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周天下 » 第二十三章 苦命鸳鸯1

第二十三章 苦命鸳鸯1

    郭威,字文仲,河北刑台人。

    因为脖子上面纹了一只小麻雀所以少年时期又被人称之为郭雀儿。

    在尚未发迹的时候便是邢州著名的游侠儿,后世传说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型其实就是郭威。

    后世的史书明确记载着郭威出身寒微,从小就“负气用刚,好斗多力”,长大后更是“形神魁壮,趋向奇崛”。因为不喜欢种田,郭威十八岁那年应募潞州节度使李继韬,成为李继韬麾下的一名亲兵。

    郭威生性好动,经常违犯军纪,但是却是响当当的一名好汉,尤其好打抱不平,所以总是为上官

    有一次,郭威在街上看到一个屠户欺行霸市,便借故买肉找茬,先是“以气凌之”,继而“叱之”。屠户大怒,挺着肚子对郭威说:“尔敢刺我否?”郭威二话没说,抄起刀子“剚其腹”,要了屠户的命。

    郭威就这样被抓进了监狱,但是李继韬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又将他放了。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派兵攻灭,郭威收编进了后唐军队,入了庄宗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

    如此以来,反倒是成了众多说书人口中见义勇为的典型。

    至于后世更有小说家将此事写成了众所周知的名场面。

    只是郭荣没有料到郭威的名声竟然传了这么远。

    就连着草莽英雄、风尘女子都知道他的大名。

    只不过此时门外传来了阵阵的呻吟声。

    众人走出门外,这才看到那黑衣人的胸前插着他自己的那柄唐刀,整个人已是没了呼吸。

    郭荣都没有料到和尚竟然反杀了黑衣人。

    虽然此刻和尚自己也是遍体鳞伤,看到郭荣等人过来的时候和尚依旧想要重新站起来,但是刚把那把唐刀抽出,人已经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三哥!”英娘看着和尚倒下立马放下手里的芸娘朝和尚扑了过去。

    眼见这二人也是被命运时代裹挟的苦命人,郭荣便主动帮女子把和尚抬到了床榻上。

    女子熟练的给和尚包扎了起来,顺便说出了两人的经历。

    ……

    我们本来是柳州人士。

    小的时候,姑父姑母便不幸早逝,阿爹看表哥一个人孤苦无依便将他带到了我们家。

    那个时候的表哥虽然不爱笑,但是善良能干,父亲一直很喜欢表哥,所以很小的时候变将我许配给了表哥。

    英娘说到这里,似乎回到了曾经,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

    只是事情慢慢的变得难以收拾。

    那马家后面越来越残暴。

    郭荣知道马楚的一些传闻。

    五代十国,战火四处蔓延。以木匠为生的马殷应募从军,从此开启了他的征战生涯。

    最开始,马殷投入秦宗权军中,成为指挥使孙儒与刘建峰的部下。后来孙儒战败被杀,刘建峰和马殷收拢残部南下前往洪州(今南昌),后又辗转湖南,奇袭潭州(今长沙),刘建峰斩杀武安君节度使邓处讷,自称武安留后。

    可惜刘建峰胸无大志,被部下所杀,最后,众将拥立马殷为主,朝廷也授马殷潭州刺史一职,掌湖南军府之事。不过当时湖南治下七州,马殷只占其二,其它州还掌握在其他人手中。于是,马殷命人连续夺取其他州府,最后,湖南全境皆被马殷平定。

    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马殷遣使纳贡,被封楚王。之后,马殷又向外扩张,攻占今湖南其它州县。927年,后唐天成二年,唐明宗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国正式成立。

    其后,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建宫殿,设立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十个封建割据国家之一,史称南楚或马楚。

    923年,后唐帝国灭后梁帝国,马殷又向后唐表示臣服。

    925年,后唐庄宗灭前蜀,马殷大惧,好在后唐并未对他下手。

    927年,后唐明宗册封马殷为楚王。

    马殷有袁氏、陈氏、华氏等妻妾,以袁氏为首,生了三十余子,其中,袁氏生了马希声、马希旺等儿子,马殷最爱袁氏,于是,929年,任命袁氏所生的次子马希声,总领内外诸军事。

    930年,马殷病逝,年七十九岁,谥为楚武穆王。

    马殷在位时期,奖励农桑,发展茶叶生产,倡导纺织,重视贸易,使楚国经济得以发展。

    马殷留下遗言:“兄终弟及”,在他之后,次子马希声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马殷第四子马希范继位。

    这些事情芸娘作为马楚境内人其实也不是太过于了解,但是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却有最直接的体验。

    芸娘依旧在说着自己的经历。

    当年阿爹有一处小的茶园,生活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能够顾得上一个温饱。

    最开始年景好,再加上先王经营有善,每年除去跟朝廷的进奉,家里面多少还可以落点勉强可以维持温饱。

    只是很快连那种日子也成了奢求。

    朝廷后面慢慢的新增了好多的赋税。

    除去我们平日里上交的税赋以外又增加了很多其他的赋税。

    五代十国时期的赋役征收仍沿用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并时常检核农民的现垦耕地,据以确定岁租额。但各国在税收上也有不少自己的办法,比如在两税以外,还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钱、盐铁税等杂税。

    我们本来就是茶农,生活中唯一的依靠便是那几亩茶叶,但是上面对我们却是各种的压榨,到后来牛皮税、茶税等我们以前都没有听过的税赋接踵而来。

    终于那一年大旱。

    几乎有半年没有下雨,茶树因为缺水春天很晚才开始冒新芽,甚至出现了大量茶树纷纷死去,茶农们欲哭无泪。

    上面的税赋却不增反降。

    原来是新王当政,需要大量的新建楼宇,只是根本没有顾忌民间的疾苦。

    阿爹阿娘终于没有扛下去,在贫病交困中双双死于非命,全家就剩下了我跟表哥两个人。

    那可恶的官兵却依旧不准备放过我们。

    他们最后竟然想要直接将我们的茶园据为私有。

    、表哥一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那一天表哥终于是受够了,在一个前来催收税赋的官兵想要侵犯我的时候,表哥一怒之下取出那官兵腰间的长刀直接劈开了他的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