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的邻居是白娘娘 » 第4章 五绝残卷

第4章 五绝残卷

    木念白和云华道人走到苍山之下,木念白却停下了脚步,云华道人关切问道:“累了?我背你上山。”

    木念白摇摇头道:“师父,你有没有感觉苍山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一股阴森之感。”

    云华道人看着眼前熟悉的山路,两旁树木繁茂,零星的星光照射不进去,因此显得有些诡异,只以为木念白年纪小,见此有些害怕,便道:“只是风吹树叶导致的,你如果害怕,你闭上眼,我背你上山。”

    听云华道人这么一说,木念白刚才那种奇怪的感觉消失,仿佛真的是他疑神疑鬼了,便道:“师父我没事,我们快走吧。”

    两人回到南华观时,山明道人已将晚饭备好,三个白面馒头,一盘酸白菜,一条清蒸鱼,三碗玉米粥。

    鱼是山明道人白日无事的时候去捕的,清蒸的方法来自于木念白。

    吃完晚饭,木念白和山明道人收拾锅碗,云华道人则汇总今日的行医心得,待三人各自忙完,都聚在一张桌前,桌上放着木念白今日得到的那本古书。

    木念白绘声绘色的给两人说着他今天的经历,最后指了指古书道:“那女子最后给了我这本古书和这枚小印便离开了。”

    两人听着木念白的描述都是一脸诧异,不想他这次下山还有这等奇异的经历,两人也没怀疑,一是对木念白的信任,二是木念白一天都没离开云华道人的视线,这书和印只能是凭空出现的。

    山明道人看着那本书道:“师弟,那女子可有说这本无名书卷里面是什么?”

    木念白道:“那女子说其中是一些修行法门,说正适合我用,想来你们也可以修行。”

    随后木念白指着书上一行字道:“师兄,这也不是无名书卷,这里不正写着五绝真经卷一。”

    山明道人一脸疑惑道:“有字吗,我看的是一片空白。”

    如果不是知道这位师兄是认真性子,他都要以为山明道人是在给他开玩笑了,当即看向云华道人,云华道人却道:“我看到的也是一片空白。”

    怎么会这样?

    木念白翻开五绝残卷,问道:“师父、师兄,你们能看到这里面的字吗?”

    山明道人道:“依旧是一片空白。”

    云华道人也道:“我看到的也是空白,不过传闻有些高人所书的道书,只有有求道资质或者大气运者才能观看,这本道书或许就是这样的。”

    木念白眼珠一转道:“你们虽然看不到,但是我可以读给你们,或者抄给你们看。”

    初听木念白着说,云华道人确实有点意动,他们南华观如果有真的修行道统,那么兴盛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思考片刻后,云华道人却不赞同道:“不可,高人这么做自有其道理,我们不可观或许就代表不适合此道,强行习读修行非但无有益处,还可能有害。”

    云华道人这么一说,木念白也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便不再提这事,同时心中暗道可惜。

    本来他想着如果能将此书作为南华观的修行法门,师父和师兄都可以修行,兴盛南华观有望,也就不用再指着他了,他就可以作为一个大夫躺平了,躺平后慢慢修道,修到哪里就是哪里,也不一定非要成就。

    虽然得到了修行法门,他对修道仍然没太远大的志向,或者说抛弃躺平的生活,去努力修道非他所愿。

    对他来说,今世修道就如前世赚钱,赚钱赚到什么地步才算为止,修道更甚,道无止境,可能一辈子都求不到道的尽头,多累啊。

    所以不论修道还是赚钱,满足了可以躺平的条件就行了,现在看来,只要他学好医术就能躺平,所以对求道真的没有太多动力,作为爱好还行,作为奋斗目标就算了。

    云华道人太了解自己的小徒弟了,不由得警告他道:“念白,你的机缘是别人求都求不到的,你定要珍惜,天与不受反受其咎的道理你当明白。”

    被看破心中小九九,木念白嘿嘿一笑,掩饰自己的心虚:“师父放心,我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努力修行。”

    云华道人也不知道木念白到底可以努力到何种程度,只想以后要时刻敲打他,让他珍惜这机缘。

    接下来的时日,木念白除了诵读南华经、学习医术,就是研究五绝真经卷一,经过半个月的研读,他对整本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五绝真经写自于一位叫做五绝上人的高人,这位高人在五个领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在书中他自称在这五个领域比他厉害的人间难有,只有仙人了才可能胜他,故自称五绝上人。

    不过这卷古书只是五绝真经的卷一,只记载了四种绝技的入门篇,分别是剑术、修行之法、医术、卜卦,其中着重讲的是医术,其次是卜卦,剩下附带了一篇剑术和一篇基础修行之法,这两项没有太多的讲解。

    对于书中的内容木念白很是满意,医术本来就是他要学习的,躺平的根本,卜卦可测凶吉,也是很有用的技能。

    至于剑术和修行法门,没有太多的讲解,木念白打算慢慢参悟修炼,不能着急,万一修练错了可就麻烦了。

    第二日木念白在早课上向云华道人和山明道人大致说了书中内容,并表示了修行之法没有详细讲解,想要入门估计要很长时间。

    云华道人表示理解,并告诫木念白:“谨慎修炼是对的,不要贪功冒进,但是也不可不加努力。”

    早课依旧由南华经开始,南华经虽非修行法门,却有静心之用,在学习别的之前,读一遍可以清脑静心。

    但是这一次木念白读着南华经,却发现这静心的效果没了,明明在读南华经,脑中却不断想着五绝残卷中修行之法。

    这门修行之法名叫上清御气诀,只有初篇,讲了入道之法,说人生而近道,尤其是胎儿时期,身合于道,只可惜无有自我意识,无法修行。

    等胎儿降生,化为婴儿,则远道一分,随着生长,则离道越远,直至泯于红尘之中。

    所以修道第一步是要感悟觉察,感悟天地,觉察道理,找到一个可以学习天地的媒介。

    上清御气诀给出的媒介就是气,天地中有气流转才生生不息,人体内也是靠气的吐纳才得以生存,人在吐纳之间也完成了内在之气与天地之气的交融。

    人本身就存在气,沟通内在和天地,同时气也是天地运转的表现,是万物之根本,可以说气是最好的体悟天地的媒介。

    上清御气诀的第一步就是感悟体内之气,感悟气的流动,察觉体内的五脏之精,感悟气流转五脏时的变化,感悟气运转全身时带来的生机和变化。

    再近一步就是感悟天地之气,感悟天地中气的变化,感悟天地万物随气变化时的变化。

    领悟内外之气,就是用内在之气去模仿外在天地之气运行,弥补人生来之后逐渐的损失,同时让人体近于道,此为练气!

    练气也就是上清御气诀的初篇,也是书中说的入道之法,大道之基。

    因此木念白说入门需要很久,不只是纯粹偷懒,还因为入门确实很难,什么内外之气,什么五脏之精,纵使经过这两年学医他明白其代表什么,但是想要察觉到其存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随着木念白读着南华经,上清御气诀的口诀在脑中一字字的闪过,那是一种很奇异的感觉。

    仿佛有两个他在同时看两本古卷,明明南华经和上清御气诀是毫不相关的两本古卷,却好似南华经在帮他理解上清御气诀。

    这种感觉每个人都应有过,就是一个人在读某本书的时候,突然对另一本书的一个问题有了深刻理解,人们称之为悟。

    悟本应该是一瞬的灵感,但是木念白此刻却沉浸在其中,让其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这种悟不仅持续在思想上,还带动了他本身的气。

    最先影响的是呼吸,也是人最能感受到气的存在的活动,最容易影响气的活动。

    木念白不断翻动着南华经的书页,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更加规律,一呼一吸之间仿佛天地开合,一缕气息被吸入。

    这缕气被吸入,木念白仿佛看到了天地衍化的景象,天地本混沌,为元一之气,无阴阳变化,一到寒光划过,斩开天地,分阴阳清浊,天中有烈日,地中有水流,在烈日照耀和水流滋养下,万物在大地中孕育而出。

    那缕被木念白吸入的气就如那元一之气,先入肺部,肺于五行属金,就如那开天的寒光剑气,将那吸入的元一之气分为阴阳二气,分于左右二肺之中,再由左右二肺输送到心肾之中。

    心脏属火,肾脏属水,正好和这阴阳二气对应,阳气入心中化为烈日,阴气入肾中作为水流,在心火肾水作用下,再以脾中之土为基,一株青莲在肝房中抽芽而出,逐渐成长,直至开出一朵青色莲花。

    在青莲盛开之后,一缕元气从莲花中诞生,飘飘荡荡落于丹田之中。

    练气,练气,练的就是这缕元气,此元气一成,已进入修道第一步,以后万般道途起于此。

    在元气成就之后,那青莲渐渐衰败枯死,化为一缕浊气,慢慢被木念白吐出。

    这一吐一纳,木念白仿佛看到了天地开辟,万物随阴阳五行枯荣衍变的景象。

    这一缕元气的练成,描述起来很长,但实际只一个呼吸就成就了,这一刻木念白在南华经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练气士。

    随着第一缕元气的练就,木念白已经明白如何练气,内呼吸也与天地相合,这一呼一吸之间都带动天地气息的流转。

    而从外人在看来,就是随着木念白的呼吸,天地元气不断向他汇聚,平静的室内也刮起大风,刮得书本乱飞。

    随着风越刮越大,云华道人和山明道人不得不远离木念白,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无言。

    最后还是云华道人打破这奇怪的气氛:“你师弟这是入道了?”

    山明道人不确定道:“应该是吧。”

    云华道人继续道:“你师弟是不是说过入门需要很长时间?”

    山明道人沉默良久道:“是!”

    云华道人追问:“很长时间应该是很长吧?”

    山明道人回道:“很长,多则几年,少则几月,再少几天,至少不能像师弟这样几个呼吸间。”

    云华道人停了片刻又问:“莫非修道这么容易?”

    山明道人沉默更久道:“想来不是。”

    云华道人看着木念白说道:“我觉得山阳这个道号很适合念白。”

    山明道人扶额:“师父,你别乱来,把师弟吓跑了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