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秘造 » 第18章阴阳之术

第18章阴阳之术

    大家好,我是超人气主播,实话实说的小童。今天和大家交流我一直喜欢的一部书,鬼谷子。

    鬼谷子,又称之为捭阖策,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顶尖的权谋大师王诩。

    由于王诩一直隐居于云梦山鬼谷岭,因而被称为鬼谷子。

    鬼谷子,可以说是我国几千年以来,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虽然隐居于深山老林,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其声名远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他知识渊博,智慧超群,精通心术,谋略和纵横辩论之术,通晓道家,兵家,法家,阴阳家,名家,邢家等诸子百家之学问。

    苏秦,张仪得其纵横辩论之术,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孙膑,庞涓得其兵法,驰骋疆场,所向披靡。

    总体而言,鬼谷子一书,是一本讲述游说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书,他是鬼谷子老先生一生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他的谋略心术,以及通晓兵家,道家等百家之学问,全部荟萃于鬼谷子一书中,其书被后世称为旷世之奇书,智慧之禁果。

    于今而言,如果能读懂此书,大,可以应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中,可以运用于商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小,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言概之,鬼谷子的谋略和心术,可以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换言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鬼谷子的用武之地。

    鬼谷子是一步特别难读的书,本直播间将提纲挈领,全面而系统的讲述鬼谷子,讲述完之后,大家可以根据主播直播间的提纲,再去读原著,就会容易很多,领悟也会更加深刻。

    一般认为,鬼谷子一书,共有十四篇文章,其中第十三,第十四篇已经失传。

    此外,鬼谷子还有本经,持枢,中经等篇,由于这些篇章与鬼谷子一书的主旨一样,所以将一道讲解这些篇章。

    所以读懂了捭阖,后续章节也就容易理解了。

    捭阖这一篇章,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捭阖,二是如何使用捭阖之术。

    下面就来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捭阖。

    何为捭阖呢。鬼谷子认为,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鬼谷子的意思是,捭,就是打开,显露,就是开口言说,就是阳。

    阖,就是闭合,隐藏,就是默而不言,就是阴。

    综合起来,捭阖就是捭术与阖术的总称。他是两种重要的游说之术。

    这样的解释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其实,要想完全理解捭阖的含义。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阴阳理论,二是说话技巧。

    下面就来一一讲述。

    一是阴阳理论,捭阖的理论是建立在古代阴阳变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阴与阳,是我国古代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

    古人认为,阴阳的交合,生成了天下万物,因此,天下万物,都具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于是,古人将天下万物分为了阴与阳两大类别,一般而言,阴柔,温顺,低下等特征的事物可归类为阴性事物。而阳刚,强悍,崇高等特征的事物可归类为阳性事物。

    基于此阴阳分类理论,鬼谷子将阴阳应用于捭阖之道。

    他将阴阳的阳,对应捭阖之术的捭,将阴阳的阴,对应捭阖之术的阖。

    也即上面所说的,捭之者,阳也,阖之者,阴也。

    同时,鬼谷子认为,阴阳相互调和,才能始终符合捭阖之道。

    也即,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阴阳与捭阖之间的关系,鬼谷子做出了具体的说明。

    鬼谷子认为,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邢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这段话,鬼谷子将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看成是阴阳的阳,称之为开始的始,也及捭阖之术的捭。而将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邢戮,诛罚等,称之为最终的终,也即捭阖之术的阖。

    大家有没有发现,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阳类事物是人人都喜欢的,是人人都想要的。而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邢戮,诛罚等阴类事物,则是人人都厌恶的,是人人都不愿发生的。

    所以,在进行游说时,捭术,就是从事情好的一面去游说对方,明确告知对方将会获得哪些利益和好处,从而促使游说成功。

    比如秦始皇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害怕衰老死去,方士徐福就是利用秦始皇的这种心理,游说秦始皇,说自己找到了长生不老的药,博得秦始皇的信任,从而骗取功名利禄的。又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臣张仪,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向楚王许诺,如果楚国断绝与齐国的同盟关系,那么秦国会将六百多里商於之地献给楚国。楚王贪利,立马答应了张仪的请求,断绝了与齐国的同盟关系,张仪所使用的捭术,就是以财利说动楚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之以利,是游说之士经常使用的一种捭术。

    相反,阖术,就是从事情不好的一面去游说对方,使对方明白事情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这样,对方为了避免危害的发生,必定会接受我方的主张。例如,刘邦的手下萧何游说英布背弃项羽,转投刘邦。萧何就是将项羽可能杀害英布的情况告诉英布,英布知道利害关系之后,害怕被项羽杀害,只好背弃项羽,投靠刘邦,萧何采取的阖术,就是说之以害,也即利用可能发生的灾祸,危害,使对方内心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从而接受我方的主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与说之以利一样,说之以害,是游说之士经常使用的一种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