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三国志吕布下传 »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

    然而,对于袁绍想要将袁谭给赎回的相关交涉,吕布在仔细地思考了一下之后,也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定的要求或者条件就随手把人给放了,然后只是让袁绍将所有的兵马都给全部撤回本州去,并让袁谭回去好好自我反省与纠正一下便也即可以了。而对于吕布这方竟然没有提出什么额外的要求和条件就把人给放了,这不由让袁绍感到十分的意外,并立时开始有些质疑这个事情怎个会达成的如此轻易。

    然而,当得知袁谭当真被吕布给释放了以后,袁绍才立时确信这竟然都是真的,因而一时间便对吕布产生了一些莫名复杂的思绪。随即,袁绍便又写信向吕布表示,今次这个事情就算他袁绍欠了其那方一个人情,之后如果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尽管对他提出,只要是他能做到的都将会一律正常照办。

    而对于袁绍此番所作出的这般许诺,吕布自是并不指望对方一定会予以正常兑现,他只是不想跟袁绍那方在这里过多的纠缠与牵扯,以致使会耽搁到自己随后所要进行的相关计划。不过,这个事情这样处理对他而言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好处,虽然袁绍这个人不一定可以轻易相信,但他之后的确有一定可能会利用得到当前所结下的这个事情,所以此番就权当先存贮在这里也是可以。

    话说,孙策因为知晓刘繇彼时已身陷囹圄,且多半有可能会凶多吉少,因为袁术已经下令杀了许子将,且不确定之后是否还会杀死刘繇。所以,其在对太史慈进行拦截的同时,也跟对方进行了相应的告知与劝解,并让其应该仔细的考虑清楚正常的应对之策,而不要盲目冲动的就直接带人往前去上。然后孙策又对太史慈发出了邀请,并表示他随后也是要奉诏去讨伐袁术的,所以其那方应该要考虑加入他,然后他们一起共同谋划大事。

    然而,对于孙策所发出的笼络之邀,太史慈知道这是想让他到其麾下效力,虽然这或许是一种主观上所表达的好意,但是他却并不能够予以接受,所以就当场表示了婉谢和拒绝。随后,他又表示自己的主上眼下生死未明,便令他转首投靠到他人的麾下,这既不是他自身为事的风格,也更让他感到有所不耻。所以,他又随之向孙策表示,希望能给他让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好让他率部前往营救他的主公。

    然而,尽管太史慈已经再三的申明了自身的意向和态度,但是孙策对于招揽其为自己效力一事却是志在必得,所以他仍然还在继续的规劝太史慈,并且没有任何想要给对方让路的意图和打算。于是,太史慈眼见其那方实在不肯给自己让出通行的道路,便只得被迫率领部众朝其所部发动了攻击。

    而随后,由于孙策这方人多势众,且又与祖郎等众联手合击,以至于让太史慈一众无法予以力敌,而最终被其两部人马所合击打败。而后,太史慈便突围撤退想要往回退到泾县去,但未料想这时的泾县却已经被吴景指示孙贲那边给率部先其一步占据了。因而太史慈在无法正常进入到城中的情况下,便只好又率领部众往泾县西北方向的勇里退去,并在那里增设营垒加固防卫,打算与孙策进行长久持续的对抗。

    之后,孙策便率众对勇里发动了进攻,并经过一番艰苦的围攻之后将对方的营垒给攻破,并将太史慈给合围生擒。随即,孙策又向太史慈提出了招纳之意,并向其提起了神亭之遇时所说过的那些话,且表示如今应当正是应验的时候。于是,太史慈眼见情况已经没有办法逆转,便只好暂且按照孙策的意思委身到了其麾下,并向其提出了想要即时率部前去营救故主刘繇的意愿。

    孙策知道太史慈是个十分忠义的人,尽管此时其表面上加入到了他的麾下,但在心底里却仍然还惦记着刘繇那方的安危,所以对于这个事情他还是当即的表示了应允。不过孙策还是想要再考校一下太史慈的个人秉性,并提到了当初在神亭遭遇时的情形,且问到如果当初是其率众将他擒获的话,那么像今日这样的局面,他又将会获得什么样的对待呢。

    太史慈似乎知道孙策是有意在试探他,所以就一时感觉到有些拿捏不定是否要说出实话,但经过短暂的迟疑之后,他却还是表示如果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反过来的话,在当初究竟会怎样去处理,他也不能够完全的肯定。而尽管太史慈没有完全的说出实际所需要说出的话,但是孙策依然感到很高兴其能与自己交心,所以随后就委任了其门下督军的职事,并随后一同率众返往泾县而去。

    话说,在解决掉袁谭率军入侵琅琊的状况以后,吕布便又率领手下的骑士们返回了下邳,并随后打算要联络孙策准备前往讨伐袁术。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备那边却忽然写信送给曹操,说吕布本身并不忠诚于其这方的朝廷,倘如对方此番攻灭袁术获得传国之玺,之后又将会作何特异的打算,恐怕眼下是尚且不能够予以正常估量的。

    而不可置否,刘备这突如其来的一封书信,让原本已经暂且搁置了本来有东征吕布计划的曹操,又忽然的一下生起了警惕和猜疑的心理。而按照刘备此番的说法进行推论,如果吕布攻灭了袁术,将必然会获得对方手中的传国之玺,而尽管袁术本身并不是所谓的天命所归,但是吕布自身却并不好说。所以,一旦让吕布获得了传国之玺,那么其本身是否会借之以称王称霸于天下,这一点恐怕的确是不大好估量的。

    而尽管曹操所设想的这些都仅仅只是其个人的主观臆想而已,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疑个性,却让他不自觉的将这些臆想都当成了实际所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在他看来如果真让吕布获得了玉玺,且意图据之而有所作为,则自此以后他将再也没法有能力可以制御得了对方,且不仅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就连这天下任何的一人都将没有这样的能力,包括身为天子的刘协都恐怕一样不可以。

    所以,这一刻的曹操又重新拾起了想要率军前往征伐吕布的打算,并且认为一旦吕布率军南下与袁术交战,便将会是他乘势袭取其空虚后方的良好时机。不过,眼下的吕布还并未做出有关叛变的实际举动,所以如果他想要率军前往进行讨伐,就还需要一个相对正当一些的理由,以便可以让他正常的师出有名。

    而原本就在曹操正苦恼着要给吕布找个什么样的罪名,好能让他可以照常的率兵出征的时候,手下的探报却忽然传来了似乎有利的消息。是时吕布又派了手下的将领侯成带人前往河内购买战马,但在前往的半途中却遭到了刘备的率众伏击,然后原本用于购买战马的资金都全部被刘备那边给劫走了。于是,曹操便顿时据此而来了灵感,他认为吕布一定会再派兵前去攻打刘备,然后只要吕布当真出兵,他便可以据此为名由带兵前往伺机而动了。

    然而,就在曹操动员手下的人马准备要往东出征的时候,手下的探报却又再一次传来了重要的消息。彼时荆州的刘表及张绣那方已经在暗中达成了协议,一旦得知他这方发生兵事或者率兵离开许昌,便会立时由张绣率部前来入朝勤王。于是,曹操便顿时又感到有些迟疑了起来,并向荀彧、荀攸及郭嘉询问起了相关的应对之计。

    对于曹操所面临的状况,荀彧本身却并没有提出什么好的意见,其认为眼下应当还是固防许昌为当前唯一主要的事情;或者是再挥军南下去征讨刘表和张绣,在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再发兵前去攻讨吕布。而对于荀彧所提出的看法和意见,曹操觉得按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有点来不及,不然等他南征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想来吕布那边都已经攻灭了袁术并获得了玉玺。

    不过,尽管曹操觉得按荀彧的计议在时机上虽然会晚了一些,但同时他又认为即便是如此,也不见得到时就一定没有机会能赢得下吕布。毕竟在他看来以手下马超的武勇而言,其本身应当并不弱在吕布哪里,再加上他手下的其他猛将也还有一些,以及还有刘备那边的配合与协助,所以到时只要采取群攻的方式来加以应对,要赢下吕布想来也将会是有很大机会的事情。

    而就在这时,一旁的荀攸却又提出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一番看法,其认为吕布此去攻打袁术并非只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其身侧还有孙策与其一同出军进行联合作战。所以如果袁术被迫使陷入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未必没有一定可能会通过献出玉玺来向吕布求取宽赦,而一旦吕布将袁术给收降到麾下,则意味袁术手下的兵马都将可以为其所调动使用。

    再兼之,荀攸认为若连孙策也一并率手下部众加入到吕布麾下的话,则彼时其那方想要兵出淮泗意图向许都进发,则天下豪杰必然都将会群起而响应之。故而此时宜当即时出军,并可借助于合力讨伐袁术的名义往东进发,以便随后可以伺时而动待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