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周天下 » 第九章 白崇福

第九章 白崇福

    荆南城西,县衙。

    郭荣在将法名和尚的藏宝之地洗劫一空以后便匆忙的赶到了县衙当中,县衙当中此时早已经是被围的水泄不通。县令大人拍了下手边的惊堂木,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县衙顿时鸦雀无声。

    “堂下之人,所犯何罪啊?”那官员大喝一声道。

    那番邦老者一时之间因为太紧张竟忘了汉话该怎么描述,呼啦呼啦的说出了一大串胡话,现场变得更是一片沸腾,围观的人纷纷要求将这老者收监。

    这时候那法名和尚赶了上去。

    “大人,适才正是小僧前来报官的。”

    “哦!却是所为何事啊?”台上的官员赶忙问道。

    和尚这才缓缓的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眼前这老者的确不是汉人,而是吐谷浑人,名叫白崇福。此番来到这荆南之地却是为了做茶叶生意,因为从小信奉佛教,所以自从来来到这荆南之地便住在了荆南有名的佛寺大明寺当中。

    荆南因为高家信佛的原因,近些年来佛教愈发的兴盛起来,而这大明寺便是其中的翘楚,因为享有高家的供奉,这些年来更是香火鼎盛,过往的商旅行者、迁客骚人多会到这佛寺当中烧香拜佛。

    白崇福来到这荆南之地自然也住到了大明寺当中。

    而眼前的法名便是负责他衣食住行的寺僧。

    听完和尚的描述,白崇福惊魂未定的心这才缓缓的静了下来。因为直到现在和尚所说的跟自己经历的事情基本一致,但是接下来和尚的话就让老者脸色顿变。

    根据和尚的描述,今年年初的时候,高从诲便带着高家一众人等来到了这大明寺当中,作为大明寺的俗家弟子,高从诲当时便向主持赠送了三样宝物,一件上好的沉香木底座,一件当世名家精心雕琢的玉制观音,最后一件乃是一件纯金制作的释迦牟尼像。

    而今天的一切便都跟这件释迦牟尼像有关。

    作为皇家供奉的宝物,寺庙里面自然是奉为至宝,尤其是三件宝物本身也是当世罕见。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寺庙对于这三件宝物也是偶尔才会拿出来示人,其中这件金佛算是最多被展出之物,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十分的栩栩如生,更多的原因在于这件宝物相比于另外两件宝物运送起来相对安全的原因。

    据那和尚所说,白崇福当天来到寺庙当中的时候首先便要求拜一拜寺里面的至宝,因为白崇福是寺里面新的香客,再加上之前往寺里面供奉了很多的香火,寺里面自然就对这件事上了心,于是一听说白崇福有这样的愿望,便委派了法名负责这件事。

    法名和尚自然是乐于办这件事,于是特意将那件金佛拿了出来,交给了白崇福在香房里面礼拜,自己则守在外面,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白崇福也相当的高兴,但是事情在高崇福出去以后发生了巨变。

    等到白崇福走了以后,法名便将金佛带回主持那里,但是等到主持准备将那金佛放到原处的时候却发现那金佛竟然跟之前的金佛区别甚大,于是便仔细的检查了一番,竟然发现金佛被人掉包了。

    主持一下慌了神,仔细的回想起自己当初将金佛交给法名的时候还是之前的金佛,但是归还的时候竟然变成了现在大家眼前的假佛。

    于是赶忙让法名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法名自是不敢隐瞒,便将白崇福礼拜金佛的事情如实的告诉了主持。

    于是便有了主持派人告官前来抓白崇福的事情。

    “不不不!!!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之前一直对和尚所说之话点头称是的白崇福听到这里脸色大变,不停地说着冤枉。

    于是白崇福便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因为之前的经历跟那和尚所说的基本没有什么出入,两个人所说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于寺庙的态度上面。

    白崇福作为一个虔诚的佛家弟子,自然不会做出对寺庙有什么特殊要求的地方,所以在听说寺里的展出金佛已经被主持收了回去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并没有向寺里面说出自己想要单独观摩的意向。

    直到法名暗地里告诉他自己有办法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白崇福虽然知道这样有些于佛不敬,因为佛家追求众生平等,但是也经不住法名天花乱坠的描述,心里也便同意了法名的要求。

    法名的意思是只要白崇福愿意给大明寺供奉一份香火,自己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

    白崇福自是愿意,因为自从他来到这大明寺便有了向寺里面供奉香火的打算,如果乘着供奉香火的同时可以一睹那传言当中的宝物自是极好的,当下便委托法名向寺庙送上了一份大的香火钱。

    事情果真如法名所言,就在自己上了香火不久,法名便带着他到了香房当中亲眼观摩了那件金佛。

    但是之后的事情就跟法名描述的有了很大的不同。

    白崇福的确是见到了金佛,据他所说,那件金佛的确是做的栩栩如生,对于佛祖的一丝一毫都雕琢的一丝不苟,但是他看完以后就离开了甚至都没有回到自己的住处,因为早就听说过傍江堤上的夕阳好看异常,想着自己一辈子也是见惯大风大浪之人,实在是不知道这荆南的江堤到底有何特色,于是看完金佛之后便来到了这荆南的江堤之上。

    说实话直到听完法名的描述他才明白自己竟然被冤枉成偷金佛之人。

    两个人各执一词,县令大人也有些为难。

    “肯定是这番子,我看他就不是好人!”

    “可不是嘛!指定是他!”

    ······

    台下的众人又开始了窃窃私语,只是苗头似乎一致的指向了白崇福。

    ······

    台上的县令见状,知道如果今天不做出一个决断,现场肯定有些难以收场。这时傍边的师爷悄悄的将一张纸条交到了他的手里。

    “这人难道是?”官员看了一下那张纸条顿时有些吃惊。

    “是的,适才从他的包裹里面搜出来的!”师爷悄悄的在他的耳边小声说道。

    作为一个荆南的官员,尤其是一个年轻的官员,一听到那个名字谁又不觉得震惊,如果得罪了他那么在荆南大地基本上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梁震,荆南能有今天,他绝对有很大一份功劳。

    从某方面来说,县令自己也算是他的门生,只是一直无缘相见罢了。

    县令一时之间有些踟蹰。

    “大人,不妨······”傍边的师爷赶忙悄悄的耳语道。

    “此案扑朔迷离,待本官好好审理,今日已经不早了,大家先行离去,等到明日将那大和尚叫来咱们在慢慢审理。来人啊!现将这番子收监!”年轻官员将面前的惊堂木重重的敲了一下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