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穿越祝家庄开始重启大明 » 第六十五章 祸水东引

第六十五章 祸水东引

    祝彪深知此时每句话都至关重要,这沧州知府虽然可能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但是对朱仝这样一个有罪在身的贼配军,又哪里会有轻饶的道理。

    “祝彪谢过大人!”

    “我与朱仝在郓城县本是旧识,知他犯了王法被发配沧州牢城营,因而带了家眷前来探望,没曾想于牢城营中寻他不到,只听人说是知府大人青眼有加,留他在府中听差。”

    “听了这节,我自也替他欢喜,想是前世积德,才能在落魄时遇到知府大人这等恩公。”

    沧州知府本以为祝家庄打退了梁山,这祝家老三祝彪必然是个桀骜不驯,江湖匪气甚重的蛮横之辈。

    没想到见了面,祝彪却是一副书生打扮,心中已经先有了三分赞同,因此才会让他说话。

    此时见他辩才无碍,又三句话不离自己关照朱仝的敬佩之情,知他是个伶俐人物,火气也跟着降了不少,不仅脸色和缓了一些,更是踱步坐回了椅子上。

    祝彪见这几句话收了成效,知道更需趁热打铁,便继续说道:“今日赶上盂兰盆大斋,我与内人正好前往地藏寺焚香祷告,没想到天公作美,恰巧遇见了故人。”

    “内人扈三娘,见小衙内生得端严美貌,一看便是上等人物,因此心生欢喜,忍不住抱在怀中怜惜宠爱。”

    “我自与朱仝说话,一述离别之情,怎知人群中突然蹿出两个大汉,定睛一看,却是梁山的贼人!”

    本已在椅上坐下的沧州知府登时又站了起来,惊道:“竟有梁山强寇到了沧州府?”

    祝彪急忙回道:“草民怎敢欺瞒大人,因着在祝家庄前曾与那贼斗过,所以绝无认错的可能。”

    沧州知府心思急转,示意祝彪接着说下去。

    “我见了那梁山的贼人,深怕在沧州城中闹出乱子,今日又正是盂兰盆大斋,怎可徒增杀孽?于是便想让朱仝快快抱了小衙内离去,那贼人又怎肯点头,无奈下只能先使个权宜之计,将那两人带出了沧洲城外。”

    “见出了城,那伙贼人也就都现了身,却也只四个同伙,我随行的还有两个庄内护院,众人拼斗一场,谁也没能奈何了谁,想来也是小衙内吉人自有天相,因此都未曾折损。”

    “梁山贼人见拿我们不下,可能也担心官兵巡查,放了几句狠话,随后也便走了。”

    沧州知府双眼在祝彪、朱仝、扈三娘之间来回扫视了几下,见这三人身上果真都有打斗的痕迹,尤其是朱仝,衣摆处像是被兵器削掉一块,暗暗点了点头,看来祝彪所说非是虚言。

    这时后堂之中,小衙内也更换了衣服,众人见他确实没有损伤,这才都松了口气,但小衙内只哭喊着要见大胡子叔叔,没奈何处,只能又把他抱了出来。

    知府大人爱这亲子犹如自己性命,见他哭闹也不忍制止,伸手接过抱入自己怀中,随后挥手让老妈子撤了下去。

    “看来这朱仝的确是忠心护主,不然我儿虽小,若是真有伤害他的地方,岂还能要寻朱仝去抱?”

    沧州知府抱着孩儿,眼光忽地划过扈三娘,心思一动,问道:“孩儿莫哭,你且看看那个姑姑,方才可曾抱过你?”

    小衙内转了一双乌黑的眼睛去看,看到扈三娘后立马破涕为笑,朝着扈三娘伸出双手道:“姑姑抱,要好看的姑姑抱。”

    听小衙内这么一说,府上的众人都有些忍俊不禁,原本肃杀的气氛也缓解了不少。

    “看来不会有错,这祝彪的妻子的确抱过我家孩儿。”

    此时朱仝仍在堂前跪着,不曾起来,祝彪暗想这沧州知府应是不能要他性命,所以恭敬地在一旁侍立,只等听候发落。

    “祝彪,你说你认得那几个梁山贼人,可都是哪几个?”

    祝彪答道:“一共四人,一个是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的吴用,一个是反了青州的小李广花荣。”

    “还有一个是在江州劫法场的黑旋风李逵,最后一个是在郓城县当街打杀了人命的插翅虎雷横。”

    沧州知府点了点头,祝彪若是不识得这些人,如何可能将几人的名号事迹说得如此明白,必然不可能有假。

    听到雷横的名字后,沧州知府不由得又去看了朱仝一眼,按理说这雷横是被朱仝私放才能活命,虽是去投了梁山,想必也不至于恩将仇报,翻来找救命恩人的麻烦。

    此时见事情的前因后果已经清晰明了,沧州知府当即发出公文,要一班衙差大索沧州城,抓捕梁山强寇,敢反抗的,就地格杀,若有窝藏包庇的,一律同罪治处。

    堂下众人领命去了,沧州知府慢慢将怀中的孩儿放下,那小衙内果然跑到朱仝面前,伸手去扯他的胡须,朱仝心中暗叹一声惭愧,仍是没有动作。

    沧州知府哼了一声,“起来罢!若不是祝相公在旁求情,今日安还有你的命在!”

    朱仝满脸愧疚,慢慢地从地上爬起,双手将小衙内抱起,随后深深地施了一礼。

    “谢过知府大人,谢过祝家相公,朱某有罪之人,能得知府大人关照,便如重生父母,再造爷娘。”

    朱仝话中的谢意,三分是给知府,七分却是朝着祝彪,只是官民有别,自不可相提并论,因此后半句只提了知府。

    祝彪也说道:“知府大人赞誉,草民诚惶诚恐,想来那伙梁山贼人本未要在沧洲城中露面,只是看见了小人,因此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这才现身要与我为难,不曾想却惊扰了小衙内,罪过罪过,还望知府大人海涵。”

    沧州知府道:“祝相公不必如此言语,那伙梁山贼人各个胆大包天,既然到了沧洲城中,肯定是藏着什么祸心,便是不曾见到祝相公,想来也要闯下别的祸事,本官必要杀之而后快!”

    祝彪连忙作揖施礼,赞叹知府大人不愧为百姓的父母官,爱民如子,梁山如今虽然势大,也必不敢到沧州府地界造次。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祝彪见小衙内的事已经翻篇,于是试探道:“学生倒要向大人讨教,不知这沧州府上可有什么有名的人物?正好可顺路去拜访一二,若是失了礼节,反要让人嘲笑山野村夫不懂礼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