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醉入纯真年代 » 第37章、二进羊城

第37章、二进羊城

    高第街的人流好像更多了,每个档口的老板,早不会像刚摆摊的时候,遇见到熟人会羞的脸红,可每天兜里慢慢变厚的银纸,让他们祈盼得到马大神的赐福,能天天享受996福报。

    “阿涛、靓仔……,”一声大喊,惊得阿涛抬头望过去,见白满川正立在档口挤眉弄眼的搞怪,柜台后店员见是他也露出了笑意。

    “阿涛,这次我给你带来木耳哟……,”阿涛看着他夸张的样子,高兴又无奈的笑了。

    “大佬,别玩我了,”

    “那里,那里,要靠你搵食的啦。”

    俩人相对一笑,阿涛马上就将新款电子表给他拿了出来。

    ……

    那天,他把电子表都出给安保国后,当天晚上,就再次踏上旅程。这次抵达羊城,他先在旅社好好睡了一觉,今天洗漱齐整便坐上公交车,一路向越秀区应元路大华街赶去。

    羊城12月的早晨,有了些许冬天的气息,远处的朝阳好像被洗过,透着股水润清冷的气味,路旁的行人大多只穿着件外套,在澄澈微红的阳光中,踏着清风、脚步轻快的奔向各自的目标。

    深吸口空气,白满川胸肺都被滋润的舒展开。

    他这是要赶到武林杂志社,武林杂志的创刊,从后来的发展看来,把羊城人的商业敏感、还有办事效率体现的淋漓尽致。

    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样,自建国以来,关于武术的收集和整理从来没停过。

    从刚建国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开始,53年元帅衔体委主任提出了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提高、推广”的八字方针。60年代初,各地体委也组织过这方面的工作,有的地方甚至指派专门机构和人员参与此事。

    79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的文件。并于当年5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84名运动员表演了各种流派的武术项目达510项。

    82年,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挖掘传统武术,抢救武术文化遗产,是当前的急迫任务。”随后国家体委成立了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全国武术挖整工作。自1983年起,全国各地的武术挖整工作渐次展开。

    83年,在南昌召开了全国武术挖整工作会议,会议布置了《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计划》,全国大规模的挖整就此铺开,并进入高潮。

    86年,在BJ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大会,并举办了“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展览”。会议正面评价了整个挖整工作。

    91年,《中国武术拳械录》出版。

    在记忆中,师傅提起过这几年的武术挖整,在明年,他的师兄向有关机构提供过门内的抄本,并和徒弟配合录制了对练的过程,记得师傅回忆说:“当时,师兄招架了两下,猛一近身,下面抬脚定住了徒弟的步法,手上一划拉一晃,啪的一下,徒弟的鼻血就被打了出来。”当时吓的摄像的问“真下手?”旁边一位师傅说:“我们平时都这么练”。

    据说当时来收集资料的人,脸色都变了。

    师傅师兄后来再也没有收过徒弟,甚至在他退休回到老家,亲戚中家境富足的子弟请他教导,他也坚决不收。有次在酒桌上,他说过一句:“我们同辈的那一批拳师,大模都整理上交了些各自门内的打法、练法……,后来,却再也没有人提起过。”

    “动乱年代练武是为了保命,现在,学搏命技就是自招灾祸……。”

    武林杂志便是于源起79年的一次全国武术挖整工作会议。

    当时,已经退休的GD省体校教务主任黄鉴衡出席了会议,当时就萌发了创办一本武术刊物的想法。

    会后,他找到了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经过社里上报审批,同意尽快办刊。

    随后,时间不长,黄鉴衡、张泽亮、郭粤生、梁伟明、郑树荣、吕阶云等初创六人组就已成型。

    80年9月,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武林”正式筹办。

    81年7月,“武林”面世,创刊号首印30万册,很快脱销。

    2006年,“武林”杂志停刊。

    这本杂志从创刊到停刊的二十多年里,最高一期发行量高达350多万册。总发行量无法统计。

    虽然“武林”杂志的爆火,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本杂志,推动和见证了:自古以来最多国人习武的盛景!据说当年最高峰有超过5000万人习武练武。

    想到这里,白满川止不住的有些燥热,伸手一摸胸口,才发现原来身上还穿着件厚厚的毛衣……。

    ……

    别看武林杂志的发行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可武林编辑部,也不过只有几个陈旧的办公室。

    进到编辑部,稍一询问,就径直向郑编辑的办公室走去。

    他直接找上郑编辑,因为郑先生是武术文艺作品稿件负责人,还因为他是一位诗人,并且长年从事中国体育史的研究。后来,还出版过一本“武林拾趣”的图书,在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资深的武林迷,他用幽默的笔法和渊博的知识,整理、描写了四十一篇武林趣事。任谁都能感受到他的喜好和对武林的热爱。

    况且,郑先生与香江文化界颇有交往,当年,就是他通过关系,联系到金先生同意,才能在武林杂志上连载“射雕英雄传”,为杂志打开局面立了首功。

    郑先生面容清癯、眼神平和,微笑着望向白满川,问道:“你找哪位……?”

    “郑先生,您好,我这里有一卷关于修真的秘笈,还有本和修真相关的小说,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白满川回道。

    “修真……,”郑先生思索着,“是借假修真的意思吗?”

    “……,”白满川望向屋里,示意。

    “哦,对对,来,请进,进来仔细讲。”郑先生醒悟过来,忙着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