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周天下 » 第五章 高从诲

第五章 高从诲

    “哈哈哈,有意思!!!”那中年汉子大笑道。

    “不过小郎君准备怎么对付眼前这人呢?”中年汉子接着问道。

    “这人对我一出手便是杀招,所以今天不是他死就是我亡。”郭荣瞅了一眼地上的王道乾低声道。

    “如果我不同意,至少是现在我不同意你杀他,小郎君准备怎么办呢?”中年汉子捋了捋自己那稀疏的胡须接着问道。

    “那我就会乘早离开你们,至少短时间里你们不会再看见我。”

    ······

    郭荣的回答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自古人前显圣是一件特别爽的事情,尤其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你的情况下。但是这是建立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如果你的实力一般,很可能在你想装逼打脸的那一刻就宣布了你的失败。

    至于结果往往是残酷得一塌糊涂。

    郭荣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

    本来皆无端的跟这些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结下了梁子,如果是趁他们不备自己还有一丝丝的胜算,待到雪融化的时候自己就赶快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但是眼下假如这白胖的中年汉子也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几乎是没有任何的胜算,所以只有用三十六计当中那一招最为人熟悉的计策。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小郎君果然与众不同!只是在这江陵渡口得罪了青湖帮还想安然无恙的逃出去只怕是比登天还难。”中年汉子有些赞赏的看了一眼郭荣说道。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郭荣眼神透露着坚毅。

    “好个反戈一击!!!”中年汉子大笑一声接着说道:“早听说燕赵多豪杰之士,今日看来,果真如此!”

    “敢问阁下是?”郭荣对于眼前这中年汉子的观察力也是甚是赞叹,只是终究猜不透眼前人的身份。

    “主人,小心!”

    就在这中年汉子准备回答的时候,傍边的一个随从一个虎扑将中年汉子扑倒在地,其他人顺势拿起一块木板就挡在了众人的面前。

    只听见几只箭矢穿透了本就破烂的窗户朝几人直直的飞了过来,要不是木板挡住了几人的身躯,现场想必会惨不忍睹。

    接着就看到外面人影晃动,慢慢的随着嘈杂声愈加的激烈,到最后又慢慢的归于沉寂。

    房间的众人像是蒙在鼓里一般只听见外面相识有两帮人在打斗,随着几声惨叫声传来,一切又恢复了沉寂。

    一个全副武装的武士快步走了进来,朝着中年汉子拱手道:“末将救驾来迟,还请大王赎罪!”

    “平身吧,外面的那群强人可都抓住了?”中年汉子拍了拍身上刚才被扑倒时粘的灰尘淡淡道。

    “回禀大王,除了两个头领逃跑了以外,其他人全部伏法,卑职已经派人前去追击那逃走的匪首了。”那武士赶忙回复道。

    “算了,穷寇勿追,不要造成无谓的损失了。”中年汉子摆了摆手说道。

    众人方才缓缓的静下心来。

    大家这才知道眼前这中年汉子正是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从诲。

    南平国,在“五代十国”之列,别看这荆南之地不过是弹丸之地,在五代时候却也是一块香饽饽,是不少大国的拉拢对象。

    作为南国诸国与中原的交通要道,从建国伊始,这里就是南汉、闽国、楚国向中原王朝进贡的必经之地,但是真正让荆南出名的却是这高季兴、高从诲父子的无赖行径。

    因为占据着如此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父子二人当政期间常常派人将来往商旅、使者扣留,燃石劫掠他们的财物,等到诸国前来索要或者是发兵征讨的时候,他们又会如数退还财物,毫无羞愧之色,因此被时人称之为高癞子。

    郭荣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里碰见大名鼎鼎的“高癞子”,也没有想到这堂堂的荆南节度使竟然会亲自跑到这盗匪横行之地,看来这高癞子断然不会像传言当中说的那样,毕竟一个在这乱世当中能够在让一个小国在强敌林立的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邢台小子郭荣见过南平王。”知道眼前人的身份郭荣赶忙上前去施了一礼。

    “你是邢台人士,说起来当今天下英雄人物当中也有一人跟你是同乡,小郎君可认识啊?”在听完郭荣做完自我介绍以后,高从诲到有了兴趣。

    “昔年曾听说过那河北邢台的郭雀儿曾经冲冠一怒,当街杀了一个当地为非作歹的屠户一事被传为美谈,适才听你说也是郭姓,又是邢台人士,不知道可认识此人。”高从诲话锋一转。

    “听说过此人,却是不甚熟悉。”郭荣不知道是否应该对高从诲开诚布公,于是就撒了个小慌。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风头随着晋国的建立而日趋显贵,父亲郭威在他的麾下任职,名声已慢慢的为世人所知,再加上郭威本来就是一个豪爽之人,平日里喜欢结交一些英雄豪杰,但与此同时又不免会四面树敌,自己在外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哦哦哦,那真是有些遗憾,小王对这郭雀儿却是颇感兴趣,只是平生无缘得以相见,实在可惜。”高从诲长叹一声说道。

    “南平王不必感到遗憾,这天地下的缘分说起来也是没妙不可言,以后肯定有机会的。”郭荣赶忙说道。

    “但愿如此吧!”高从诲突然话锋一转接着问道:“不知道小郎君此番到我们荆南之地所为何事啊?”

    “此事说来惭愧,实在是近些年来中原战乱不断,于是本来殷实的家里慢慢的捉襟见肘起来,再加上家慈身患长疾,为了补贴家用,便找了当地的府尹取得了通关文书,到大王的荆南来贩卖茶叶,取得一点薄利好应付生计。”郭荣赶忙如实招来。

    “倒也是个至孝之人,昔年先王在世的时候,本王没有好好的尽孝道,一直以来都甚为遗憾,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小郎君,本王给你一份手书,如果日后在这荆南有什么麻烦可以直接来找我。”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块锦帕,旁边之人赶忙取出笔墨,高从诲抬手就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荆南高从诲手书”

    “谢谢大王!”郭荣收下了那只锦帕,但是却并不打算使用它,当下指着面前的王道乾对高从诲说道:“不知道大王将如何处理这王道乾呢?”

    “那本王就谢谢小郎君的美意喽!不过此事说来话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