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携美释奴 » 第101章 攻城占优怎突撤,夜里拔营难预测

第101章 攻城占优怎突撤,夜里拔营难预测

    作战计划,在暖香阁的案头,放了几天。

    这天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战役部署,只有各军统帅参加。

    会议在暖香阁内进行,四大亲卫在门外守护。会议只有箫河、许达、波裘、沁伊、路智深、路智广参加。

    箫锋和许达等人,汇报了作战计划。他们花了五天制定的作战计划,听到部落联军,能组织3万人,若是加上新扩充的大义军,众人信心满满。

    叶双恒也曾多次表达,对此作战计划非常满意。

    叶双恒先是对各军的扩充进行部署。大义军等待新军到来后,进行补充。计划组建墨州军和新墨军各2万,郦达的新军扩编到4万,大义军恢复到4万。大义军和墨州军、新墨军,组建大义集团军,许达做集团军总指挥。

    许达自认为此次指挥朵墨战役,前赢后输,差点葬送主力。组建庞大的集团军,叶双恒继续信任自己,许达愧疚不受。

    “将军,如此信任,许达战绩不佳,辜负将军,愧不敢受。”

    “伯远将军,率主力深入朵墨,面对敌军主力的埋伏。虽然未击败敌军,但没有贸然决战,没有葬送主力。无奴军主力拖住了敌军主力,才让我们奇袭都城得手。朵墨战役的胜利,伯远兄有一半功劳。”

    听到叶双恒这样说,许达激动万分,接受集团军统帅的职务。

    叶双恒继续说:“集团军的规模,要达到预期,就要看文姬和婕妤来以后,转化工作的效果。”

    接下来众将请示,是否按此计划执行。

    “这个作战计划不错。不过它要作为公开版,而不是执行版。”

    众人一听才明白,辛辛苦苦制定的计划,没被叶双恒采纳。大将军一定又有策略。

    “许达听令!”

    叶双恒命令,组建后的大义集团军,要单独开赴东蓬边境,虚张声势,号称20万大军,与东海联军对峙,保持距离,尽量拖住敌军,不得出战。还是发挥许达统御兵马的能力,与敌军对峙,不轻易决战。

    “其它各军,随我从这里,进入东吴国,直奔东吴都城苏京。”叶双恒指着地图上,朵墨东南与东吴的一段边境说道。

    “那里要翻越贯东山脉。”

    “东吴不是能过来,还占了我们一个郡吗?”

    “我们这么大的军队,翻越山脉,攻城器械过不去。”

    “如此进军,东海二十四部落军,就无法配合了。”

    “要想真正收服部落,打败东海联军,就得靠自己。”

    “可战兵辅兵二十多万大军,携带粮草器械,很难翻山。换了别人,谁也不会选这条路。”

    “所以敌人想不到。就这么订了!众将按此准备,请锐极兄,秘密制定作战计划。”

    叶双恒力排众议,确定从南线翻越贯东山脉,进入东吴国,然后直奔苏京。

    郦达率部押运粮草,护送众人来到朵墨都城。叶双恒已经率18万人出发。

    箫琰和许乔带来了转化机构,两人日夜不停,转化俘虏。

    林玉菁抵达朵墨都,来到雨霏楼时,却没有见到叶双恒。只看到叶双恒留下一封信,表扬了林玉菁处理大事的能力和智慧。林玉菁立刻回信,说了思念之情,汇报了洛辰公子与沁婉的婚事。公子洛辰已经同意叶双恒,与郦达和辛玲珑的婚事。林玉菁建议,东海三国战役后,娶郦达、沁伊为妻,娶辛玲珑、妲甲姐妹、雕婵为妾。

    叶双恒的主力为18万战兵,8万辅兵全部是新解放的奴隶。首战收复了东南郡府,稍作休整,找到了向导。全体将士每人背负15天的粮食,辅兵则背负30天的粮食,战马负责托运粮草。三门火炮被拆解,分别由炮兵扛起,攻城器械被拆解,每个部件被抬着走。大军历时5天,终于翻过了贯东山脉。

    进入东吴国,第一仗夺取了防守空虚的新安郡,军队立刻占领各县镇,解放奴隶,收集军粮。以新安郡为基地,直奔东吴都城苏京而去。

    新安郡位于苏京以西,理论上是东吴国的大后方,因此防守空虚,且囤积了大量粮草。攻下新安郡无奴军的粮草,可以支持两个月以上。

    此时的苏京只有2万多戍卒,东吴国的两代国主,太上王和新王率东吴大军都去参加联军。无奴军的突然出现在苏京城下,令东吴上下大为惊慌。

    无奴军并不包围苏京,只是在西、北两面攻打。第一天,叶双恒只是命令投石车、弩床等远程武器攻城。一时间,双方远程武器互射。大炮精准的轰击了城门,造成大门破损。

    攻打了两天,叶双恒召集众将军议

    “大将军为何放弃攻城,若是猛攻七天,定能消耗敌军,攻克苏京。”箫锋等不解,不知道叶双恒又要出什么招。

    “我们不攻了,你集合主力,跟我走。”叶双恒说道:“波裘将军,你率部留下继续攻城,不要死磕,只做好猛攻的样子。”

    叶双恒留下自由军继续攻城,辅兵在擂鼓造势,他亲率其它主力悄然离开苏京战场。

    叶双恒手里有东海的详细地图,他一直不说自己的意图,众将率部只能跟着。来到一处峡谷,名为莫干谷。叶双恒命令箫锋负责组织全军,就地埋伏等待东吴军主力。

    箫锋等人这才明白,叶双恒围点打援的意图。此处峡谷是回京必经之路,全谷狭长,非常适合埋伏。接着大军秘密攻克中安郡府,收集粮草,解放奴隶。

    箫锋将各军部署,近卫军负责拦住出谷谷口,聚义军军负责堵住撤退的入谷口,从后方突击敌军。凤翼军在左边高地,释奴军在右边高地。

    等了两天,终于发现敌军抵达。

    让叶双恒惊喜交织的是,敌军是东海联军全军,不仅仅是东吴军。联军先派2万骑兵做先遣,进入峡谷。叶双恒命令,放过骑兵,让路智远的近卫骑兵军,与攻城的自由军,夹击敌骑兵。

    东海联军主力上午到达谷口,只是让骑兵通过,主力却突然在峡谷外安营休整。

    埋伏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敌人发现,埋伏战打成遭遇战。此时双方对比,东海联军15万,无奴军14万,路智远率2万近卫骑兵军追击敌骑。

    东海联军相当于主场作战,在攻下中安郡后,叶双恒的军粮,可以支撑三个月。

    白天东海联军白天没有挪窝,箫锋等将来找叶双恒。

    箫锋担心的说:“大将军,我们要做好敌军进攻的准备,伏击战恐怕打不成了。是不是重新调整部署?”

    沁伊建议:“我们凤翼军应与近卫军汇合。”

    路智广说:“若是敌人集中力量,进攻两翼高地,我们难以坚守。”

    路智深不语,以他对叶双恒的了解,他知道叶双恒不同意调整部署。

    果然,叶双恒说道:“不,我们不动!加强对敌军监视,昼夜不停!”

    夜里,叶双恒在雕婵的服侍下刚睡下,就听到路智广来报,敌军出动了。

    东海联军大营。彰颌命令连夜拔营,过了莫干谷,次日下午,即可来到苏京。刚骑上战马,只见一白发白须老将上前拦住彰颌,抓住马的缰绳道:“主公,此谷恐敌军有伏,万不可鲁莽。”

    彰颌一听这老家伙说自己鲁莽,就来了火,便厉声说道:“彰辽将军,本殿何来鲁莽。苏京危急,难道要坐视陷落?”

    “主公三思,万不可过此谷。”白发老将剧烈的咳嗽。

    彰颌也不跟他客气:“彰辽!老匹夫让开!那奴酋不识地利,怎知道此处有谷!”

    白发老将军也曾是东吴元帅,本以告老修养,此次国王亲征,他曾答应过彰颌的爷爷,但凡国王出征,他必亲临的誓言,就随军而来。由于彰辽是彰贤的支持者,不和自己一路,彰颌只给他一个参将,老将军却并不计较,只是为了遵守誓言,带病出阵。一路经过东莱,到了东蓬,又进入朵墨。听说苏京被无奴军主力攻打,一路昼夜兼程,跟着联军赶回。

    彰辽祖上也是王族,算来也是宗室,只是太过于久远。老将军三朝元老,已80岁高龄,若是彰颌继位,则为四朝元老。

    彰辽不妥协的提醒道:“此奴酋,非常人也!万不可,以常人视之!”

    彰颌夺回缰绳:“老将军若是怕,就别来,休要阻拦大军计划!”

    彰辽见他号令联军出发,便叹息道:“如若是贤公子,却不会如此贸然行事!”

    彰颌本不想理会他,听闻他又提到那个已经被俘虏的彰贤,自己的竞争对手。东吴国也是双后制,彰贤和彰颌分别是两个王后的嫡子,对王位的争夺,也是空前的激烈。一度是彰贤领先,如今彰贤被俘,即便是活着回来,也彻底失去了竞争资格。现在老家伙又提到对手,竟然还说自己不如彰贤,这显然就是摸了老虎屁股。

    “来人!把这个老家伙给我绑起来,按扰乱军队,破坏军令,杖责三十!”彰颌毫不客气。

    “谁敢!打我者,必得我王亲令。”彰辽抽出刀来。

    “怎么你还敢反了?给我拿下!”彰颌调转马头,抽出战刀,用力一挥,朝老将军头上砍去。

    彰辽下意识一躲,头盔被砍掉,他怒瞪着彰颌道。“殿下!如若取老夫性命,不需自己动手!”说完便调转马头。众将都在看,谁也不好去劝。

    在众目睽睽下,彰颌哪能咽得下这口气,说自己鲁莽,还说自己不如彰贤,看来不教训你,不能立威。“来人!给我执行军纪!”见彰颌大吼,军营的督军的几个都尉,便上前锁住老将军。

    “彰颌小儿!我与你祖父出生入死,你还不知在哪里!”老将军心不服,口也不服。

    “给我狠狠打。全军出发,再违令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