欲离去的百目恼羞成怒,顿时悄然折返,趁着群妖心生懈怠,猛地从云海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六宝齐出,直接将蛇头大妖打回原形,露出千年妖丹,张口一吞,夺路而逃。

    “妖魔,休走?!”

    群妖同气连枝,岂会坐视不管,当即显化无上妖气,封天绝地,镇杀妖魔。

    这时,百目才真正露出千年妖魔之恐怖,现出千年蜈蚣妖身,百丈之身却好似遮天蔽日,轻轻一扭,魔气铺天盖地,张口一吐,天昏地暗。

    一瞬间,天地四面八方尽是魔气落下。

    “一群大妖,真以为我杀不了你们?”

    百目吞下蛇头大妖妖丹,还来不及炼化,被迫显现百丈妖身,同时试图将群妖一网打尽。

    之所以先前不愿意动手,是因为一旦真的动起手来,那恐怖的魔气定会惊动此间天地的人族。

    这时,魔气贯穿天地,群妖身处其中,无不头晕目眩,心生恐惧,却不敢显化本相,只敢以人身结伴抵御。

    癞蛤蟆深受其害,知晓个中厉害,脱口而出:“不要留手,全力以赴。”

    群妖明白癞蛤蟆的话不可不听,当即口吐妖丹,化为宝珠,镇守人身一方净土。

    一时间,魔气之中有五色神光闪烁,竟不断净化魔气滋滋作响,还这天地一方清明。

    此时,以百目之修为,若是以魔气对付一般大妖,绰绰有余,可苏醒以来,未曾深修,对付五色功德光却捉襟见肘。

    所以,百目大怒,恨其不争:“尔等大妖,为何还修人族功德,难道不知当年妖族就是被人族所灭。”

    ……

    侍官来报:“陛下,秦会之愿以命抵命,换王珪安然。”

    赵顼沉醉于太极拳,对此话充耳不闻。

    侍官不敢退,直到赵顼开口问道:“安德公主在京都开馆,近况如何?”

    以一国国君之身,打听一座小小武馆,可谓是大宋建国以来绝无仅有。

    但在场群臣无不习以为常。

    只因安德公主是王介甫之女。

    方仲永之未婚妻。

    “回陛下,安德公主自开馆以来,未曾收学徒一人。”

    赵顼大惊,追问道:“为何?”

    “一是百姓练拳即忘,不得要领;二是太院学子传出谣言:此拳乃外道武夫妖法。”

    “荒唐!!!”

    赵顼龙颜大怒,握拳一甩大袖,骂道:“好个太院学子,好个王珪老贼,竟敢坏朕爱卿名声。”

    群臣齐呼陛下息怒。

    赵顼不管,当即说道:“来人,摆驾,朕要亲自去趟武馆。”

    群臣齐呼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凡尘。

    王介甫也是出声力劝:“陛下,百姓自有百姓福,能否习拳并不重要,但你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以身犯险,莅临红尘。”

    赵顼不顾,突然开口:“王相拟旨,立六子赵佣为储君。”

    一众大臣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涉及立储一事,陛下曾有所意动,后又束之高阁,没想到今天为了出宫,竟然当众拟旨。

    王介甫领命。

    欧阳文忠大胆说道:“陛下,立储一事,应当征询诸老王公之意见,不可妄下定论?”

    赵顼自龙体安康,日益精神抖擞,龙威更胜当年:“朕即天命。”

    群臣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欧阳文忠不再多言。

    曾明仲也拢袖,不说话。

    吕献可大声叫道:“陛下圣明。”

    御史、谏官跟着喊了一波。

    吕公弼也成了跟屁虫,大声应和:“陛下圣明。”

    于是,立储一事,告一段落。

    此时,忽有侍郎求见。

    赵顼宣。

    来人二话不说,一头跪下:“陛下,京都不知从哪处起了瘟疫……”

    自古以来,瘟疫都是绝城之病。

    王侯将相,更是一视同仁。

    赵顼大惊,怒问:“可有医治之法?”

    侍郎颤抖回道:“京中医师十不存二。”

    群臣大惊失色。

    心中直呼:大宋危也。

    礼部尚书文宽夫斗胆进言:“陛下,当遵礼制,迁都洛阳。”

    户部尚书陈升之附和:“陛下,当遵礼制,迁都洛阳。”

    刑部吕公弼不再沉默,慎重说道:“请陛下移都洛阳。”

    吏部曾明仲:“请陛下移都洛阳。”

    工部尚书向敏之也出声:“大宋建国以来,未曾听闻瘟疫入京,今突逢巨变,恐民心动荡,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事关方仲永一事,向敏之一向是充耳不闻,但京都突逢瘟疫,他心中有了异样。

    兵部尚书丁公言直言不讳:“陛下,老臣窃认为,王老所言非虚,方仲永乃奸臣之相,定是皇恩浩荡,降下瘟疫,以示陛下。”

    赵顼破天荒地生出摇摆不定的念头。

    丁公言进言更甚:“故老臣请命:以太院之名传太极,以乱国之罪杀方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