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隋唐文臣猛将 » 第28章 情报

第28章 情报

    被称为文姬的女孩先是一惊,转头望向亭子,看见了中年男人,笑道:“父亲,你什么时候来的?”这个女孩正是蔡邕的女儿,蔡琰。蔡琰生得美貌,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历史上是一个悲惨的才女,先是嫁给一个体弱多病的书生卫仲道,没几年卫仲道就病死了,由于蔡琰没有儿子,于是丈夫死后便回了家。后来中原大乱,匈奴趁人之危,南下掠夺中原,蔡琰便被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匈奴过得很悲惨,异国他乡,蔡琰思念故乡,变作了一曲《胡笳十八拍》以此来借曲消愁。

    回归正文,蔡琰身旁的侍女捂嘴一笑,“小姐,老爷早就来了,不过你太认真了,没注意到。”

    听见侍女这样说,蔡琰故作生气道:“哼,好你个燕儿,你看见父亲来了也不提醒我!”

    侍女燕儿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蔡琰看见侍女这样,下意识地想要伸手去摸侍女燕儿的胳肢窝,燕儿尖叫的躲闪,两人娇笑地嬉戏起来。

    蔡邕看见女儿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由得无奈地摇了摇头,大大地咳了一声,蔡琰这时意识到父亲还在身边呢,两人便停下动作。

    蔡邕也不再提,他笑道:”文姬,今年你也十六了,也到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不知你自己可有心仪之人吗?“

    蔡琰没想到父亲会问这个问题,她先是一愣,然后过来抱住父亲的手臂,撒娇道:”女儿哪有什么意中人,女儿也不想找,孩儿只想在家陪着父亲一辈子,有空就练练琴,写写诗。“

    ”这怎么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总归是要嫁人的。“

    蔡琰不想继续说这个话题,她还不想嫁人,于是她转移话题道:”对了父亲,刚才问你什么时候来的?今天你怎么这么快就回家了,不是还要上朝吗?“

    蔡邕看见女儿转移话题,也不好再说,无奈道:”今天的朝会只有两个议案,一个是近年来灾祸不断,朝廷的赋税收入越来越少,商议如何提高赋税。另一个则是商议对荥阳王父子的赏赐。“

    ”咦“蔡琰惊讶一声,”是在荥阳捐粮赈济了十几万灾民的荥阳王刘汝贞伯父和刘璟世子吗?“

    ,

    因为当初荥阳王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和蔡邕、皇莆嵩、卢植等人有着很深的交情,两家也算是世交,后来刘仁夺嫡失败,刘仁被封到荥阳为郡王,为了不被新皇猜忌,两人也是很长没有过联系。不过灵帝坐稳皇位后,也不再监视,刘仁也是重新和当初的好友互通有无。

    ”没错,就是他们。文姬你怎么知道的?“

    蔡琰扑哧一笑,”父亲,大街小巷早就传遍了荥阳王父子的事迹,谁不知道荥阳王父子的仁德之名了。女儿又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蔡邕却满脸愁容,说道:”是啊,谁不知道荥阳王父子的功绩啊,与国家危难的时候,义无反顾救灾民于水火,百姓都赞颂他们,士人都钦佩他们。这么浅显的道理,可朝廷却打算举重就轻,只给汝贞的儿子一个举孝廉的资格,真是不像话。”

    “父亲你就别生气了,小心气坏了身子。”

    “我不是生气,我是为朝廷的前途忧虑啊。有功得以赏,有能得以用,有罪得以黜,这才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基础啊。可是现在呢?”蔡邕无奈摆了摆手。

    蔡琰安慰道:“好了父亲,书上有句话叫做“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朝廷会重新下达召令呢。而且刘璟世子也算是有了个举孝廉的名额,也不是一无所获。况且人家可能都没有想要朝廷的封赏,只是想救灾民,不忍灾民死于非难。”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完蔡琰的劝说后,蔡邕心情也是好了些。

    他也不想在女儿前显现太多悲伤的情绪,于是他不再讨论朝廷大事,打趣道:“对了,文姬,汝贞的儿子刘璟和你年龄相仿啊,而且听说这次就是他力排众议,说服父亲拨粮赈灾,足以可见他是一个仁义的孩子。而且刘璟身材高大威猛,威武不凡,你觉得他怎么样?”

    蔡琰脑海中浮现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又是那么的富有仁爱之心,一时间出了神,没有回答父亲的话。

    回过神来,看见父亲正一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她脸上出现一缕绯红,娇嗔道:“爹,”蔡邕还是笑着不说。

    “不和你说了”,接着,蔡琰提起裙摆,飞快地跑着离开了蔡邕的视野。

    蔡邕看着自己的女儿这般神态,也是笑着摇了摇头。

    …………

    荥阳王府。一个亭子里。

    “世子,恭喜你了”。长孙无忌笑着说,还双手作了个恭喜的手势。

    刘璟有些不解,问道:“喜从何来?”

    长孙无忌打趣道:“世子还不知道吗?朝廷下诏给世子举孝廉,世子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儒生,进京赶考了。”

    刘璟罢了罢手,“现在哪里还有闲工夫去读书啊。不提这个也罢,到时候正式召令下来再说吧,是在不行再拖上一两个月,事情就会有所转机了。”

    “对了,上次我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刘璟先前和长孙无忌讨论过,准备创立一个情报部门。刘璟比任何人都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在某种层面上,一个情报甚至能左右战局,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命运。他打算让长孙无忌来组建和主管情报部门,那时候长孙无忌没有答应,这次他再次提起。

    长孙无忌沉默半晌,回答道:“好吧,既然世子相信我,那我也不好再推辞,不过我只是先把框架弄起来,先顶着这个位置,等以后有合适的人了,我再交给他。”

    刘璟大喜,“好,有无忌来主管情报部门,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世子过奖了。”

    长孙无忌继续苦笑问道:“不过我对怎么组建情报部门还是没什么头绪,世子能否给我一些想法。”

    刘璟站了起来,负手走了一会,他停了下来,淡淡道:“首先,情报…”

    长孙无忌打断了他,躬身施了一礼,“等一下,世子能否让我先准备纸笔。”

    “嗯,好吧,还是无忌想得周到。”刘璟夸奖他一句。

    下人很快拿来纸笔,刘璟继续说道:“首先,情报部门的人员可以以现在王府的经商人员为主体,要挑选一些精明的,他们的店铺可以作为情报所,这些人的身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掩护,不容易被人发现。而且店铺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很好的场所,像酒楼、茶馆等等,人来人往,十句话中总有那么一句是有用的信息。”

    “其次,派遣一些武艺高强的武士到那些情报所去,一些需要刺探的情报可以派他们去,还有一些刺杀、反侦探的行动也需要他们。”

    “最后,要设立一个总情报所,你负责总情报所的任务,整理那些发来的情报、发布命令等等,还有在那些地方的情报所也要设一个总情报所。情报部门上下单线联络,还有设置职位…”

    刘璟最后淡淡道:“就这么多。不过现在你先把那些地方情报所安排起来先,后面的再慢慢来。前面王爷已经同意了我的想法,我待会去把王府在各地的商铺信息、还有人员的信息拿给你”长孙无忌默默点点头。

    长孙无忌记录完后,放下笔,然后问道:“世子,这个职位的是和单线联络的有关系吗?”

    “不错!”

    刘璟点点头,夸赞一声,笑道:“举个例,比如一个酒楼掌柜的职位是三级,他手下的小厮,伙计是二级,那么伙计只能向掌柜汇报情况,而不能越级向四级的情报人员汇报,四级情报人员只有三级和五级的情报人员知道。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防止一个伙计被敌方捉后,整个情报部门都瘫痪的情况。”

    长孙无忌听罢,不由得拍了下手,“好!世子,真是奇人。”

    “哈哈”

    刘璟先是一笑,然后罢罢手,郑重其事道:“无忌,情报部门很关键,或许将来我们争霸天下的关键就在情报上了,它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睛,你懂我的意思吗。”

    长孙无忌笑脸一收,严肃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快把情报部门架起来。”

    “对了世子,如果我们长孙家的人也想为世子、为王爷效力,不知?”

    刘璟思索一下,“可以。”

    刘璟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他是说想把长孙家的商铺也可以作为情报场所,他们长孙家的人也可以作为情报人员。现在长孙无忌已经完全效忠自己,长孙晟也是支持自己,自己没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