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子妗传 » 第三十四章永不相疑

第三十四章永不相疑

    “南月、大夏虎视眈眈,北狄居心叵测。国之锐士与觊觎大禹的南月、大夏大军舍命厮杀,不畏马革裹尸,不畏身首异处,不畏天地为墓,抛头颅洒热血,为家为国而战,誓死不退!可在荒芜战事如此吃紧时,陛下反忌惮臣子功高盖主,命从不涉沙场、兵法不通的皇子持金牌令箭监军抢功,难道不是天大的龌龊吗?!”

    “蠢才以金牌令箭相逼!如今顾家儿郎尽灭,大禹再无威慑南月、北狄十年不敢来犯,朝内再无骁勇善战的将领!数五万大军皆亡……大禹可谓自断臂膀!”

    看着皇帝狰狞的表情,她忍不住冷笑:“等大禹前脚卑躬屈膝与大夏、南月求和,后脚北狄便敢扑上来分一杯羹,这局面……陛下可满意了吗?!”

    皇帝死死咬着牙关双目通红,顾子妗所言正中红心,这便是皇帝为何看到竹简后怒不可遏,悔不当初的原因。“陛下对顾家赶尽杀绝也好!就当给天下人提个醒,就算要为国尽忠,也千万别死心塌地不给自己留后路!否则满门男儿皆灭……抛尸荒野!”

    “大禹称霸列国数十年,拿得出手的武将凤毛麟角!为替大禹培养后继足以震慑列国之将才,祖父和父亲将顾家满门男儿尽数带去前线,不为家族留余地,不为顾家留后路,这样的赤胆忠心陛下视若无睹!我顾家全族誓死效忠,数代碎首糜躯,换来的是什么?!是朝中奸佞的栽赃诬陷!是陛下的疑心!陛下的猜忌!和陛下的忌惮!”她痛得五内俱焚,忍着撕裂刀绞之痛看向秦王,“若顾家要反……秦王手中的金牌令箭不过一块废铁,焉能号令我祖父?!你焉能有命回大都?!”

    太监跪地抖如筛糠,天子之怒,令人惶惶,皇帝紧抿着唇,静的针落可闻。

    她手持竹简,又缓缓跪下,哽咽低语:“陛下,可还记得初被立为太子之时,在那红砖绿瓦的东宫,曾经对我祖父说过什么?陛下说……将军年长孤十岁,孤自幼视将军为父兄,不以将军为朝臣。将军胸怀天下万民,为天下苍生谋求海晏河清,孤亦如此。朝中有孤,战场有将军,终此一生,托付军权,永不相疑。”

    皇帝身侧拳头收紧,思绪似被拉回那年白雪纷飞的隆冬腊月,顾泓极为威严的五官郑重,双眸发红,长揖到底,语音铿锵:“必不负太子所期。”

    那些话……只是他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初登一步之遥那个位置,想为自己寻求靠山的一番算计罢了!

    顾泓……当真了吗?!

    皇帝思绪恍惚。

    “这就是祖父为何全家效忠,不为顾家留一丝退路……带我顾家男儿尽数去荒芜的原因!”

    她看到皇帝的神情,接着道:“祖父说,自古武将最受君王忌惮,可祖父有陛下的信任便什么都不惧怕!祖父说陛下心怀鲲鹏大志,要的是王霸天下,他所求是天下太平。若他有生之年志向无法达成,顾家后人当以此为志!若有一日,四海一统天下太平,顾家后人需将皇帝许予的兵权主动奉还皇家。因为削弱权臣,权归中央,是每个皇帝平定天下后都会……也应该做的。只要顾家做人取忠,做事取直,不恋栈权位,不论皇家谁坐在那九鼎之位,必会以最温和的方式保全顾家平安。”

    皇帝唇瓣嗫喏,他竟不知老将军顾泓竟如此高看他。

    她抬头望着皇帝,“陛下,祖父如此相信陛下,可陛下做到……永不相疑?”

    一直提心吊胆的老夫人,听到这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僵直的脊背软软靠在软枕上,两行热泪闭着眼也抑制不住的往外涌。

    刚才顾子妗激烈言辞高昂的情绪,几次都让皇帝起了杀意。

    可此言一出,她大孙女儿的命算保住了,还好,顾子妗到底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懂得给自己留一线生机。

    皇帝望着不卑不亢一身孝服素衣跪于武德门正中央的女子,像极了那一身傲然风骨,心头最温软的脉脉情怀被触动,皇帝直勾勾看向与他对视的女儿家,如同入定的老僧一般。

    这世间,忠臣不难求,难求的是忠且义的能臣,可往往能臣却最容易被佞臣攻讦……被皇帝忌惮。被皇帝忌惮。

    “粮草之事,朕必细查!”皇帝凝视顾子妗片刻后问,“你刚才说,大禹前脚与南月、大夏求和,后脚北狄便敢扑上来分一杯羹,此言切中要害,很有见地。不求和……大夏,南月大兵压境,求和……北狄虎视眈眈。”

    皇帝抿唇不语,静待顾子妗开口,皇帝也想看看她有何能耐。原本顾子妗便想在所有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奔赴荒芜,没成想皇帝竟然把这个机会送到了面前。

    她要去荒芜,最要紧的是顾家的根基在军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军队才是顾家最应该经营的地方,振臂一挥一呼百应,那是换作大禹国任何一个姓氏都做不到的。

    她思量片刻,叩首道:“荒芜一战,绝不可避,不容他念!割地、赔款、求和,低姿态使大夏,南月暂时撤兵,北狄扑上来一样难缠!可若此次在此惨败的情况下依旧胜了,让各国便都知道大禹国威仍不可犯。”

    “你这话,可是有……胜的把握?”皇帝此话问完,轻轻啧了啧舌尖,如今,他竟然和这个他曾不屑一顾的窝囊废,闺阁女儿家,议起前线战事,国之战和方略。

    不知怎得,皇帝又想起将才……顾子妗说将军顾泓称他有鲲鹏大志之言。

    亦忍不住忆起,他曾对老将军说……终此一生,托付军权,永不相疑,皇帝心头顿时萌生愧疚,闭上了眼。

    说悔……丧失忠勇能臣,他悔!说不悔……功高盖主的几代功勋,势力瓦解,再无人能威胁他的皇权,他也不悔。

    心头那淡淡的煎熬,也不过是难以避免的怅然若失罢了。

    “那要看是谁去战。”顾子妗听出皇帝的言外之意,抬头望着那居高位者,“一兵之勇唾手可得,一将之才十万不得其一也。”

    背靠御龙车上皇帝手指收紧。

    “金革之事不避,舍孝尽忠!若陛下还信得过我顾家,顾子妗愿以顾家百年荣誉起誓,不灭犯我晋国者,誓死不休!若陛下已不愿信顾家……”

    皇帝双目如炬:“朕若不愿信,如何?”

    “那就请陛下……为晋国百姓万民忍一忍,哪怕派一位皇子随行,军功……顾家不要!此战胜后,想必列国惧晋更甚,那时大禹有大把的时间培育后继将才,臣女便回唯阳老家,为祖父、父亲、叔父和弟弟们守孝。”

    皇帝摸索软枕棱角的手指一顿,顾子妗话里的意思……是将军功双手奉送随行皇子?!

    皇帝抿了抿唇:“军功奉送?你甘心?”

    “陛下,臣女以为……臣女已经说的很清楚,顾家从来不曾想要什么军功,顾家世代舍命相护的,是这大禹的河清海晏,百姓的盛世太平!顾家军的风骨,是不灭犯我大禹民之贼寇,誓死不还!”皇帝手心蓦然收紧。

    不灭犯我大禹民之贼寇,誓死不还!

    若是将才,老将军府顾家满门男儿皆死,皇帝有哀无悔,此刻心境已迥然不同。

    他心如被毒蝎蛰了一下,曾经,他许诺永不相疑,可他还是疑了老将军。

    但他不能悔,老将军功高盖主太甚,大禹江山慕家天下不能在他手上出乱子,否则他对不起慕氏祖宗。

    宁错杀不放过,他是对的!他是皇帝便一定是对的!

    皇帝手指轻颤,良久哑着嗓音道:“你去扶了你祖母回去吧,朕想想……”

    顾子妗叩首起身扶起祖母,祖孙俩通红的双眸对视,彼此搀扶一语不发的走。

    “你是……为了逼陛下杀秦王,所以才竭力主战,自请去荒芜?”老夫人指尖冰凉。

    “不是我竭力主战,而是不得不战。今日孙女同陛下之言,并非危言耸听。”“护大禹的河清海晏,守百姓的盛世太平!”

    老夫人轻轻念叨着这一句话,用力捏住她的指尖,“你同你祖父……可真像啊!”

    顾子妗垂眸望着脚下长路,心中怅然。

    不,她和祖父并不像。

    她的祖父是真君子,她不是。

    旁人说祖父迂腐也好,愚忠也罢,她都深知那是这个世代最难能可贵的君子气节。

    但她,不是君子,乱世中强者为尊。

    卑劣也好,道貌岸然也罢,即便是要用小人手段……能守顾家平安,能护百姓太平,能让大禹国的皇帝之位有能者居之,这个小人……她当了。

    半晌,老夫人声音轻颤着问:“你祖父……当真说陛下心怀鲲鹏大志?”

    她冷笑反问:“祖母觉得,今上……像吗?”不过是前头言辞太过激烈,冷静之下借祖父之言的一二描补,故意让皇帝心怀愧疚罢了。

    皇帝若稍知何为廉耻,便应该惕厉自省配不配得上“鲲鹏大志”这四个字。

    老夫人闭了闭眼,如此她便能放心了……对她这个孙女儿,孙女儿比她更厉害,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她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