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黄粱一梦之掌天 » 第十二章 昊天王朝

第十二章 昊天王朝

    “根据司马峻的《暗夜史》记载,大约一千年以前整个大陆属于大华王朝。当时天下太平,物产富足。人们丰衣足食,礼乐兴盛。由于王朝强大,偶尔发生天灾,王朝也会及时开仓放粮,经过两三年苦日子也就过去了。偶有妖怪作乱,天帝也会派天兵天将下凡除妖。

    但是有一天突然天地变色,一道光毁灭了这一切美好。太阳都比原来暗淡了很多。世间再无妖魔鬼怪,也无生死轮回。人死之后就消散于天地间,再没有机会进入轮回。由于天灾频发,大华王朝顷刻间分崩离析,战乱四起,民不聊生。

    又过百年,有一些人机缘巧合得到一些书籍。这些书籍有些刻在竹简之上,有些刻在石片上,甚至有些刻在龟甲之上。起初人们并没在意这些书籍,因为上面的文字繁冗很是难懂。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根据书上所写内容竟然可以修道,有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突然力可举鼎,有些人可以一苇渡江,有些人竟然返老还童。为了抢夺这些书籍,接下来又是一片血雨腥风。直到有一年出现九位领袖人物,每人聚拢一批人修炼同一功法,这九位彼此之间相互掣肘,形成了九大门派,天下逐渐太平。但是这些人一心悟道,并不想理会俗世之事,九大门派选了在修道之路无望之人建立王朝。九大王朝由此而生。”

    夫子拿起手边茶盏润了润嗓子接着道:“由于大陆实在太大了,有些物产不丰富,人迹罕至之处,九大门派懒得去耗费人力物力去打理,这让一些小的门派有了机会,只要依附九大门派,这些小门派也是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

    武义府中的武义门就是依附于昊天王朝,协助武义府主管理城中事物和护卫武义府的安全。

    而昊天王朝便是由一城二殿三门又三宫中的昊天门建立的。根据《昊天王朝志》中记载,第一代昊天门主凭借手中玄铁巨剑独战天王殿主和轩辕门主,竟也不分胜负,可见战力之强。据说当时昊天门主一剑劈开了玉屏山,使澜沧江改道。”

    无名和宛姝互相看了一眼,这是何等的神力,居然一剑劈开一座山。

    宛姝急迫的问道:“夫子,后来呢?”

    “逐渐稳定下来的人们重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九大门派因为彼此实力悬殊不大,也能和平相处。偶尔小的冲突没有引起大的灾难。那段时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出现了紫霄盛世,昊天之治。各个王朝的实力达到了暗夜时代以来最强盛的时期。

    但是五百年前,昊天年历498年间各王朝不时有新的修道之法被人发现,有些小的门派也逐渐强大起来,王朝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战乱又起。虽然已经不似暗夜时代那样混乱,但是随着战乱的加剧,人们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王朝之间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开始穷兵黩武,各种徭役赋税加剧,导致民不聊生。

    最近这些年太阳的光芒愈发暗淡,冬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庄稼一年只能生长一季,很多地方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原来的九大门派一心向道,彼此之间又明争暗斗,王朝之间越来越不稳定。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名深有感触,母亲早逝,父亲失踪,现在爷爷也离开了他。这些虽有天灾的原因,但是大部分还是人祸。

    “为师本在朝为官,一心为天下苍生造福,奈何人微言轻,有心无力,只能挂印离去。我本是武义府人,离家三十载便又回到此处居住。

    你们年龄还小,本不欲说这些给你们,怕是影响你们的学业。但今天无名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未来你必成大儒,为师希望你以后在朝为官,造福黎明百姓。”

    宛姝瞟了一眼无名道:“那不如自己当皇帝了。呵呵......”

    夫子忙道:“休得胡言,小娃儿不知轻重。万一被官府之人听到,你可知道后果?以后一定慎言!”

    宛姝吐了吐舌头道:“夫子,知道了。”

    夫子接着道:“无名,这是一本《昊天王朝志》,你可带回家去慢慢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放在一边,等以后自会明了。”

    无名答道:“是,夫子。”

    双手接过书籍放在包裹里面。

    “昊天王朝幅员辽阔,位于整个大陆的东部,东部为东海,传说东海龙宫就在武义府往东一万里左右得深海里,往北连接紫霄宫,往西则与轩辕门相邻,南边则是瑶池宫。东西长一万六千里,南北两万三千里。境内多平原,南北两侧多高山大川。而我们武义府位于昊天王朝的东北方向,武义山脉最高处五千八百米,山顶常年积雪不化,南北约一百里,乃是武义府天然屏障。翻过武义山脉便是紫霄宫。但是山上多凶兽,很少有人可以过去,只能往西绕过武义山脉才可到达紫霄宫。《昊天王朝志》里有一篇地理志,你可以翻阅,里面有详细描述。”

    夫子站起身来,走到无名身边,夫子浑浊的眼睛看着无名道:“无名,你是从城外走进来的,你知道城外的生活,不仅仅是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命都朝不保夕啊!为师是不能看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了,但是我希望你能看到,那怕你的儿子孙子可以看到也好啊!”

    夫子看着无名的眼睛道:“我虽是读书人,但是我一直认为王朝的兴盛不仅仅靠读书人。兵家更是定海神针,靠读书人的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做到天下太平的。可以让儒家心法融汇到血液中的情况我是第一次见到,我原来在《儒家论语》中看到记载还不相信,今日见到你是为师的幸运。”

    无名道:“夫子过奖了,无名苦孩子出身,能得师傅授业是无名之幸。”

    夫子道:“你要珍惜自己得天赋,不仅诗词歌赋需要研读,行军布阵亦需修习。上马可以安邦,下马可以治国。”

    宛姝嘟起小嘴道:“夫子偏心,无名哥哥第一天来就这么喜欢他。”

    夫子哈哈大笑:“小宛姝也讨人喜欢,师傅知道你志不在此,一心想去那武义门。不过在去之前一定要认真读书,书中自有修仙路,等你长大以后也就理解为师得话了。”

    夫子从书架处拿出两本书,一本《识字新篇》,一本《说文解字》。

    “万事开头难,虽然你天赋了得,但是开始之路亦坎坷。”夫子把书递给无名,接着道:“你回去多看书,不懂得明天可以问我。”

    夫子又对武义府周边的情况对无名和宛姝做了详细得讲解,从风土人情到农耕播种,从山川河流到奇珍异宝。其中武义山脉引起无名极大得兴趣,里面不仅凶兽横行,奇珍异宝也是最多。但是进入寻宝之人大多有去无回。

    转眼两个时辰过去了,除中间休息一次,夫子一直耐心得讲解。无名感觉一扇大门打开了,里面充满了好奇,很多事物闻所未闻。小宛姝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比学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好玩多了。

    回家的路上,宛姝一直唧唧咋咋的说着什么,无名脑子里却还回荡着夫子讲的东西,感觉回味无穷。想到一处,脑子里好像就呈现出一个场景,自己仿佛就在其中。无名感觉不时有凶兽在身边跑过,又有奇花开在触手可及之处。老黄牛埋头拉着犁,高高扬起的鞭子虽然抽的震天响,但是始终不舍得落在老黄牛得身上。

    正想着只感觉身体一震,一声怒喝传来:“你眼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