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乙方 » 第十五章:花钱如流水

第十五章:花钱如流水

    八十年代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室内空间要求的上升。加上新港、国外的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广东装饰业才慢慢出现独立的室内设计师群体。

    这个群体主要由类似宋少波这样有美学基础的社会青年、内地美院等事业单位的职员、本地的装饰从业人员等,大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只能向新港和国外学习,主要是从造型外观上加以抄袭、改建,从而应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其实现在国内还没有室内设计师这个正式职业,室内设计是广美环艺设计系在八十年代第一个提出并主张的,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还是新港公司带动起来的,新港人习惯叫职业设计师简称“职师”,画图叫“画职”,很奇葩的简称,没在新港设计公司呆过会很难理解。

    刚刚进入内地的新港设计公司都是以办事处的性质开展工作,主要为了服务进入内地的新港客户而设立的。

    这些公司大都面临招聘不到人的难题,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太少,这种情况要在92基建大潮之下各大院校都成立了相关设计专业后才得到缓解。这几年大量新建项目都缺乏设计,建筑相关行业都在刚刚起步,很快就会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年代。

    翻找了两份报纸,一份日报一份晚报,招聘信息还不多,不过来自新港设计公司的招聘广告有几个,宋少波还真找到了两尊大神,箫鸿新和刘勇恒。

    新港设计事务所大部分都是以设计师名字注册的,所以一看名字就清楚了。这两位在新港或许算不上顶级设计师,但是由于最早进入内地开设公司,所以才成为了南粤室内设计史上赫赫有名的启蒙大师。

    箫鸿新:夜店设计大师,新港影视剧里著名的大富豪夜总会就是他的作品,享誉省港澳。他进入内地后设计了一大批大型夜总会及娱乐会所,带出了无数内地夜店设计师,堪称夜总会设计之父。宋少波当年学设计的时候可是翻遍了他的作品集,必须尊称他为老师。

    刘勇恒:与箫鸿新可谓一时之瑜亮,同样培育了无数内地设计师。著名作品国宾馆7号楼,魔都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等。主攻大酒店及娱乐会所设计,他最早的风格代表作是位于洛溪的丽江明珠歌剧院,内地罗马歌剧院的装修风格就是他带起的。当然后来被吐槽的城乡处处罗马柱的“九十年代罗马中国”不能怪他,乡村土豪风是集体的锅,怪不到具体哪一个人。

    国内长期贫穷落后所形成的群体急迫感,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好面子”观念,双双强烈推动了早期室内外装饰装修的“豪华主义”盛行,并由此成为当代室内设计在全面铺开初期的集体心理基础。

    对奢华酒店的崇拜情结,一时深度席卷着先富起来人们的内心世界,酒店形象作为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一种集体膜拜的图腾。以致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即便面对的并非是酒店空间,不少项目的业主仍然希望设计成五星级酒店的感觉,以弥合长期贫穷落后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五星级的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边学边干的本土室内设计师们,因此造就了特定时期推动室内设计起步风格的特定“豪华”方式。

    宋少波圈定这两家公司,一个人静下来后没电脑上网没有手机刷很不习惯,现在的旅馆客房还没有电视机,宋少波洗完澡看了一会报纸就睡着了。

    今天赶了这么多地方,太累。

    ………………

    一大早,宋少波先到银行取了3000块,坐车到中山三路邮电电报局营业厅,他先去观摩了一下后来俗称水壶的第一代移动电话“大哥大”,但起步两三万的价格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瞻仰一下过过干瘾而已,现在没点关系有钱都买不到。

    宋少波的计划是先买个BB机,有BB机保证自己有固定的联系方式才最重要,现在想办点事联系不上人才是最头痛的问题。

    当下BB机太红火了,旁边寻呼台营业厅柜台前排着长队,他排了一个小时后终于买到了价值1500一台的超贵BB机,开台费还要100元,月费15元宋少波交了一年180元。寻呼台叫宇航台,台号9201,Call人的时候就是打电话到寻呼台,告诉接线员Call几号机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等机主复机或者留言。

    宋少波选了6006这个号,四个六的被人选了憾缺。现在的BB机也没得选择,都是松下的2097数字寻呼机,中文机还没出现呢。配了一本代码小册子,什么“取消约会”、“不回家吃饭”、“有事请假”之类的代码,在街边电话打进打出都要付5毛话费的当下的确可以省事省钱不少。

    买了BB机首先打长途电话到姐夫单位,让人记下寻呼台号和BB机号码告诉姐夫怎么用,以后大家有什么事情就可以马上找到人了。

    买完BB机又坐公交车去到京城路,先去买了两套衬衣西裤,这是上班标配的,新港公司一般都要求穿正装上班。

    再买了一些什么佐丹奴、堡狮龙,班尼路之类新港品牌休闲牛仔裤T恤之类平常穿的衣服鞋子,目前穿这些就是潮人了,苹果、李维斯对宋少波来说偏贵了,还消费不起,而后世最流行的耐克阿迪好像只在友谊商店里面有卖,那更加买不起。

    把身上的过时衣服全换掉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前省城社会。

    转到新华书店旁边的文具商场,买了一套施德楼针笔、一套麦克笔、还有1:100、1:50的制图模版,这些进口的绘图工具贼贵,一下子花去七八百块。

    再买了一块可以画A1图纸的绘图画板,一堆绘图纸铅笔草图笔杂七杂八的小工具,这些不是进口的就很便宜多了。半天下来3000块基本花光,超过三分一财产转眼就花没了。

    回到旅馆房间后就开始准备去见工应聘的资料,首先制作了一份简历,其实他刚毕业的简历根本没什么内容可写,只能虚构了一些在学校就跟着老师学习手稿、描图,然后有帮老师当助手画图之类的工作经历,这样可以勉强解释自己会绘制设计图的原因。

    搞定简历就开始制作几幅手稿效果图,一套内容相对简单的家装施工图,可以表达自己已经掌握了施工图的基本技法就可以,不能太表现设计水平,否则就不合常理解释不清没必要。

    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这一套资料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