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异世重生郡王妃 » 第四十八章 文武科举

第四十八章 文武科举

    又过了两天便是上元节。上京的花灯会依旧与以前无异。

    上元节第二天早朝,御史台一众大臣一起弹劾兵部尚书温横。

    以前一般都是一两个御史弹劾大臣,像整个御史台都出动的极为少见。

    南楚五百零六年,北海郡雪灾,当时还是北海郡郡守的温横和还是户部尚书的杨简宁贪墨五百万两赈灾银两。并且封锁北海郡的消息。两个月后,天气转暖,冰雪消融。北海郡雪灾才解除。杨简宁便把功劳算在二人头上。恰逢上一任吏部尚书辞官,杨简宁便担任吏部尚书,温横也因为功劳被提拔为户部尚书。,

    南楚五百零七年,清河郡水灾,温横和杨简宁又贪墨六百万两赈灾银两。次年温横又调任兵部尚书。

    南楚五百零九年,云岭之战。北燕康王燕尚带兵十万攻打云岭。云岭大营的军队没有调动。玄郡王带着十万冰虎军迎敌。温横又用职务之便贪墨军饷。导致冰虎军粮草不足。幸好玄郡王带兵绕开北燕先锋营,突袭北燕军大营,杀死康王燕尚,才击退北燕军队。

    这三件事,足够灭温横三族。

    刑部能得到这些还要归功于兵部尚书府的一个下人。

    十几天前,侍从打碎了温横嫡四女温以蓉的手镯,温以蓉便要杀他。那人以前练过武功,便趁着府卫找他的功夫,偷偷翻进温横的书房,把温横贪墨的证据偷走。因为温横把这些都放在表面。然后逃出兵部尚书府,误打误撞来到刑部尚书府,把这些都交给李响。李响马上把这些都交给王御史,并让他上元节后再弹劾温横。

    温横此时已经面如死灰,之前的事情他还庆幸没有查到自己,可这次……。

    皇帝大怒,怒视着温横“你可知罪。”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温横赶忙跪倒。

    “刑部尚书,禁卫军统领。”

    “微臣在。”李响和文朔出班跪倒。

    “你们现在立刻查抄兵部尚书府,一干人等压入天牢。三族之内,三日后午时处斩,余者发配边州,永世不得归京。家产全部充公。”

    “是陛下。”二人起身走出金殿。

    皇帝看向陵王“陵王。”

    “微臣在。”皇甫明澈出班跪倒。

    皇帝看着吏部尚书的位置空着,今天皇甫明逸又请假。

    “你弟弟既然不想入朝为官,朕便满足他。这一次文举状元赐定国公,吏部尚书,武举状元赐神策大将军,兵部尚书。”言罢,他又看向群臣“如果同时取得文武状元,朕还可以答应他一个朕能实现的愿望。”

    群臣都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还从来没有科举给这么高赏赐的。不过也没有人敢来反对。

    “退朝,朕不希望再有温横这样的事情。”皇帝说着起身走出金殿。

    欧阳淳十分的生气,这才不到一年,自己就折去了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这次科举好一点的结果便是担任尚书的人保持中立。可是这个概率太低了。

    右相看出了欧阳淳的心思,便道“贤婿放心,这次我的两个学生参加文举,相信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那多谢岳父了。”欧阳淳点了点头,二人一同走出皇宫。

    三日后,温横三族被压到上京市口处斩。还未到午时,刑场外就围满了百姓。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两个尚书被处斩。一个自己被处斩,全家流放。另一个诛三族,全家流放。

    温横并未像杨简宁一样哭天喊地,相反他只是一言不发的跪在刑场上。

    四小姐温以蓉面如死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害了全家。如果自己当时能够宽容一些,或许自己的家族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但现在后悔有用吗?

    温横的长女和次女都已经出嫁,但听闻兵部尚书要被灭三族,都赶到刑场。由于罪不累出嫁女,因而二人都没有被牵连。但看到自己十几名亲人都倒在鬼头刀下,泪水便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又过了十几天,便到了文武科举的日子。一时间,上京的客栈都人满为患。甚至价格涨到了一两银子一晚,

    参加科举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因为世族子弟大多数都通过九品中正制入朝,但封的官没有超过正七品的。因此有一些想要做大官的才会参加科举。

    而皇帝在科举前斩了一名朝中正二品大员,无疑是给参加科举的人一个下马威。以后入朝要是敢贪墨,前兵部尚书就是个例子。

    这次状元的奖励极其丰厚,所以很多人都在努力备考。

    而文举考完之后才是武举。

    文举一共分为三轮,都是在文试堂进行。第一轮考的东西不固定,第二轮考诗词方面,第三轮考治国方略。

    只要通过第一轮,基本上都可以当官。但第一轮会筛掉四分之三的考生。能进入第三轮基本上都是京官,可以面见皇帝。不过能进入第三轮的也只有五到七个人不等。

    由于第一轮人数众多,所以皇帝便特许皇甫明珠不用参加第一轮。

    今年的文举第一轮是由皇甫明澈主持,第二轮是由左相主持,第三轮是由右相主持。

    每一轮的间隔都为七天,这七天里皇甫明珠满脑子都在回忆着前世的记忆。武举完全可以靠自己,但文举还是要用到前世的东西。还好,前世所学的好像是印在灵魂上了一样,这么多年也不曾忘却。

    皇甫明珠没让欧阳玄送自己,一个人坐马车去了文试堂。

    当皇甫明珠走进去的那一刻,便有无数双眼睛看向她。很多人都不认识她,没明白为什么女子还能来文试堂。

    皇甫明珠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便找了一个角落坐下。

    很多人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她。一者很好奇为什么她能来文试堂。二来这些人很多都生于乡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子。

    皇甫明珠则一直低着头。

    不一会,左相便带着考卷走进文试堂。让官员分发试卷,又简单的交代了一下规则,考试便正式开始。

    皇甫明珠接过试卷,第二轮是考诗词,试卷上只有两道题,第一道上面写着情深。第二道上写着情深,重逢。

    皇甫明珠拿起毛笔,脑海里飞速的回忆着前世那些有名的诗词。

    第一道,她把上邪改动了一下。标题依旧是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水无痕,万物化虚,日月无分,时间为止,天地相合,不敢与君绝。

    第二道她写下了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皇甫明珠并没有马上交卷,当沙漏还剩下二分之一的时候,她才示意了一下左相,便起身走出文试堂。

    左相看了看她的试卷,不由得点了点头。

    过了六天,进入第三轮的名单公布,一共五个人,其中自然有皇甫明珠。

    到了第三轮那天,皇甫明珠提前了半个时辰来到文试堂。但她却惊讶的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来的。

    进入第三轮的人,除了右相的两个门生,还有两个寒门子弟。

    右相的门生没有理皇甫明珠,但这两个寒门子弟却主动和皇甫明珠说话。

    他们也都知道了皇甫明珠的身份,想到当日还那么直勾勾的看着她,顿时感到有些无理。

    “郡王妃,草民清河李成洪。”

    “郡王妃,草民玉陵段雄川。”

    二人主动和皇甫明珠打招呼。

    “不必多礼,二位来京赴考,可想到能进第三轮?”皇甫明珠也没有摆什么架子。

    “没有。”二人都摇了摇头。

    “二位能进第三轮,想必才华不会差。以后的仕途也能不错。”

    二人都出身寒门,在他们印象里,出身高门大户的人都十分难相处。但今天他们却改变了这个看法。

    过了一会,右相便让人分发试卷。

    这一次的题目是富国之道,时间还是一个时辰。

    皇甫明珠提起笔,想了想前世的那些文章。把起中的话整理起来。

    “为君者,当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思之于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亲贤臣,远小人,则序八州而朝同列。亲小人,远贤臣,则江山之倾不远矣。”临末,她又提笔写下标题“强国路”。

    皇甫明珠也知道抄袭别人的东西不好,但自己这一世除了习武,剩下就是学医学毒。女红也是前世的记忆。毕竟在柳清枫那一世,柳晴经常手把手教自己做衣服。

    皇甫明珠示意了一下右相,便起身走出文试堂。

    右相看到皇甫明珠的卷子,心中说不出的震撼,他想不到这个才二八年华的女子竟然有如此远见。

    等考试结束,右相便带着五人的试卷来到御书房。

    皇帝看了前四张卷子没有什么反应,当他看到皇甫明珠的卷子,不住的点头“陵王府果然人才辈出,这次文状元就给她了。”

    “可是陛下,这不是要让女子为官了。”左相提醒道。

    “是呀陛下,南楚还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右相也道。

    “只要能让南楚强大起来,祖宗的规矩改了就改了。”皇帝不以为意的道。

    武举比文举晚四天,由于兵部尚书被斩,所以今年的武举皇帝交给欧阳永去主持。

    参加文举的都在等着黄金榜公布,而参加武举的现在都在加紧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