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赵氏发家记 » 第二十七章 吃牛肉

第二十七章 吃牛肉

    如比蓉宝,就长的好,虽然有点腿短脸圆的,但小孩子嘛,长大了就好。

    赵老四进来喝了好大一口茶水,才把让自己发愁的事道出。

    杨文礼垂着头看着茶水,眼神晦暗。

    上元三十年的探花郎是潭州四族齐家的齐霄同,此人才学要压过同年的状元郎不只一筹,若不是当年先帝有意打压世家子,他会是当然不让的状元郎。

    难得的是,齐霄同出身世家,在“有教无类”这个论点上却没人说的过他,即便是后来的后起之秀——寒门学子赵朝廷,对他也是心服口服。

    赵老四被他的沉默整的有点心慌,时不时的投去一点眼神观察他二舅哥的神色,没料到下一秒直接和杨文礼对上。

    两人对视半响,赵老四落荒而逃,杨文礼看着他,温声道“齐山主才学不俗,若传言不虚,六郎前去求学,必得进益。”

    赵老四心下大定,眉眼嘴角皆是掩不住的喜色,“那就好那就好。”

    “我前些日子与你说的话,你也要放在心上才好,六郎与其科举禄禄一生,不如另寻出路”

    赵老四收敛了神色,愁苦道“哥,六郎有你的指点,以后考个举人捐个官,就算是一辈子当个县令老爷,不也比我们强上不少。”

    杨文礼眉头一皱,正色道“六郎求学,若为财,以他之聪慧,谋得小富小贵胜过七品小官;若为权,举人捐官,便如笼中雀鸟,除非有通天手段或撒以万贯家财,否则苦熬一生也难进寸步;若为名,官袍加身不若桃李天下,纵观前朝今史,于仕途一道,金殿登科郁郁不得志众多。”

    赵老四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脑子还算转的快,他也清楚衙门里的门道,官差要是不收点孝敬钱,靠那点俸禄,真不如回家种田。

    但清楚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我讷讷的想开口反驳什么,杨文礼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花溪县高升了四个县令,无一不是京中名门、潭州世家出身。”

    赵老四来的时候开开心心,走的时候失魂落魄。

    他险些撞门栏上去,还是谢氏眼尖的喊了他一声。

    谢氏看着他的背影,不解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聊了点六郎的事。”

    杨文礼抬头看着她手上端着的瓜,惊异道“这是从哪里买的胡瓜?”

    “老四送的,上段时间天冷,别人地里的苗都长不出,也亏得他家地里瓜都出来了。”

    谢氏没有出阁之前都也不懂这些,她父亲授她诗书字画,母亲教她针黹女工,家里还有两个丫鬟负责洒扫洗衣的粗话。

    后来嫁给了杨二郎,亲手撑起一个家,才知道什么时间的时令菜最嫩,哪种品相的果子最甜。

    门外的章义章和两兄弟磨磨蹭蹭的不敢进来,章义一马单先,进来朝谢氏弯腰一稽,“母亲。”

    他转身面向杨文礼又是一礼“父亲,我今日的功课已经完成了。”

    章和也麻溜的跑进来,“父亲,我也完成了。”

    杨文礼颔首,他看着迟迟不动的两人,问道“还有何事?”

    两兄弟互相的对视一眼,章和期待道“我们想去姑姑家玩。”

    “去吧。”得到杨文礼的话,兄弟俩就像是得到了赦令一样,忙不迭的就跑了。

    甚至屋子里的杨文礼和谢氏还能听到两人欢快的声音,“爷爷,我们去姑姑家玩了。”

    谢氏笑道“怎么一去月娘家就像撒了腿的猴一样呢?平日里也没见着他们这么贪玩。”

    不贪玩?那是因为头上有他爹压着,旁人都说杨二郎待人和善,不与人动气。

    章义章和两兄弟却是怕极了父亲,觉得他笑着让两人抄一百遍的《论语》的样子很是可怕。

    “月娘家里孩子多,人多热闹。”

    杨文礼修长的手拿过一块果肉,先递给了杨氏,才自己吃了一块。

    他眉眼舒展,把心底的烦心的事都抛到了一边。

    “这么脆。”谢氏有些惊喜,随既又懊恼道“忘记叫他们吃了瓜再走。”

    “无事,他们去月娘家,哪回的嘴巴歇过了。”

    “先前赵四拿的肉放在哪里?我去切了。”

    “我自个来就成,你一个读书人,总进厨房要被人笑话的。”谢氏虽然嘴上抱怨,但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

    被谢氏惦记兄弟两,正左手一根胡瓜,右手端一碗肉蹲在老赵家的院子里,吃的欢快。

    杨章和吃着吃着,时不时把嫉妒的眼神投向左边的大表哥。

    “姑父从来都不管你,你天天想干嘛就干嘛。”

    赵六郎大口嚼肉吃的香,但这并不妨碍为自己正名“谁说的,我爹今早卯时初就把我喊醒读书,家里的鸡都还没叫呢。”

    赵四郎补充“闭着眼睛看了两刻钟的书,又回去睡到辰时末才起。”

    赵六郎磨牙“是不是蓉宝跟你说的。”

    赵四郎意思到不对,转移话题“杨二舅舅很凶吗?”

    杨章义摇头“不凶,就是爱罚我们抄书。”

    “那还好。”

    “至少一百遍。”章和悠悠出声。

    “每天卯时起床早读。”章义淡淡补充。

    “写三百个大字。”

    “背两篇文章。”

    “解两章注释。”

    “写一篇文章。”这个是章义独有的福气,章和在旁边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赵四郎和赵六郎倒吸一口凉气。

    这边是几个少年的主场,厨房里面则蹲着一批小孩,赵五郎带着琪宝。

    蓉宝和嘉宝四岁起就自食其力惯了,她们还闲赵六郎笨手笨脚的。

    赵氏满足了兄妹俩不少的心愿,除去土豆炖牛肉,还有蓉宝最喜欢的牛肉包子和牛肉饼,她什么都爱吃,干干脆脆的东西是最爱的。

    她看着赵老四碗里的辣子,好了伤疤忘了疼,眼馋的问。

    “爹,辣子好吃吗。”

    赵老四就拿个包子沾了点,放在她碗里,夸张道“特别好吃。”

    蓉宝舔了舔嘴唇,犹豫不决,她看向嘉宝“你想不想吃?”

    嘉宝挣扎再三,最后遵循本心的点了点头。

    蓉宝拿过来,给他分了一半,催促道“你尝尝。”

    “你怎么不吃?”

    “你先吃,不好吃我就不吃了。”她说的理直气壮,旁边的傻子嘉宝会上她的当才怪了。

    琪宝也想参与进来,慧姐拦住她,“小孩子不能吃,吃了嘴巴会坏掉。”

    琪宝抬头看赵五郎,见哥哥神色如常的点头,她才收回目光。

    这种骗小孩的伎俩对蓉宝和嘉宝早就不管用了,她们还在争论谁先吃第一口。

    蓉宝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我们一起吃。”

    嘉宝怀疑的看着她,蓉宝对上他的目光,正气凛然道“谁不吃谁是小狗。”

    她又补充了一句“是大黄。”

    见她目光真诚,嘉宝身先士卒的吃了第一口,就一小口。

    蓉宝紧张的观察他的神色,见嘉宝没有一点异样,她才跟着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