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乙方 » 第九十一章:过年(一)

第九十一章:过年(一)

    这两天回来的后生仔都喜欢在村里闲逛,看看谁回来了,相互打听一下近况动向什么的。两人在屋前屋后劳动的时候,时不时就有小伙伴来聊天打屁,流程都是见面相互派烟,然后就是最近去哪里发财之类的闲聊,宋少波也蛮享受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休假时光,感觉特放松。

    见到久未谋面的童年玩伴自然倍感亲切,聊起童年的糗事笑得十分开心。

    90年代的南粤乡村社会充满了躁动的朝气,大家已经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家里都能有点余粮存款,后生仔出去打工还能带回不菲的收入。

    现在大家也还没有要在城市里买房安家落户的想法,手里有钱了都舍得花出去,因此过年就是大方使钱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帮家里添些大电器,电视机和洗衣机是首选,阔绰一点的会买时下流行的家庭组合音响。

    宋少华去年就已经帮家里买了洗衣机,电视机也有了,就是很厚重的那种老显像管彩色电视机,好像是24寸的还是多少。

    桌椅板凳洗好晾晒着,陈桂珍就准备做晚饭了,宋少波就和其他刚回来的打工人一样满村溜达。

    他现在有钱了,过年不抽红双喜,买了几条万宝路回来显摆,反正他自己不大抽,就是用来派人的。

    八九十年代电视里的万宝路西部牛仔广告深入人心,广南播的都是新港版本景色美轮美奂,里面的广告语是“昵个系万宝路嘅世界”,所以广南人都习惯把万宝路香烟叫“马仔”。

    这两年万宝路还请国师专门拍了大气磅礴的国风贺年广告,所以万宝路世界第一香烟的感觉深入人心,大家一见到都叫:“哇!马仔哦!整一根先。”充分满足了宋少波的恶趣味。

    溜达了一圈想不到居然碰到两三个派“马仔”的,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溜达完一包烟差不多就派完了,全村人也都知道了他没干教师的工作,臭屁地派“马仔”是因为跑到省城帮新港人打工去了,和大家回到了普通打工仔的同一阵营,聊天的气氛都愉快了很多。

    差不多天黑了,他晃晃悠悠地回到家里来吃饭,冬季家里自己种的青菜很多,就是没有肉,肉只有他们带回来的烧鸭,宋少华开了一瓶茅台,准备爷三个好好喝两盅。

    宋德林问两个儿子的近况,宋少华先说:“快餐店我们已经开两间了,几个月赚了几万块回来,波仔提议我们又把那块地买回来,我和姐姐都买了120平方的,比原来计划的大一倍,明年有钱的话就可以建房了。”

    宋德林听说钱赚了那么多,还把买地建房的事情给圆了回来,开心地喝了一盅说:“不错不错!这样就好!那少波你呢?在省城做得怎么样?”

    “我挺好的,在公司里工资挺高的,每个月有七八百左右,我又接了一些私单晚上做,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赚有几万块了。”

    “你也赚了有几万块?什么私单这么好做?”

    “就是帮人做设计啊,那些人要装修大酒楼找不到人设计,就找我们这些在新港公司里面的人来炒更私下做,如果按新港公司的标准收费很高的,我们私下接单按一半来收都很夸张啦!所以我都准备自己开设计公司了。这样按正规标准收费收入更高,不用老是当私单收不起价钱。”

    “自己开公司?那岂不是自己要当老板了?”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只是自己几个设计师合伙开公司,请不了几个人,也不是什么大老板。”

    父母听不懂设计什么的,但是明白他要自己开公司还是蛮厉害的样子,反正也听不懂就不再询问了。

    宋少华说:“波仔还计划等清明过后,带我去省城一起开新的快餐店,我也觉得县城里开两个店已经顶头了,要发展还是得去省城。”

    父母辈毕竟是保守的,宋少波的发展太快了,计划变化让他们看不懂,想到两个儿子都要离开那么远总是担忧的。

    陈桂珍说:“你们两个都去了省城这么远,家里有什么事情怎么办呢?要回来都不容易。”

    “妈妈你不用担心,姐姐不是还在县城嘛!出年我就会买台私家车,到时候自己有车回来就是两个小时的事情,有啥事打个电话给我们就回来了,跟在县城里差不多。”

    “私家车这么贵买得起吗?就算买得起有必要吗?有这个钱还不如买个房子来住呢。”

    “噢!妈妈你这个想法不错,不愧为富农家的女儿有见地,有闲钱买房子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买车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在外面跑来跑去没有私家车很不方便,钱就会赚少了。等我赚多点钱再买房子也不迟,况且我准备买的是二手车,不贵的。”

    明早两兄弟还要去镇上赶墟买年货,宋德林就没让他们喝多晚,早早就赶两个儿子洗澡睡觉。

    八十年代是地处广南山区乡镇个体经济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资以极快地速度丰富了起来,大量的农产品小贩穿梭乡镇之间,形成乡镇里繁荣一时的热闹景象,特别是到了赶墟的日子,整个镇子都会挤得水泄不通。

    进入九十年代,这种繁荣的景象开始走下坡了,因为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平日里的赶墟已经不再拥挤,只有到了年晚墟这一天,才会重现往年挤得水泄不通的景象。

    宋少华开着摩托车载着宋少波,离镇上街口半公里就开始堵车了,因为路上和路边已经停满了各种车辆,最多的还是各种手扶拖拉机和三轮车。

    慢慢挤了半个小时,两人才终于进入到街上找了个地方停车,还不敢乱停,因为现在偷车的可厉害了,一不小心车就没了。

    做家乡濑粉的店铺门前排满了人,两人好不容易抢得了两碗,回到家乡赶墟不吃一碗家乡濑粉总感觉赶了个假墟,所以耐着性子也要抢两碗来吃,否则这墟赶得寂寞。

    吃过当作早餐的濑粉,两人就慢悠悠地去买年货了,需要采购的东西还蛮多的,还专门列了清单。首先是门神对联,家里祖屋一间,还有各种草屋柴房牛棚的都要贴东西,什么天官灶君床头乸的各种神位都要一一照顾,没经验还真办不好。

    兄弟两从小就开始负责贴门神的工作,对这一套熟悉得很,三几下就挑选完成。

    然后去买两只大鹅,这是团年饭和开年饭要吃的,自己家里除了养有的鸡,其它肉类都要采购。又买了两条鲤鱼,年年有余年三十的团年饭必须要有鱼,还有各种腊肉腊肠、年桔甘蔗之类的东西。

    最后东西太多自己车不完,还是托同村开手扶拖拉机来的兄弟帮忙带货才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