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仙道何所是 » 第1章 元白说书

第1章 元白说书

    大唐国都洛阳,含光道。

    含光道长三十里宽六丈,往北直至五岳之首勾陈山山脚,往南则通往大唐皇宫未央宫,作为洛阳城中轴,道上无论白天黑夜均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因此有“九州繁华尽归含光”之誉,更有诗云:

    “星盘棋阵耀大唐,灯火万家夜未央;醉仙楼前花下眠,不舍春色在含光。”

    含光道城中北段,一辆凤辇出了藏珏宫后策马疾驰,途中即便撞翻了街旁小贩也未有半点减速,如此飞扬跋扈惹得路人纷纷低头唾骂,他们自己不能替自己出头,只能搬出太后隔空吓唬:

    “如此猖狂,早晚被太后收拾。”

    马夫听到被骂只当没听到,将凤辇径直驶到含光道最繁华处,缓缓停在醉仙楼门前,随后恭恭敬敬掀开厢帘请下一个年轻女子。

    女子身材婀娜面戴白纱,似是不想让路人识出身份,可她偏偏又穿了套扎眼的纯黑齐胸衫裙,裙摆处金丝梨花细如胎发,单一朵就要老匠人绣上三个月,稍微有点见识就能认得是宫廷尚衣监出品。

    下了车,女子撇下马夫独自进了醉仙楼。

    作为大唐第一酒楼,醉仙楼雕檐映日灯笼高挂气派非常,楼顶更有才圣无忌题的鎏金招牌,单这一块牌子就能换京城五亩宅地,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醉仙楼是京城豪门李家的产业,如今传到长女李思思手里,添了“七仙乐坊”和“元白说书”两个新奇节目,生意更是如日中天。

    此时刚入申时,宾客早已散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四五个酒客在大堂划拳畅饮,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这几个酒客年纪最大不过二十四五岁,却穿着拱卫司的兵服,一旁的酒保知道得罪不起,不住点头哈腰招呼未敢有丝毫怠慢。

    酒客里话最多的那少年,虽然未着官服却也是锦衣玉带,只见他银线丝袍遮住大腹便便,绿石黑靴彰显富贵逼人,金玉腰带更是闪瞎狗眼,正是李家少公子李三寿。

    酒过三巡,李三寿意气风发起身说道:

    “牛肉配酒越喝越有,江湖路上都是朋友,兄弟我今天高兴,让元白大哥给咱们说上两段,听完咱们去留仙楼潇洒。”

    说罢,李三寿给酒保使个眼色,那酒保随即朝后堂喊了一声,过不一会便出来个白衣书生,其面容清秀身材削瘦,一副饱读诗书模样,正是醉仙楼第一嘴许元白。

    随后许元白手持折扇款款走到中间台上,朝身前拱手作揖,款款说道:

    “诸位客官,元白有礼了。”

    李三寿拍拍身旁弟兄,得意喊道:

    “今天没外人,元白大哥莫要忌讳,放开说就是!”

    许元白见台下不少拱卫司的人,对李三寿这放开说有些未置可否,思索片刻合上折扇,待到情绪酝酿到位低下头来,操着一口地道京腔悠悠讲道:

    “这古往今来,世人最大的瘾一是合欢二是说教,就连那天尊也不例外,先是在人间祸害了几个姑娘,又收下男男女女飞禽走兽共三百六十一位弟子,在勾陈山设坛传道。

    天尊说,修道可以成仙可以长生,更教人对‘道’趋之若鹜,他那些个弟子出师后又到各地开宗立派,没过百年这天下修道之人便已是多入牛毛,压得人间气运不堪其负。”

    此处须得解释,慕白天尊乃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存在,其传道时收有弟子三百六十一位,分别传授不同道法,其中以剑、灵、魔、兵、财、智、权、才这八道地位最是尊崇,而这八道中前四道统称武道,后四道则统称文道。

    许元白接着讲道:

    “剑道以浩然真气为根基,以斩妖除魔为功绩,可世间哪有那么多妖魔要除?到了百年前,剑道中人寻不到妖魔又吃饱了没事干,便将灵魔二道视为妖魔积攒功绩,于此互相征伐不断,更使得人间气运消散生灵涂炭。

    大唐到了先皇这代,不忍苍生遭难立志收服武道,而天尊也发觉武道猖獗祸害人间,于是派舍指仙女下凡助他,又教他去找智圣相助。”

    许元白所说先皇,便是指大唐太上皇宁仲禅,他说到此处不停长吁短叹,亦是缅怀宁仲禅胸怀天下。

    至于许元白所说舍指仙女,便是如今太后林婉贞,而智圣则是浩瀚书院院长萧修远。

    许元白接着讲道:

    “彼时智圣仙隐于甘露城外云梦谷,并不被世人所知,可世间却无他所不知之事,亦是无所不知之天尊也要对其谦让三分。”

    说罢,许元白挥起折扇,只见楼中生出幻象,与那云梦谷几无差别,在座之人无不惊叹神奇,正所谓:

    “壁立万仞荆棘丛生,藏龙卧虎蔚为壮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百花争艳;迎霞仙池三溪汇聚,朝映霞辉暮衔星月···”

    说到此处,许元白一副心驰神往模样,那些个正推杯换盏的酒客虽是只听了小半,却也不由对云梦谷浮想联翩。

    许元白接着讲道:

    “先皇进到谷中,走没几步便在迎霞池畔遇到一对男女渔童,那男女渔童稚气未脱却是灵气斐然,说话又似大人口吻,先皇猜出是智圣弟子,赶忙恭恭敬敬表明来意,请二人带他去谷中洗尘洞。

    先皇言辞恳切,可渔童并不肯带路,只说他们师父在谷中布有云梦阵,只待天青地白时才可入阵,否则就是真龙也教他有进无出。”

    说到此处,许元白脸上微微荡起一丝得意,接着讲道:

    “先皇见被识破身份,才知渔童是萧修远有意安排在此,更不敢小觑渔童说那云梦阵,赶忙躬身询问‘天青地白’是何意义。

    然而先皇屈尊求教,渔童却是笑而不语,便是以此考验先皇,只看他是否诚意十足。

    先皇苦思不解只好悻悻而返,待回宫后问遍众臣得知瞻洲南海闻雷岛上有一仙草,叶青如海茎白如奶,恰好名为天青地白,有···有滋阴补肾之奇效。

    先皇闻后大喜,命人去瞻州重金购得数株,拿到后还找了一宫女验证仙草真伪,后来便有了那大唐第一恶女宁久微。”

    说到此处,许元白轻轻摇头嗤笑一声,既是笑宁仲禅摆不脱后宫魅惑,又是在暗示那些庸臣没见识。

    许元白接着讲道:

    “迎霞池畔,渔童接过‘天青地白’不住摇头,说这仙草所生之地上为白云千里下是无际阔海,只能算是天白地青,并非真正天青地白。

    ‘他奶奶的!’先皇以为渔童故意刁难当即拂袖而去,待回宫后经那勾陈山太一真人指点,方才领悟智圣本意,原来要以非凡修为震荡天地,激退云层凝霜作雪做出天青地白之象。”

    说到此处,许元白将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合拢折扇指向酒楼大梁,只听地“嘭”地一声,那半丈粗的大梁如遭雷击显出条条裂纹,接着便是落下许多木屑灰尘。

    许元白一番炫技,把那几个拱卫司小卒吓了个激灵,又看李三寿一副见得惯了的样子,这才淡定下来。

    许元白接着讲道:

    “这天青地白虽被破解,可要知道天尊最厌恶被人指指点点,立过规矩不许世人以剑指天,世间哪里有人敢冒犯天威。

    太一这怂包管杀不管埋,其他武道高人也只能互相谦让,先皇找不到高人解题十分抑郁,最后还是那太后从天界请来剑神孔周。

    那日在云梦谷,孔周手指苍穹祭出天问三剑,只一剑教乌云尽消露出湛蓝空色,又一剑教寒霜凝聚雪花弥漫,两剑过后云梦谷举头万里晴天低头无垠白茫,便是破了那‘天青地白’迷题。

    孔周以手指天又秀出神通剑法,天下武夫无不骇然,可在渔童眼里孔周贵为天神却仍是个剑道武夫,只赞以欣慰一笑——

    天尊请家师去天上给神仙们讲学,孔周可是连座都没有,只配在一旁站着听。”

    说到此处,许元白收回姿势满脸得意,拿起折扇悠悠挥了几下,语气低沉颇显恳切:

    “渔童带先皇去往洗尘洞,路上说道:‘家师有言,天青无云必然久旱,是枯泪之罪,地白霜雪人心冷,是守寒之罪。若想天下不见天青地白,就得真龙去受这枯泪守寒之罪。’

    先皇听过渔童之话,不断赞叹智圣隐居深谷心忧天下,待到又往前走了数十丈,谷中道路愈发狭窄,又见遍地嶙峋怪石,抬头却是云雾缭绕伸手不见五指,好似诡魅仙境。”

    说到此处,许元白猛地一挥折扇,酒楼之中忽的阴风阵阵,又似响起鼓角争鸣之音,有酒客已是迷醉,却猛然打了个寒颤清醒过来。

    许元白接着讲道:

    “正所谓‘观棋烂柯地,云梦不知处’,这仙境便是云梦阵,先皇走到阵中深处,只见霎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而风雷所及之处金石炸裂威力无穷,甚是恐怖。

    这番场面,便是真龙也要惊出满身冷汗,渔童赶忙安抚,又将云梦阵玄妙之处解释一通,这才使先皇稳下心神。”

    说到此处,许元白一边轻摇折扇一边踱起步子,所过之处现出一座棋盘,所指之处则现出一幅水墨画。

    许元白接着讲道:

    “先皇随渔童入了洗尘洞,一眼看到才道四宝,心想宫里虽是不少奇珍异宝,却也没有此等宝贝,不由啧啧称奇。

    至于这才道四宝,便是“琴棋书画”四件宝物,就说那清魂琴,此琴无一丝一弦非人琴相通不能弹,琴音能教人忘却生平烦恼。

    至于那黑白棋与《九州山河图》,其神奇之处早已传遍九州,自不必细说。

    最宝贵还是那书宝字帖,据说是萧修远破仙入圣时天尊所赠,写有五言一首:半窗散风雨,翠屏藏古今。木榻睡卧龙,羽扇映松文。”

    念罢诗文,许元白接着讲道:

    “片刻之后,萧修远从内洞飘然而出,只见他面白须长身材削瘦,穿着麻布宽衫头戴青丝纶巾,看到先皇也不施礼,只是淡然说道:‘天下九州,在老夫眼里不过一盘棋···’”

    “许老哥!”李三寿本想听《洛阳花魁名录》,却听了半天许元白对萧修远各种吹嘘,忍不下去站起身来醉醺醺地吵道:

    “你说智圣算无遗策,怎么没算到自己下场凄惨。”

    说罢,李三寿指着柜台上窝着打盹的小猫,对酒保催促说道:

    “赶紧叫七仙乐坊出来,让我这几个兄弟见识见识俺醉仙楼的妹子,也让许老哥喝个茶歇息歇息。”

    呜呼哀哉,当今世人只爱听男欢女爱,任凭许元白如何卖力,酒客们却是听不下去。

    许元白在台上亦颇觉尴尬,恰在此时黑衣女子进了醉仙楼,扫视一圈后旁若无人地坐在前排头座,冷冷说道:

    “许先生说的好好的,怎么不说了?”

    说罢,黑衣女子唤来酒保,掏出一张银票让送到台上。

    女子所给银票票额足有百两,抵得上许元白三年收入,可他看到票面上的承兑红印,却是猛然皱起眉头:

    “宗人府?”

    宗人府,是为专管皇亲国戚饮食起居而设,而如今大唐皇室里的年轻女性只有一个,便是那皇帝宁炀同父异母的妹妹—

    藏珏公主宁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