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一级上士朱由检 » 第肆拾肆回:皇太极挥师南下(中)

第肆拾肆回:皇太极挥师南下(中)

    朱纯臣作为大明国公,祖上是一代猛将朱能、朱勇,不仅是追随成祖皇帝奉天靖难的功臣,还是血战土木堡的烈士,除了老朱家的王爷,地位最高的便是他和魏国公、定国公、黔国公、英国公了。

    作为世受皇恩的勋贵,朱纯臣之所以这么着急,也是因为皇城之外的庄园,除了皇帝陛下,就是他最多了。

    朱纯臣唾沫星子都要溅到韩爌脸上了,韩爌也不着急,只是轻描淡写的问道:“成国公是从何处听来的消息?如今京师戒严,兵部孙大人又早有明令!是谁走漏的消息?”

    韩爌此言一出,堂内众人皆是面面相觑,这个消息虽然众人皆知,但谁也不敢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朱纯臣却是冷笑一声,随即说道:“孙大人奉命督营,却无能约束将士,由此走漏了风声,如今京师之中,还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韩爌坐在案桌内,看着一脸慌乱的朝臣们混乱不堪,又撇了一眼兴师问罪的朱纯臣,这位成国公说得理直气壮,但这些勋贵牢牢的把京营握在手中,一直都想给文臣添乱,更何况如今孙承宗督战京师,动了勋贵们的利益。

    韩爌稍稍正了正身子,说道:“都给老夫滚出去!文渊阁乃是社稷要地,轮不得你们放肆!”

    韩爌说罢此言,随即猛拍案桌,重重的声响一下就把众人震住,一时间竟是无人再敢言语。

    随着气氛凝重之时,忽闻门外传来钟鼓之声,又有鸣鞭之响。

    韩爌忽地站起,失口说道:“圣驾到?”

    众人听了个真切,纷纷拜伏于地,三呼万岁。

    随着脚步声越发临近,众人都把头埋在地上,那些六部京卿更是惊慌失措,谁人能够想到皇帝陛下会突然驾临文渊阁?

    朱由检走到堂中,看着一片乌烟瘴气,也不计较,说道:“诸卿因何聚集在此?”

    众人听得这番询问,皆是大惊失色,这文渊阁可是阁臣们办事的重地,要不是担心京师外的庄园,被成国公挑拨,谁敢来这里造次。

    众人心中恐慌,纷纷转头望向朱纯臣。

    朱纯臣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心中暗骂一声白眼狼,稍稍提振了心思,作礼答道:“回禀陛下,昨日夜里,朝中传出流言,说袁崇焕尾随金人回撤,如今已到了京师脚下,消息传开后,舆论哗然,都人竞谓崇焕召敌,臣担忧国家安危,忧心朝臣不力,故而特地到此,向陛下献策。”

    朱由检看着朱纯臣这个匹夫,心中恨意绵绵,第一世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自己放心的将太子嘱托于他,却被他和周国丈转手卖给了李自成,面对这个小人,朱由检自然心中痛恨。

    朱由检轻咳一声,调整了自己思绪,如今勋贵们手中还有不少资源,倒还不是决断之时,于是宽声说道:“崇焕身居边关,诸事不易,如今事情也还没有个下文,暂且按住不表,待到事情调查清楚,朕自会赏功罚罪。”

    朱纯臣稍稍行了一礼,朱由检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过,当初力排众议,全力支持袁崇焕,却落得这个下场,对于这位爱面子的万岁爷来说,杀袁崇焕只是早晚的事,也就答道:“陛下圣明。”

    朱由检面色沉静,但堂内诸位阁臣却是眉目慌张,袁崇焕不经请示,擅自率兵回京,这样的大罪,陛下会怎样责罚,又有谁人能够知晓?

    “军械监造之事如何了?”

    朱由检没有提及袁崇焕的事,反而问起了鸟铳,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韩爌先是一愣,随即答道:“回禀陛下,自领命监造以来,工部不辞辛劳,已是完成大半,无论是鸟铳还是盔甲武器,质量都远胜以往。”

    韩爌话音刚落,何如宠等人皆是纷纷符合,道:

    “正是如此,此次监造军械,工部确实做得不错。”

    “韩阁老此言甚是,比起以往来说,工部制造之能,又有不少长进。”

    朱由检佯装满意,连连点头,轻声宽慰道:“此事办得不错,如今兵荒马乱,火药硝石难寻,还能办得如此妥当,诸卿不辞辛劳,实乃国家之福。”

    朱由检一番话语,让众人都放松了下来,本来还以为这位皇爷会立马问罪,哪里想到还会关心属下?心中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也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钱龙锡心中感动,连连行礼说道:“陛下圣明英武,能体察臣等办事不易,心中感动,无言可表。”

    钱龙锡说得心酸,众人也听得动容,当下纷纷拜伏,连呼万岁。

    韩爌当即起身说道:“回禀陛下,臣有一言。”

    朱由检撇了韩爌一眼,是否能保全袁崇焕,东林党便是关键所在,而在第一世时,韩爌虽然也有保全袁崇焕之心,但终究对抗不过满朝勋贵,加之自己头脑发昏,不仅让袁崇焕落得个凌迟下场,还让韩爌也引咎罢官。

    韩爌稍稍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袁崇焕身为蓟辽总督,肩负九边防卫之责,却害建奴兵临城下,此乃大罪之一;后来纵敌深入,不思报效国家,反而畏战避战,让顺天府万万百姓沦落于敌裘之手,此乃大罪之二,但好在其能痛定思痛,及时回援京师,忠贞之心可见,请陛下先准其护卫京都,至于如何处置,待到金兵退去之后,再处置不迟。”

    朱由检稍稍点了点头,看来事态还在自己掌握之中,东林党现在也还并未打算放弃袁崇焕。

    朱由检挥了挥手,说道:“朝廷危急,诸卿先各自回衙门去罢。”

    朱纯臣惦记着自家庄园,哪里愿意退去,但旁边的吴惟英是懂得道理的,当下也就拉了朱纯臣一把,一道谢恩而去。

    其余一干人等看到成国公都走了,也就各自退去。

    两人出门之后,朱纯臣心中还有几分不满,于是对吴惟英骂道:“小侯爷何故走耶?给老夫通风报信的是你,现在告退的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