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四十六章 统筹规划

第四十六章 统筹规划

    春日午时的日光温暖和煦。

    赵煦整个人沐浴在其中十分惬意,前线的军报他已经收到,确定宋军在前线大获全胜之后,他早就写好的文书立刻就以最高规格的加急模式送往前线的将领那里。

    内容大致为,范纯粹立刻返回熙河路做出要进攻西夏西南一侧的假象,牵制西夏卓啰和南军司的兵力,种师中、种建中两兄弟整军稍作休整,由庆州和延安府方向乘势向西夏境内东南方的夏州进攻。

    章楶、折可适等种家兄弟准备妥当,两路其发,他们带军攻占宥州、盐州等地。

    反正是无论如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全部横山一线进逼灵州和兴庆府。

    为了这一天,赵煦早已令坐镇延安府的蔡卞准备好了粮草以供应种师中发动接下来的进攻,为此他还动用了京兆的府库钱粮输送鄜延路,并准备于明天带一万兵马押运部分辎重支援章楶和折可适。

    当然,这一次他不是御驾亲征,而是要帮章楶等泾原路官员们稳定住战后的局势,安抚百姓妥善处置这次大批量的俘虏。

    为大宋朝廷接下进一步收复汉唐旧土后不得不面对的民族政策问题先立一个标杆。

    河东路吕惠卿、真定府顾临和定州方向的吕大防自然也早有文书送过去,要他们严守边境,应对挑衅可以克制不予理会,但如果契丹人犯边越境要坚决把他们打出去。

    至于东京汴梁城那边仍是要枢密院和礼部应付住冠尊文和耶律兴,若是涉及对方干涉西夏事务,中枢可以代为沟通,必要时可以措辞强硬。

    赵煦当然不是要跟辽国闹僵乃至开战,事实上辽国体量巨大,他是打算一直把辽国当做最后一个目标处理的,所谓先易后难,自古都是如此,没有谁会先硬碰最强的对手。

    但是,现在的局势是,西夏新败,主力折去大半,这个时候本是一举覆灭西夏的好时机,纵使辽国不会坐视西夏覆灭,肯定要强行干预,但全部拿下横山一线,收复夏州等地是必然要做的。如果大宋不够强硬,那就会给辽国以朝廷可以妥协的假象,使他们更加放心大胆的干涉。

    两强相持有时候就是看谁更加强硬。

    退一步讲大宋不欲与辽开战,难道辽国内部已经因内斗不止、贵族腐朽,严重消耗国力的情况,就做好了跟大宋全面开战的准备了吗?

    两边都有顾及那和谈就是最好的方法。

    “官家,明日前往泾州安定郡城,之前商议的事情,要写文书发给中枢吗?”

    苏轼在吕惠卿走后,成了眼下唯一的天子近臣,简直是一人身兼多职。

    当然,王厚其实也算,但是王厚近些时日一直受命协助京兆府官员分批次往延安府和泾原路发送粮草、军械等军需物质,白天基本不在。

    他既要做赵煦处理政务,商讨重大国事的参谋,又要协助处理大量的奏章和文书,每天忙的不可开交。

    赵煦终于得空在庭院内晒太阳的时候,他仍然在政事中没有脱身出来。

    “苏学士真是辛苦,你不提醒我,我差点就忘了。”赵煦做起身道:“这件事倒是不急于一时,不过也可以让宰执们商讨商讨,只有一条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得尽快换掉,等拿下横山一线,熙河路必须得重现熙宁开边的盛况,不管是拉拢还是付诸武力都要使青唐吐蕃尽快屈服,将来灭亡西夏截断兴庆府逃往河西的通道只有从熙河路出兵才最合适。”

    言下之意当然是范纯粹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

    “那就写文书给宰执们,让他们讨论种建中是不是合适?”苏轼经过恶补,现在在军略上已不是小白,起码理论上肯定是懂了不少的。

    熙河路这一路宋军的重要性,俯瞰大宋和西夏的地图,稍微一分析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这一次种建中成了双方泾原路大战,宋军将领中最出彩给西夏大军最大压力的那一个,其重要性可以与两个统帅种师中、章楶并驾齐驱了。此战过后定然要赏赐提拔的。

    “这个不需要他们讨论,”赵煦这时反而摇了摇头,“熙河路大任必须让种建中去挑起来,中枢要讨论的是熙河路的安抚副使、熙河钤辖等一应官员,以及范纯粹回京担任什么官职,另外还有现在战时是不是要恢复以前的泾原路和秦凤路仍划归一路,由章楶担任安抚使司主官。”

    陕西四路原本是一路陕西路,甚至还包括京兆府,庆历年间划分为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熙宁年间河湟开边之后陆续争设了熙河路和永兴军路。

    永兴军路路治京兆府,环庆路和鄜延路归永兴军路辖制,不久泾原路、熙河路和秦凤路也归为一路,称秦凤路,路治秦州(后世天水),不过随着五路伐夏失败,宋军暂时无力灭亡西夏这种归置也是暂时搁弃,复为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和熙河路等陕西五路。

    不过转运使路在陕西路一分为二后一直都是秦凤路和永兴军路两路。

    赵煦这是想要重新启用熙宁年间的战时旧制,但是把熙河路独立了出来,他认为熙河路直面眼下党项各部实力损失不大的西南部族,又与旧时的河西诸郡接壤,灭亡西夏这里至关重要,必须单独成军。

    “那之前我们讨论的部分人员要不要一并传达给中枢?”苏轼询问道。

    他们俩昨晚商议了很久,协助种建中的武将定为通直郎王厚,王厚是王韶之子对熙河路周边无论是地形,还是吐蕃、羌人等部族的分布都十分熟悉。

    王厚可以担任熙河路禁军都指挥使,或者熙河路钤辖,王舜臣入熙河路提举弓箭手司担任属官或者副官。

    战时状态孙路可以考虑提升为秦凤路转运副使,专门协助种建中,宗泽等有才干的人才也可以考虑纳入秦凤路、永兴军路等转运使路担任要职,以便接下来一到两年对西夏发动灭国战争时军需后勤供应可以万无一失。

    人员名单他们俩几乎拟定好了,说白了其实也就熙河路副使没有给予建议的人选,让中枢宰执们自己商议拿主意。

    “就这么办吧!我倒也想和宰执们多商议,不过隔了这么远诸事不便,事急从权吧!”赵煦起身决定亲自去写这封文书,“不过,眼下我是真不希望这些需要尽快就位的官员们,他们再因为新旧之争在哪里争个十天半月,措辞我得写的严厉一些。”

    苏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次泾原路大胜,是大宋立国以来对西夏用兵最成功的一次,甚至没有辽国干涉,能一举灭亡西夏。

    这对他冲击较大,如今事后开着天眼看,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双方其实都有机会获胜,但主动权却一直都在大宋手里,这不得不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战略上的成功。

    坚壁清野和步步引诱使西夏大军深入泾原路腹地,种师中从鄜延路出兵截断他们后路的那一刻西夏三十多万大军就陷入了被动之中,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

    哪怕是最初设定这个战术的赵煦和种师中等都没有想到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对苏轼这个文人,尤其生活在与西夏频繁发生战争,还胜少败多这样的时代的文人来说,冲击巨大那是肯定的。

    赵煦这边书写文书,思绪不免又开始着眼未来,设立诱使西夏出兵围而歼之的策略之初,他只是想尽力杀伤西夏主力,未来数年再谈灭国之事,算是由外部军事胜利打开整顿内部的缺口。但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暂时得围绕进一步包围分化西夏来做事了。

    军事和邦交都是如此。

    他之前召集蔡卞时想的派重臣经略开发岭南,为收归交州做准备的计划暂时搁置。

    先交州还是先西夏目前来说先灭西夏另现实一些,熙宁年间神宗皇帝确实是两年开战,当时的国家财政支撑的起来是因为熙宁变法的成果。

    这些年大宋与四夷少有大规模战事,府库靠是有所盈余,但考虑到这次辽国虎视眈眈,完全没有必要做出这种举动,眼下除了西边战事,与辽国的谈判拉扯也是重中之重。

    但是,泾原路数万不止的俘虏如何安置影响深远,安置不妥当是巨大隐患,而杀俘不但会使西军军纪更加崩坏,还会致使敌军在败局已定时因担心被杀而不愿投降,徒劳增添征战的难度。

    更长远的是还关联着收归西夏后,朝廷如何整顿已经蕃化的汉人和其他各族之间的关系这种错综复杂的事。

    想想熙宁开边后,青唐吐蕃和一些其羌人、党项部落是如何叛了降,降了叛的,收归旧地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朝廷对各地、各部族有向心力,形成统一的整体。

    就像汉时对西域的管控一样,哪怕是中原衰败,有许多小部族小国家仍希望朝廷西顾继续维持住西域的大局。

    于阗王室尉迟氏在西域并不是孤例。

    大宋要承汉唐之志,自然要目光长远,而赵煦是武侯本尊更是做一步想三步,运筹帷幄,使大宋这个自三皇五帝以来人口最庞大的国家能够以正确且稳健的方式踏步前行。

    来到它本可以达到的高度。