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月弯弯照汉室 » 第四十七章 侥幸免死 海昏侯墓

第四十七章 侥幸免死 海昏侯墓

    刘贺知道废掉帝位已经成为定局,但求生的本能让他振作起来。他瞅着霍光,眼神里带着哀怨说:“我本一王侯,在昌邑领地遵守法度,逍遥自在,是你一道诏令召我入宫,我虽德不配位,但也不该没有性命呀?”(也不应非命乎)

    刘贺的话击中了霍光的软肋!大臣们都抬头看着霍光。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霍光此时心潮翻涌,对于废掉刘贺帝位后,怎样处置刘贺,霍光心里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是一劳永逸的将刘贺杀掉,还是让刘贺返回昌邑国,霍光不断的平衡着。

    听了刘贺的话,霍光觉得很有道理,是自己擅做主张,硬把刘贺扶到帝位上的。

    人家刘贺作为地方诸侯王,吃香的喝辣的,衣食无忧,前呼后拥。假如一直待在属地,能幸福度过一生。是自己非得将他推上帝位,如果说有错,自己要承担一半。

    如果真的杀掉刘贺,自己谋逆的名声永远洗刷不掉,众臣和世人会怎样看我?但不除掉刘贺风险实在太大,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无法预料。

    刘贺看出来霍光在犹豫,便大声说道:“孝武帝爷爷曾让你善待昌邑王后裔,你忘了吗?”

    霍光想起武帝从前的嘱托:昌邑王刘髆有一幼子,如今五岁,你日后就多加照顾吧!

    霍光终于下定了决心,放刘贺一条生路。

    但霍光学习“伊尹放逐太甲”的做法。

    伊尹是奴隶出身,为辅佐商汤灭夏立下汗马功劳!后曾在商朝辅佐五位君王,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真正践行者。

    但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比较任性,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坏了商汤朝政。

    伊尹将太甲废掉,放逐桐宫,为其爷爷守墓。太甲在为爷爷守墓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觉得很惭愧,写悔过书给伊尹。

    三年后,伊尹又重新迎回太甲登上王位。太甲二次继位,遵守祖制,励精图治,勤劳爱民,天下大治,成为了一代圣君。

    霍光也要按照伊尹的做法,放刘贺一命,如果重新立的皇帝,还是不听自己的话,也可以效仿伊尹那样,把改造好的刘贺再迎请回来取而代之。

    霍光心意已决,他拽着刘贺往宫外走。一便走一便低声说:“我放你回昌邑国,你要闭门思过,不许自暴自弃,未来如何谁都不可知!”

    宫外已有安排好的一辆马车,霍光扶刘贺上车:“大王请登车吧!”

    刘贺没有理会霍光,而是面朝西跪下,磕了三个头说:“皇爷爷,孙儿对不起您了!都怪我愚昧不明事理,不能担当汉室的重任!”

    刘贺说完满脸是泪,登上马车。霍光坐在旁边,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马车来到长安城中昌邑国府邸,刘贺下车,向霍光施礼拜谢说:“我虽没能担负起社稷大业,请大将军不要辜负我爷爷遗托,让大汉江山万年留长!”

    霍光说:“大王放心,老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大汉江山社稷,没一点点私心!”

    刘贺说:“我相信大将军的胸怀,我会拭目以待。”刘贺说完,转身走进府里。

    霍光对着刘贺的背影说:“大王多多珍重!”然后驾马车回未央宫。

    霍光虽然放了刘贺一条生路,但老辣的霍光还是做了防备。

    霍光废除昌邑国,刘贺削侯为民,刘贺居住的宫殿和个人财产不查收。

    刘贺的财产有一大部分是李夫人被宠时,武帝赏赐金银珠宝,数以万计,价值连城。

    霍光不没收刘贺财产的决定,为二千年后的考古界带来了震撼!海昏侯墓,就是刘贺的葬身处。

    刘贺一人一车返回山阳郡,(原来的昌邑国)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汉宣帝刘病已执政后,担心刘贺为帝之心不死,也怕刘贺得到民间的同情和拥护,将刘贺视为心腹之患。

    刘贺被贬居住在山阳郡,宣帝特派山阳郡太守张敞加强对刘贺的监视。

    张敞安排监视刘贺的官员报告,刘贺居住的昌邑王宫,终日大门紧闭,只开一个小门供人出入。通常有一名家仆去领银钱购买东西,每天早晨采进一次食物,此外没有外人出入。

    张敞为了向宣帝汇报真实情况,亲自到刘贺府中巡查。

    刘贺见张敞到府做客,便上身穿短衣,下身穿条大裤子,头戴惠文冠,身佩玉环,头上插着笔,手里拿着木牍,打扮的不伦不类。

    张敞看到刘贺面容青黑,须眉稀少,因患有偏瘫之疾,行走不便。曾经的翩翩公子,也就七八年的光景,就变得如此不堪!

    刘贺拜见张敞,显得极其卑谦恭顺。

    张敞为了进一步试探刘贺说:“昌邑多枭!”张敞是想用这话刺激刘贺,枭暗指枭雄!

    刘贺却应声答道:“是的,从贺西到长安就没有枭了,回来到济阳就能听到枭叫声。”

    张敞听了刘贺的答复,心中知道刘贺已经迟钝了,没有称帝的野心了。

    张敞把所见所闻,如实写在奏疏中。宣帝看后觉得刘贺几乎成了白痴,又已半残,对自己的帝位没有什么威胁了,于是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就国豫章郡。(现在南昌市)但不得赴京师朝见奉宗庙朝聘之礼。这就是说刘贺不准回长安参加祭祀高祖的活动,也不用献酎金。

    酎金是诸侯王每年向朝廷缴纳的黄金,用来祭祀高祖的。

    刘贺从山阳郡迁到豫章郡海昏侯国居住后,能自由活动了,也可以接见宾客好友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贺封海昏侯后,放松了自我约束,又开始胡言乱语。

    在跟一个地方官员孙万世的交流中,透露出一些反动言论,被人告发。宣帝削去刘贺食邑三千户给予惩戒。

    公元前59年,刘贺病逝,海昏侯国被废。

    2011年,在海昏侯墓葬中挖掘出黄金200多斤,其中有200块金板,上面刻有“海昏侯臣酎金一斤”的字样,这说明刘贺每年都做好酎金保存起来,以表达对先祖的敬意,证明自己永远是刘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