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山麓下的孩子 » “行一录”系列30:旧文回忆-中美文化大战中的战略武器横向对比

“行一录”系列30:旧文回忆-中美文化大战中的战略武器横向对比

    可能是变老的前奏吧,回忆过去变多了。这篇是2014-11-2418:00的旧文。翻出来晾干,看看当年含有多少水分。

    战略武器的形式:文化产品集群(如美国大片、动漫、苹果手机、谷歌网络、微软软件等有形载体,民主法制、平等自由、社会和谐能力、创新能力等无形内容)

    武器的作用方式:让目标对我方文化了解、接纳、认同、亲近、模仿、互动

    战略武器对比的原则:现实生活支持原则(神话、空洞的说教、空洞的理想如空想社会主义等文化,因不能构成文化实际战力不予对比)。

    下面进行对比:

    武器一:消灭剥削的发达社会下的文化产品

    中国:无,正在研发(例如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下的文化产品)

    美国:无,且不可能研发(资本主义不敢发展此种文化)

    对比结果:现在,中国相当于未研发成功该战略武器,不能形成有效战力。将来中国有掌握此项武器的可能性,而美国在资本主义掌权期间无此可能。

    武器二:发达社会下的文化产品

    中国:无(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有(美国已经是发达社会,以此为背书的文化产品集群已经扩张全球)

    对比结果:现实处境是人有我无的绝对劣势。中国在此方面将长期受到强大火力压制。

    武器三:高增长社会下的文化产品

    中国:有,且正在升级(改革开放三十年高速发展下的文化产品、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社会下的文化产品,如中国电视剧)

    美国:过去有,已不能用。现无(美国过去高增长依靠是血腥原始资本积累,现在其他国家模仿已不具备条件。而现在,美国已多年低增长)

    对比结果:保持社会生产力增速大的文化,是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性武器。只要高增速可持续,此武器威力不减。

    武器四:和平崛起社会下的文化

    中国:有,有待发挥战力和改进升级(改革开放是和平发展崛起的,未来进一步发展崛起仍然走的是和平崛起道路)

    美国:无(美国是武力崛起社会,二战参战,之后霸权干涉。现有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强势感觉太明显)

    对比结果:和平崛起文化是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性武器。已初步显现出威力,但尚未充分发挥出威力。

    以后,需靠崛起来提升和平理念的吸引力,靠和平来提升崛起的信任感。应着重展示经济政治和平崛起,但对军事方面和平崛起的展示应谨慎小心,适度得法。文化产品载体首选影视动漫和网络媒体,同步跟进电子商务载体,如以各类国内创业剧、海外创业剧、农村创业剧、家庭生活剧、新时期改革开放剧、旅游剧、美食剧为第一批次载体,以电子商务商品为第二批次载体。

    目前我感觉做得最好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在文化大战中它的特点和地位应该相当于战略武器中的航母集群——本身只是个平台,没有攻击性,但又可以搭载各种武器形成强大战力。饮食文化没有明显攻击性色彩,易于向各种制度、文化的国家推广渗透,甚至对伊斯兰国家可以制作特辑以适应习俗,相关文化理念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含在里面,如团圆饭中体现的重家重情重谊,饮食材料和方法交流演变中体现的包容心态,和海外朋友共品美食中体现的广交朋友重视友谊,饮食生产、制作、销售中体现的勤劳、务实、创新、诚信美德,饮食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形式中体现的技术和社会进步,饮食间交谈内容中体现的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和精神状态,画面中的建筑、交通、商业、服饰、用品、人物,都可以在不经意间体现出中国实力、吸引力、活力。对某些对象,如伊斯兰国家,制作专辑还能进行美国做不到的宣传效果,如对民俗宗教的尊重包容习惯,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成果等。这一系列欠缺的是配套产品,如配套的入境饮食旅游、饮食故事作品、饮食图册书籍玩具等。

    下一个有潜力的载体是跨境电子商务系列,同样在平台方面没有攻击性,但又可以搭载各种文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