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月弯弯照汉室 » 第二十三章 代帝受降 惊心动魄

第二十三章 代帝受降 惊心动魄

    十万匈奴拱手来降,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武帝开始准备亲自过黄河去接受投降,毕竟这是一个功垂千秋的伟绩。可又担心匈奴人反复无常,真降还是诈降?都是未知。

    武帝思考再三,决定派霍去病代替自己去接受投降。让霍去病去受降,大臣们都很疑惑。武帝解释到:是霍去病荡平河西走廊的,他应该得到这份荣耀。再有霍去病在匈奴人心中如同天神,即使诈降也要忌惮几分。

    正如武帝猜想的一样,就在任命霍去病为受降代表时候,匈奴浑邪王跟休屠王发生了火拼。

    原来是两个人商量共同投降汉朝,可休屠王后来有些反悔,借着酒劲,骑马跑了百十里找到浑邪王咆哮,大骂浑邪王辜负国恩,投敌卖国!

    浑邪王看到局势发展要失控,当机立断,趁黑夜带兵马急行军包围了休屠王。浑邪王一声令下,士兵冲杀进去,把醉酒卧床的休屠王乱刀砍死,并控制住了休屠王部下。

    休屠王的阏氏和太子磾及弟弟伦都被迫同意投汉。记住太子磾这个名字,后来他救了武帝一命,成为了汉昭帝的顾命大臣。

    浑邪王杀死了休屠王已经没有退路了,迅速带领部下和休屠王所属,赶着牛羊,沿着河西走廊前往黄河受降地点。

    浑邪王在向汉朝递交的投降国书上写到有十万部众投降。其实只有五万多人,浑邪王是为了抬高身价。浑邪王带领部下星夜兼程,终于来到了黄河岸边的受降地点。

    霍去病已经率领一万骑兵,渡过黄河,在岸边列阵等候了。

    汉军排列整齐,旌旗招展,战马嘶鸣,甲杖生辉。阵营中央帅旗上一个斗大的霍字,猎猎作响,威风八面。

    匈奴人看到汉军如此威武,特别是看到霍字帅旗,个个都心惊胆颤。

    虽然是来投降的,也要有点军威呀!浑邪王刚想把队伍排列成阵,队伍里就出现了骚乱。

    也许是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杀戮太重,给匈奴人造成了心里阴影,也许是看到汉军阵容威武充满杀气,再加上休屠王部下的鼓动,匈奴人开始混乱,有些禆将带着自己手下掉头逃跑。浑邪王喝止不住,局势已经失控!

    霍去病看到对面匈奴阵营出现混乱,他预感到浑邪王内部出事了。霍去病当机立断,长枪一挥,率领骑兵突入匈奴阵中。

    霍去病先找到浑邪王,让部下保护好。然后纵兵对逃跑的匈奴兵开始追杀,一口气斩杀8000余人,剩下逃跑的匈奴人纷纷跪地求饶。

    一场不可收拾的兵乱,在霍去病的威慑下消于无形。

    浑邪王带5万余人归降汉朝,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

    武帝听到受降整个过程,兴奋的手舞足蹈!赐封霍去病食邑1700户。霍去病20岁就成了万户侯,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武帝为了显示国威,调集2万辆马车,组成豪华阵容,在长安城外迎接归降的浑邪王及属下。

    浑邪被封漯阳侯,食邑一万户。跟随投降的小王官都都被赏封。

    因休屠王临时反悔,政治上不可靠,休屠王的近亲及军官贬为奴婢。休屠王太子磾及母亲阏氏、弟弟伦都罚为官府奴隶,派到黄门养马。

    因祭天金人曾在休屠王手里保管,武帝赐休屠王太子磾及弟弟伦姓金,以后称呼为金日磾,弟弟为金伦。

    至此,河西走廊广阔地域第一次全部被汉朝掌控。武帝设立的河西四郡,犹如一把尖刀扎在了匈奴的胸膛,隔开了祁连山南部游牧民族和北部游牧民族的联合,为进一步向西域纵深发展,拿到了开门的钥匙。

    武帝把大批汉中百姓移民到河西,增加了粮食收成,有了饲养战马的基地,彻底解决了匈奴由西面方向骚扰汉朝的后顾之忧。剩下的就是盘踞在漠北的伊稚斜单于和左贤王的主力了。

    匈奴伊稚斜单于对于河西走廊的丢失非常恼火,这等于砍掉了自己的右臂。而漠南战事相当于砍掉了左臂,现在只剩下身体躯干藏在苦寒的大漠深处。

    伊稚斜单于知道不能再这样藏着躲着耗下去了,否则就是等死了!要引诱汉军到大漠深处来决战,以逸待劳,歼灭汉军主力部队,才能回到从前那种伸手要钱汉朝就给,要女人汉朝就送的局面。

    伊稚斜单于主意已定,就派出小股轻骑,不断骚扰掠夺汉朝边境,抢了就跑,目的就是引诱汉军深入大漠追击。

    随着霍去病的名声鹊起,很多将军校尉都跑到霍去病麾下,因为跟随霍去病能打胜仗能升官发财。

    而这时的卫青基本上不带兵出征了,只是管理朝廷的一些军务。所以霍去病的风头已经超过了卫青。

    霍去病带兵从来不以小恩小惠拉拢部下,而是靠严明的纪律和公正的赏罚。霍去病懂得私恩是哄小孩的把戏,上级对下属最大的恩惠是:任人为贤,功过分明!

    霍去病在西征时,武帝给霍去病单独准备了一些好酒好肉专用。霍去病吃不了,也不分给士兵吃。很多人说霍去病恶毒,不体恤士兵。其实这是霍去病的大智慧,决不能用皇帝恩赐自己的东西,私恩于士兵,这样做即对皇帝尊重,也告诉士兵,在我队伍里没有私情,只看战功。

    当伊稚斜单于实施引诱汉军深入大漠决战之时,武帝也打算彻底清除掉心中最后的隐患伊稚斜。

    多年的战争,已经消耗掉国库的家底,再大规模深入漠北决战,需要筹集很多很多经费。武帝本想休养生息几年,朝廷财政经济恢复一下,再解决伊稚斜单于问题。

    匈奴伊稚斜单于早就看到了汉朝经济的窘迫,不能让武帝把经济恢复起来再收拾自己。所以就不间断的骚扰掠夺边境,想惹怒武帝趁现在国库空虚深入大漠决战。

    面对着匈奴不停的袭扰,武帝失去了耐心,决定破釜沉舟跟匈奴一战。

    两大军事集团的首领,就像赌局上的赌徒,准备把全部家当做成筹码,来一次你死我活的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